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 记者赵青 通讯员穗政法 吴展红 广州市花都区梯面镇地处粤港澳大湾区北回归线,是广州市唯一的山区镇,辖区内100%的原著居民都是客家人,民风淳朴、风情浓郁。
梯面客家嫂则是熟知这里的风土人情、细腻贴心的客家女子,更重要的是,当中很多人都是常年工作在乡村振兴、服务群众一线的党员骨干,积极破解农村基层治理“最后一公里”难题。
梯面客家嫂志愿服务队伍。通讯员供图
11个先锋岗覆盖8村1社区
“梯面客家嫂”是花都区以党建引领大力创新基层治理模式,积极发掘本地传统和资源,利用优秀的巾帼模范打造的花都区首个农村特色基层党建服务品牌,以品牌促发展,带动梯面镇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共同富裕。
“梯面客家嫂”按照“党支部—先锋岗—专业队”的工作模式,打造了一支包括11个先锋岗、5支专业队、173名女队员参与、覆盖全镇以客家女性为主体的巾帼志愿服务队伍。
据介绍173人中有68人为镇村干部,其中有50人为党员,有105人为有一技之长、有爱心、热心公益事业的村民,村民在梯面客家嫂队伍中占比为61%,在宣传党的政策、社会治理、乡村振兴等领域发挥“客家嫂”女性力量,开辟联系服务群众新路径。
2021年9月10日成立梯面客家嫂党支部,11月16日成立梯面客家嫂妇联。
“梯面客家嫂”共设立11个先锋岗,包括8条村和1个社区居委先锋岗、机关先锋岗和广州市工人疗养院先锋岗,将梯面8村1居设置一级网格9个、二级网格132个。
一级网格由各村居客家嫂先锋岗队长负责,二级网格由每个梯面客家嫂先锋岗负责,实行包片包户责任制,织密织牢了一张覆盖每家每户、每个区域的一张“大网”。
推行客家嫂代办制度,统一为群众办理各类事项,涵盖民政、人社、卫生、残疾人服务等50多个小项,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
通过网格服务零距离,有效破解区域内资源条块分割 “难整合”、辖区内各方利益诉求“难满足”、工作中传统治理方式“难奏效”三大难题,提升了村居政治功能、服务效能,也提升了社会治理合力和群众满意度。
为进一步畅通党员干部与群众之间的沟通联系,引领群众共同参与乡村振兴、社会治理和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梯面客家嫂先锋岗队员针对镇辖区内群众一般下午5点以后在家的生活习惯,梯面客家嫂党支部联合镇纪检监察办公室开展“乡约5点”常态化入户访民情活动。
利用梯面客家嫂自身熟悉村情民情的优势,以群众听得懂、记得住的语言,了解群众所难所需所盼。
梯面客家嫂慰问老人。通讯员供图
梯面客家嫂对群众反映的合理诉求和矛盾问题,能够正面稳妥做好解释解答工作,积极协调帮助解决并及时回复,重要事项及时上报镇职能部门,并跟踪落实。
“以前走访就发现有两妯娌因为房基地的事情大打出手,经过我们的调解,现在两家的矛盾解决了,冰释前嫌。”客家嫂成员洪丽英介绍说。
除了邻里矛盾,在乡约5点走访中,客家嫂还发现过老人突然发病摔倒的情况。“付伯今年八十多,我们的客家嫂艳姐跟他住得很近,经常会敲敲门关心他的情况,那天付伯妻子住院,家里就他一人,突发急性肠胃炎,还好艳姐及时发现了。”洪丽英说。
据“梯面客家嫂”党支部书记吴展红介绍,客家嫂们每周不少于3次入户走访民情,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自入户走访活动开展以来,梯面客家嫂上门走访2290户4359人次,收集问题128件,已解决问题117件,办结率达91%,排查出违纪违法问题线索2条,已上报组织核查。收集的问题未能解决的提交到“10号工作室”推进落实。
“梯面客家嫂”根据人员专长组建了客家嫂粤菜师傅队、客家嫂乡村振兴队、客家嫂文艺队、客家嫂志愿服务队、党的政策宣讲队5支专业队。
梯面客家嫂支援疫情防控工作。通讯员供图
以粤菜师傅工作室为平台,开展特色农家菜和客家糕点技能公益培训,针对当地特色食材西洋菜、竹笋、莲藕等名优农产品,研发乡村新菜品,培养适合乡村发展的餐饮致富能人。
成立以来累计开展培训活动13场,参加培训人数600多人、受益农家乐餐馆30余家。
客家艾糍优秀制作者清姨就是典型代表,每月制作卖出的艾糍超过1万个,年收入10万元以上,她表示,要趁着梯面镇全力打造乡村振兴、发展全域旅游的机会,继续壮大生意规模,将自己的成功经验传给更多的村民,也让更多人了解客家的传统美食和文化。
客家嫂志愿服务队则主要开展邻里矛盾调处、邻里互助、关爱行动,对独居老人、低保户、五保户、残疾人等建立85份特殊人员台账,免费理发、修理电器、义诊。还利用丰收节、油菜花节、荷花节等节日进行义卖募捐,捐款存入区慈善会基金,用于家庭生活困难群众和特困母亲、儿童救助。
梯面客家嫂开展文艺表演活动。通讯员供图
客家嫂文艺队则在每周二组织妇女开展义务山歌培训,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围绕“颂扬新风、孝老爱亲、文明婚恋、为民服务、崇廉戒贪”5大主题,自编自排 《好家风山歌组歌》,并向游客、村民教导传唱,融合渗透、化风成俗,大山里唱响好家风。
党的政策宣讲队则负责进村进企业开展宣讲活动,并针对疫情防控、秋冬防火、汛期防灾等入户宣传。
与此同时,梯面客家嫂还不忘宣传好政府的惠民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提升群众的知晓率和认可度,将党的恩情、家乡变化融入其中,引导村民“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树立文明新风尚,营造乡邻好氛围。
编辑:赵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