6月9日下午18:15分,随着生物科目考试结束的铃声响起,广东全省高考顺利结束。鲜花、拥抱、笑容、泪水......考生们迈出考场走向未来,南都教育联盟记者全天直击考点现场,记录考生和家长们的期望与感动。
花式庆祝 :执信学霸笔记被奶茶换走
考试结束,华附考点门口考生手捧鲜花,笑容灿烂。
华附考点门口考生身披横幅庆祝。
广雅中学考点外,家长带着鲜花迎接孩子,感动落泪。
广雅中学考点外,家长为孩子送上鲜花并合影留念。
在执信考点外,执信辩论队的高二学生带着明信片、卡片、奶茶鲜花等礼物迎接学长学姐。“这是我们辩论队的传统,恭喜学长和学姐能够卸除繁重的高三压力。”一位高二学生说道:“当然我们也是非常希望能够得到他们的笔记。”
执信辩论队的高二学生带着明信片和奶茶等礼物迎接学长学姐。
执信中学门口,学弟学妹送上卡通手绘迎接学长学姐。
广州市天河中学门口,家长高举双手,为孩子送上最喜欢的“假面骑士”模型。
广州市天河中学门口,家长戴上“金榜题名”的口罩迎接孩子。
点赞爱心企业,在这个特别的日子,不少步出考场的考生和家长收到了来自广东太古可口可乐有限公司工作人员派发的饮料。
走出考场后,两位艺考生现场“炫技”表演空翻。
考完最想做的事情是感谢爸爸妈妈
由于防疫要求,今年考生们在结束考试后,必须做完核酸检测才能离开考点。 6月9日中午12点30分,执信中学考点外,第一批结束高考的学生走出考场。考场外手捧鲜花的家长们已经等候多时,在第一时间为孩子们送上祝福。
“考完的感觉其实和平时考试结束差不多,没有想象的那么激动。”第一时间走出考场大门的曾同学告诉记者,自己暂时没有太多安排,就想趁着假期多多运动,那些平时上学没机会做的事情,都想去尝试。
高考最后一天,广州市第十六中学门口家长手捧鲜花迎接考生。
高考最后一天,广州市第十六中学门口家长手捧鲜花迎接考生。
“考完心态会有些变化,高考之前会把考试看得更重一些,但是现在觉得考试就是人生当中不过一个节点。”曾同学告诉记者,“考完第一时间最想做的事情就是感谢爸爸妈妈,他们在这十几年的读书生涯中给了我很大的支持,特地请假调休陪我一起度过高考这一关。爸爸妈妈陪伴着我成长,我也看着他们成为了最棒的父母。”
来自天河外国语学校的林同学表示,上午的两科考试是他高考的最后两门科目,考完之后感觉有点疲惫:“下午想去看个电影,然后休息休息,因为明天要参加综合评价,因此晚上还得调试设备。”
他说道,自己心仪的学校是中山大学。“这几天算是正常发挥吧。而且真的很感谢自己的父母,感谢他们的支持。高中这几年都处于疫情下,确实比较特殊,但是我觉得同学们也都能配合学校的防疫工作,真的很团结、很棒。”
终于结束了高考征程,同样来自天河外国语学校的唐同学和父母激动地在校门口拍照留念。“一下子就考完了,感觉真是太奇妙了。现在印象最深的就是语文考试前一天很晚才睡着,还有就是数学真的好难。”
在华附考点,郭同学感慨道:“压抑了一年,待会儿打算洗个澡出门玩!”他还表示,自己暑期计划参与实习,靠自己的劳动回报父母。
刚结束高考的艺考生佟同学笑谈,高考结束后自己最想做的事情是“睡个三天三夜”。在过去一年,练习舞蹈的同时准备文化课,佟同学表示,很感恩一路上老师和家长对自己的培育与支持。
在妈妈心中你就是最棒的
6月9日中午,距离上午场考试结束还有半小时,考生家长陈女士就和先生捧着鲜花在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考点外等待即将走出考场的孩子。
“这几天还是比较紧张的,小心翼翼,不敢说话,只敢问一些无关紧要的话,‘吃什么,要什么’,不敢问考得怎么样。”陈女士回忆这几日的陪考过程,“平常做饭极少忘记放盐的,这几天就忘记了,从来没发生这样的事。”
考生家长陈女士和先生为孩子送上鲜花。
陈女士告诉记者,高考第一天,自己陪着孩子到考场后再离开,当天数学考完后孩子心情低落,第二天也不让送考,“我就远远跟在他后面,没有送他,在对面看着他进学校了才回去,看着他进学校了才放心。”
高中三年来,陈女士一直在学校附近租房陪读,在上午出门接考之前,陈女士已经在家准备了孩子喜欢的牛腩炖红萝卜。“其实现在考完,反而有点失落,好像(孩子)要不需要我的感觉,真的感觉他长大了,可能上了大学真的不需要我了。”话音未落,陈女士便从袋子里翻出纸巾擦拭眼泪。
“我只想说,儿子,你辛苦了,不管结果如何,在妈妈心中你就是最棒的!”
回忆疫情下的高中生活:
不变的是应对学业的扎实态度
“想考华南理工大学。”来自天河外国语学校的陈同学冷静地对记者说:“上午两科难度不大,有点类似之前的模拟考试。现在很想回家放松放松,打打游戏。”
谈及假期安排和理想的专业,来自执信中学的曾同学告诉记者,自己喜欢金融,但是目前感觉这方面的人才有点过剩,自己会用这段时间去研究一下国家的发展规划,然后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考量,应该会选择国家需要或者有很好发展前景的专业。
谈及与疫情斗智斗勇的三年高中生活,来自执信中学的曾同学表示:“这三年我们遇到的挑战可能会比以往更多,很多事情都在随时变化中,但不变的是应对学业的扎实态度。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每个时代肯定都会面临各种各样的困难,但在困难中我们依然应该把握好自己,做好当下应该做的事。”
来自天河外国语学校的唐同学更加淡定:“其实已经习惯了。很多同学可能会感到烦躁焦虑,但是我安慰自己,全国的高三同学都比较紧张,大家都在疫情的影响之下,所以自己看的也比较开。”
统筹:尹来 游曼妮
采写:南都记者 梁艳燕 孙小鹏 叶斯茗 李梓毅 程小妹 揭琪
实习生:郑纬浩 谭炯昭 曾晓茵 林心宇 孔芷菱 谭书涵
摄影:南都记者 钟锐钧 黎湛均 冯宙锋 孙小鹏 李梓毅
编辑:程小妹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2022高考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