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2日,知网发布向个人提供查重服务的公告。对于研究生学位论文,知网将通过研究生培养单位指定机构提供个人查重服务,免费次数由原来的人均1.5次增加到人均3次。
据了解,此前知网的学术不端检测服务仅向机构提供,用于机构的业务管理流程。个人用户如需查重,只能通过其他网络销售等“灰色”手段获得,且价格往往高昂。
知网公告。
12日上午,南都记者打开知网,从前的“学术不端检测”栏目已被“个人查重”替代。相关主页上,知网补充说明称,过去只面向机构提供查重服务,忽略了广大个人用户学术规范自检与查新等实际需求,客观上造成了黑市与高价的问题。实际上,查重并不能替代学术价值的判定,文字重复率与论文的质量也无直接关系。
因此,知网在综合考虑学术规范管理需要和广大师生的实际需求,并充分听取政府部门、学术机构、科研诚信专家、师生代表的意见后,制定了全新的个人版查重服务方案。与机构版相比,个人版的重复率检测功能和结果相同,但没有批量检测和流程管理等服务功能。个人版定价参照市场通行的按字符数收费的方式,定为1.5元/千字。
对于上传数据的安全性,知网承诺将严格遵守相关法律规定与用户协议,从技术与管理机制方面保障信息安全。个人信息与论文内容仅本人可见,个人送检的论文仅保存在查重专用的服务器上,30天后自动删除且不可恢复。
具体至研究生学位论文查重,除了个人免费查重次数的增加,知网还拟为学校提供包年不限次的服务方式,作为校内正规渠道,向研究生个人提供学位论文查重服务。
知网个人查重服务主页。
据南都记者此前报道,机构采购知网查重服务通常以年为单位。根据中国政府采购网,各大高校采购费用每年从10万-80万不等,而且几乎是单一来源采购。
浙江理工大学法政学院特聘副教授郭兵曾在今年4月对知网查重昂服务是否涉嫌垄断提出质疑。2021年10月,郭兵因一篇征文大赛的参赛论文需要提交查重报告,个人购买服务未果,只能通过学校图书馆使用知网查重服务,单次付费30元。
事后,他认为知网查重服务不向个人开放等行为,涉嫌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并对此提起诉讼。案件目前已在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立案,尚未开庭。
相关案件受理通知书。
在这次的公告中,知网还着重回应了查重服务在遏制学术不端行为上的影响力。
知网表示,查重系统主要作用是通过文字重复性分析,提供涉嫌抄袭、剽窃、一稿多投等行为的线索,促进文献原创成果保护。其优势是基于海量的学术文献,通过智能算法为论文审阅者提供人工所无法达到的比对数量与速度,防止漏查漏检。但是,不能简单用查重系统检测结果代替导师、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学术委员会、审稿人等同行评议对学术水平和学术规范性的把关作用。
除了抄袭剽窃外,伪造数据、购买代写、骗取经费等多种学术不端行为都无法直接通过查重检测来发现。遏制学术不端行为需要建立各方参与的学术治理体系,通过政策引导、科研诚信教育、学术规范训练等加以综合治理,特别是加强个体思想认知。
因此,知网在个人查重服务主页中写道,个人查重服务与学术不端行为的产生并无直接关系。今后,知网还将推出服务于科研诚信教育、学术规范训练和科研写作能力提升的个人查重服务新产品,更好地服务个人的学术成长与发展。
采写:南都记者黄慧诗
编辑:李玲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知网涉垄断风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