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制饮品内发现塑料袋,呷哺呷哺被罚!调料碗里还曾发现蟑螂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鉴定
原创2022-06-13 19:19

微信图片_20220111164015.jpg


近日,呷哺呷哺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北京第三百四十四分店(以下简称呷哺呷哺344分店)被罚,公告显示其销售的食品中发现不明塑料袋,该塑料袋为非食品级材料。

南都·湾财社记者注意到,此前呷哺呷哺其他分店,还曾因调料碗里被发现蟑螂被罚。据企业官网,呷哺呷哺于2014年在港股上市,被业内称为“连锁餐饮第一股”,目前已有直营门店1200家。呷哺呷哺年报显示,2021年其税前亏损2亿1千3百万元左右。


自制饮料中发现塑料袋

呷哺呷哺一分店被罚

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显示,2021年12月11日,有消费者举报,在其消费的呷哺344分店的一杯自制饮品内发现不明塑料袋,经北京市房山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调查,该塑料袋为非食品级材料,在询问了呷哺344分店店长赵红银后,确认了举报属实,该消费者一共消费77元,呷哺344分店予以免单。

该行为违反了《食品安全法》,北京市房山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对该分店处以3000元罚款,并责令其改正上述违法行为。

呷铺.png

图源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


链接

调料碗里被发现有蟑螂

呷哺呷哺其他分店也曾被罚

南都·湾财社记者注意到,此次不是呷哺呷哺店面首次被罚。据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2020年10月11日,呷哺呷哺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北京第三百九十八分店在为101号桌顾客提供的调料碗里有蟑螂,接待的104号桌顾客羊肉片盘里有蟑螂。被北京市昌平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暂扣证照名称及编号并处以5万元罚款。

呷铺1.png

2020年7月28日,有消费者举报,其在呷哺呷哺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北京第三百一十二分店消费时,发现自己的火锅调料碗里有蟑螂。2020年7月29日北京市海淀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对现场进行检查,在该分店的后厨走廊和操作间内发现有活的蟑螂。于是暂扣了该分店的证照名称及编号,并处以3万元罚款。

呷铺2.png

图源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官网。

企业官网显示,呷哺呷哺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始创于1998年,2014年在港交所上市,被业内称为“连锁餐饮第一股”。其2021年年报显示,呷哺呷哺2021年净利润税前亏损2亿1千3百万元左右。2021年,呷哺呷哺铺关闭了229家餐厅,关闭原因为其大多数产生亏损,多数于不符合呷哺呷哺推广的“高性价比”模式的地区经营。其中“门店数量”显示,呷哺呷哺二线城市门店有99家,一线城市有72家。

采写:南都·湾财社记者 肖韵蕙 实习生 谢昕佚

如果您有相关线索

欢迎发送邮件到

nandujianding@qq.com

也可通过微信

搜索“南都鉴定评测实验室

微信号:ndlab2020)

与“鉴定君”随时互动



编辑:肖韵蕙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