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过去的端午节,相信大家都品尝了各式各样的粽子,香甜软糯、油而不腻的粽子一定深受大家的喜爱。但是粽子高油高糖,食用过多可能会导致或加重血脂异常,甚至引发心脑血管疾病。为了让大家进一步了解以及科学管理血脂异常,南都健康大讲堂将携手安进中国,打造以“血管畅,享安康”为主题的心血管健康科普系列讲座。作为端午节的特别策划,主办方邀请到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心内三科黎励文主任带来主题为《血管无负担,“粽”享端午情》的直播讲座,获得了16w+的流量。
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心内三科黎励文主任(左)接受南都健康大讲堂主持人曾姐姐的访谈
心脑血管病是第一“杀手”,血脂健康很重要
很多人认为癌症是首要的致死疾病,但在全国甚至全世界,心脑血管疾病才是排名第一位的“杀手”,而导致心脑血管病的主要原因就是动脉粥样硬化。据黎励文介绍,动脉粥样硬化高发于血脂异常患者、绝经后女性等群体。“动脉粥样硬化指的是血管壁上形成了一些斑块,斑块包含很多物质,其中最主要的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俗称“坏胆固醇”),虽是血脂成分之一,但却是造成动脉粥样硬化的元凶。”黎励文说。
“在血管壁上形成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就像是水管中积累的水垢。随着斑块变大,血管就会变窄,血流会变小、变慢。如果进行剧烈运动,或者受到寒冷等因素的刺激,血管一收缩,通过的血流就更少,有些人就会出现心绞痛,或者眼前发黑等短暂性的脑缺血,还可能导致慢性肾病。”黎励文介绍。
除了导致暂时性或慢性疾病,动脉粥样硬化也像一颗“不定时炸弹”,随时威胁着我们的生命。黎励文进一步解释说:“斑块表面有一层‘皮’,医学专业上称为“纤维帽”,如果某一天突然‘爆炸’,斑块内的粥样物质就会进入血管。此时,血液中的血小板等成分会主动聚集到斑块附近阻止‘爆炸’,形成血栓,堵住了血管,血液无法流通。如果‘爆炸’发生在心血管,便会导致心肌梗死,若发生在脑血管则可能导致中风,若在外周动脉可能导致无法行走。”
要将血脂控制在正常水平、减少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健康的生活方式非常重要。恰逢端午,各式各样的粽子成了近期餐桌上的“常客”,但黎励文表示,粽子中的肥肉、蛋黄、花生等成分富含饱和脂肪酸,过多摄入将导致血脂升高,此外,动物内脏、鸡鸭鹅的皮等也要尽量少吃。除了管住嘴,戒烟戒酒也很重要。“我是坚决反对抽烟的,并且吸入二手烟也会危害心肺,很多年轻人因为抽烟而发生心梗。另外,很多人喝酒都是‘牛饮’,这对于血管、消化道的健康都是不利的。”黎励文说。
需要注意的是,血脂也和人体代谢有关。黎励文指出,有的人生活方式健康、身材苗条,但也会血脂异常,“血脂的代谢和胃肠道的吸收、肝脏的合成分解等等都有关系,‘瘦子不会高血脂’其实是误区。”
黎励文主任指出“瘦子不会高血脂”是误区。
血脂异常的标准因人而异 ,“坏胆固醇”是关键
很多人认为,只要血液体检报告单上的数据在正常值范围内,就不算血脂异常。黎励文指出,这种观点不完全正确。“报告单上的参考值只能供没有基础疾病的健康人群参考。如果是患有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慢性肾病等疾病,以及有过中风史等等的人群,其血脂异常的标准是不一样的,往往更为严格。心血管病疾病患者,更需要关注总胆固醇,特别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值,比如对于健康人群,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于3.4 mmoL/L就算血脂正常;但对于合并高血压的患者,一般要求要降到2.6 mmoL/L以下;如果有糖尿病,要求降到低于1.8 mmoL/L;对于近期发生急性心梗的患者来说,低于1.4 mmoL/L才是目标值;对于两年内发生过两次心梗或脑梗的患者,要求低于1.0 mmoL/L。血脂是否正常需要医生的专业判断。”黎励文说。
还有人认为,血脂异常是“老年病”,但黎励文指出,由于不良生活习惯或遗传因素,年轻人也可能血脂异常,因此,定期体检很有必要。黎励文建议:“只要年龄超过20岁,就应该去检测一次血脂,如果没有异常,可以每五年去检测一次;40岁之后,应该每年检测一次,特别是对于更年期或者是绝经期的妇女,因为缺乏了雌激素的保护,患上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也会增加。” 而对于心脑血管病患者,黎励文则建议复检时间不要超过半年。
黎励文提到,如果体检发现血脂异常,又发现血压、血糖的异常,并且经过一个月左右的生活方式调整后,血脂依然无法降到目标范围,就需要考虑药物干预。
黎励文主任正在回答曾姐姐的提问。
降血脂新药PCSK9抑制剂已纳入医保
以往的降血脂药物,在控制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方面,通常用的是他汀类药物。多年的临床应用中,他汀类药物的缺点也逐渐显现:药物剂量每翻一倍,只能在原来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基础上,多降低6%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而药物加量会带来副作用,且每一类药物都有剂量上限。另外,有些老年人对于他汀类药物不耐受,会出现肌肉痛、疲劳,甚至损伤肝功能、肾功能。
据黎励文介绍,目前有一种注射型的新药,即PCSK9抑制剂。“肝细胞表面的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可以将血液中的低密度脂蛋白,转运到肝细胞中进行降解,但PCSK9蛋白会降低该受体转运低密度脂蛋白的功能。PCSK9抑制剂的作用就是通过阻断PCSK9蛋白的功能,让更多的低密度脂蛋白可以转运到肝细胞中,从而降低血液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黎励文说。
PCSK9抑制剂的使用也比较方便,根据剂量的不同选择每两周或每月皮下注射一次即可。“研究显示,相较于其他药物,PCSK9抑制剂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水平可以达到50%以上,”黎励文说,“目前,PCSK9抑制剂主要是在他汀类药物的基础上使用,特别是那些同时存在很多风险因素的心血管疾病患者。单独使用PCSK9抑制剂的人群主要有这几类:一是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二是对他汀类药物、胆固醇抑制剂不耐受的患者。”黎励文也提到,使用任何药物都需要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同时也需要密切监测肝功能、肾功能、肌酶、血糖等方面的指标。
“目前,PCSK9抑制剂已进入国家医保目录,价格大幅降低,能够大大减轻患者费用负担。”黎励文说。
黎励文主任提到PCSK9抑制剂已进入国家医保目录。
如果你错过了直播,可以通过扫描下面的二维码观看直播回放。
直播/采写:南都记者 曾文琼
摄影/摄像:邓启祥 张静薇
实习生:肖童丹
编辑:曾文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