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第三艘航母下水!十年来中国船舶等新组建央企表现如何?

南方都市报APP • 军情集结号
原创2022-06-17 15:30

南都讯 记者陈秋圆 发自北京  据新华社消息,6月17日上午,我国第三艘航空母舰下水命名仪式在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江南造船厂举行。经中央军委批准,我国第三艘航空母舰命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福建舰”,舷号为“18”。福建舰是我国完全自主设计建造的首艘弹射型航空母舰。

微信图片_20220617143102.jpg

6月17日上午,我国第三艘航空母舰下水命名仪式在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江南造船厂举行。新华社发

据悉,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是按照党中央决策、经国务院批准,于2019年10月14日由原中国船舶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与原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联合重组成立的特大型国有重要骨干企业,有科研院所、企业单位和上市公司106家,资产总额8700亿元,员工22万人,拥有我国最大的造修船基地和最完整的船舶及配套产品研发能力,是全球最大的造船集团。2021年企业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等造船行业三大指标占全球总量均超过20%,均居全球第一。

实际上,除了重组的中国船舶,党的十八大以来,国资委一共完成了26组47家中央企业的重组,并且根据国家战略和行业发展的需要,新组建、接收国家管网集团、中国星网等9家中央企业。

在6月17日举行的“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任翁杰明还指出,去年的重组和专业化整合给人留下了比较深的印象。“去年12个月,除了2月没有重大的重组和专业化整合,其他每一个月都‘放响了鞭炮’,而且产生了比较好的作用。”通过一系列重组整合,中央企业主责主业更加突出,资源配置效率大幅提升,核心竞争力显著增强,在服务国家战略、实现创新发展、畅通产业循环、保障社会民生等方面的支撑作用不断彰显。

微信图片_20220617140058.jpg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任翁杰明。

那么,新组建、接收的央企表现如何?翁杰明介绍,一是有力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中央企业顶梁柱和压舱石作用进一步发挥。整合中央企业与地方国有企业资源,组建中国稀土集团,有效提升稀土资源掌控力和国际影响力。组建中国电气装备集团,推动我国输配电装备制造产业系统集成,综合方案解决能力大幅增强。设立中国物流集团,加快我国现代流通体系建设步伐,更好维护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

二是有力提升资源配置效率,国有经济布局结构进一步优化。宝钢、武钢重组组建中国宝武,促进行业产能利用率和企业经营效益快速提升,并带头化解钢铁过剩产能1542万吨。整合油气管网资产组建国家管网集团,切实减少重复投资建设,提升运行效率。南车、北车重组组建中车集团,加大集中研发投入力度,我国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竞争力大大增强。

三是有力提高发展质量效益,国际竞争力进一步提升。“两化”重组新设中国中化,资产总额、营业收入双双突破万亿,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化工企业。“两船”重组组建中国船舶,2021年企业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等造船行业三大指标占全球总量均超过20%,均居全球第一。中国远洋海运成立后,集装箱运力跃居世界第三,实现综合船队、散货运输、油气运输、杂货特种运输、码头运营及船员管理六个世界第一。

“下一步,我们继续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围绕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目标,持续深入推进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翁杰明说。

编辑:梁建忠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