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 随着国家马术运动的发展,马术俱乐部数量已经从2017年的1000家,发展为今天的3000多家。中国马术协会商务部部长陈九庆6月15日出席“2022中国马术赛事媒体从业者高级研修班”时表示。
这是内地首次举办马术赛事媒体从业者培训班。6月15日至16日,培训共设赛马概要、马会与媒体合作关系、媒体如何推动马术运动发展、中国速度赛马竞赛规则与技术标准解读、马术运动概述等课题。
中国马匹饲养总量较大,马匹数量居世界前列。官方统计显示,2019年,全国马存栏367.1万匹,占世界总存栏的6%。中国养马历史悠久,长期以来,马是重要畜力和交通工具。
近年来,现代马产业加速发展,与马相关的体育运动、休闲骑乘、文化旅游、专业化马产品开发等新业态随之兴起。其中,马术运动社会普及加快,马主、骑手、骑乘爱好者数量增长,官方数据显示规模达100万以上,尤其是青少年骑乘爱好者占较大比重,国内一、二线城市马术俱乐部涌现。
马术赛事频繁走进大众视野,带动马术运动热潮,由于训练费用昂贵,被称为“贵族运动”,依然小众。行业杂志《马术》发布的《2019中国马术行业发展状况调查报告》披露,2019年马术俱乐部的会员年龄分布中,儿童、青少年的会员占比77%,俱乐部课时费平均为488元/节。
中国马术协会商务部部长、中国速度赛马委员会常务副主任陈九庆在开班仪式上致辞。
业内认为,马匹运动参与群体数量庞大,对竞赛的需求越来越大,倒逼着市场增加马匹赛事数量和提升质量,进一步规范马术赛事等,以及要求媒体提高报道的专业化水平。
头豹研究院《2021年中国马术行业研究报告》显示,统计的超2000家马术俱乐部中,分布在东北、华北、华东、华南、西南及西北五大地区的比例分别为8%、30%、35%、10%、17%,北上广深一线城市马术俱乐部数量合计约占16%。
现代马业所需软硬件投入待完善
为推动国内马产业加快转型升级,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2020年9月,农业农村部和国家体育总局联合颁发《全国马产业发展规划(2020-2025)》(下称规划)披露,全国依法登记注册的各级马业协会、马术协会、马术俱乐部超过2000家,马术装备用品、场地建设供应商300余家,部分马术装备用品生产和出口居世界前列。
国内马多以草原散养为主,饲养管理粗放,生产效率低,马匹野性强、难驯服。赛事用马主要依赖国外进口,国产运动马供给不足。 马不再仅仅为畜牧业所需,养殖区由传统草原牧场向城郊延伸,饲养方式在从传统放牧模式逐步向舍饲圈养为主的规模化养殖转型。
广州市体育局、广州市马术协会林文戈在开班仪式上致辞。
马术培训风潮兴起,支撑马术俱乐部运营,需要高昂的马场管理和维护费用,有赖产业链上的专业人员各司其职,国内外差距犹存,投资回报周期较长。
根据规划,马术俱乐部开始引入标准化饲养、专业化调教、一体化防疫等先进养马理念。马专用饲料研发进程加快,中西医结合的马医技术普及,围绕马产业的就业岗位增多,如骑手(骑师)、裁判、教练、马医、钉蹄师、繁殖员、马工等。
自2008年以来,武汉商学院、内蒙古农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青岛农业大学等相继开展了马术相关专业,从人才培养上“补短板”。据南都记者了解,马术相关专业越来越细分趋势明显,从马术竞技、赛事组织到产业管理运营和基础科研等,对不同专业人才的培养进一步标准化、规范化。
观研天下报告总结,马术行业上游包括马匹繁育养殖、马术装备提供,中游包括马术培训及赛事,下游则包括马术消费群体及马术周边服务。
赛马专家、香港赛马会官方赛事评述员陈彼德讲授《赛马概要》。
“马产业正在起步阶段,每个环节都需要人。”一名熟悉马术培训的人士表示,目前在国内,马术培训是行业主要收入来源点,以常见的场地障碍项目培训为主。青少年马术培训近年扩张迅速,马术俱乐部吸纳了不少相关专业毕业生就业。国内正在探索建立适合社会环境,满足市场需求,又能与国际标准接轨的马产业链。
现代马业所需的软硬件投入亟待完善。规划指出,现有马术运动产品和服务难以满足消费者多样化、多层次的赛事观赏和休闲健身需求,马术竞赛表演、教育培训、健身休闲等细分市场,有待进一步培育。
规划还提出,目前国内马饲养环节与马术运动、体育健身、民族文化、休闲旅游、保健康养等利用环节,缺乏有效的衔接机制。针对国产马性能特点的赛事体系设计尚需完善,生产性能测定数据未能与现有赛事对接,马品种登记与赛事登记未能紧密衔接。
“增强行业信息共享互认,逐步形成繁育—登记—调教—性能测定—训练—拍卖—参赛—退役等完整运动马信息化管理体系,推动产业链各环节有机结合。”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经济司有关负责人解读规划时称。
广东或将迎来更多高级别赛事
1900年举行的巴黎奥运会,马术运动首次成为正式竞赛项目之一。从1952年赫尔辛基奥运会开始,女性被允许参加奥运会马术比赛,马术成为奥运会中唯一一个男女同场竞技的比赛项目。2008北京奥运会,奥运会历史上首位参加马术比赛的中国选手华天登场,拉近了中国观众与马术运动的距离。
奥运会马术比赛分为盛装舞步、三项赛以及场地障碍赛三个项目,每个项目都设团体赛和个人赛,马术项目一共产生6金牌。
陈九庆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中国马术协会将与广东积极对接,争取更多的国家级马术赛事在广东举行,国际马术赛事引入也在沟通。广东、香港、澳门将共同承办2025年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而香港赛马会广州从化马场也有望在2026年举办常规性赛马赛事。
香港赛马会赛事资讯经理张美德、公共事务经理杨铭豪、中文赛马节目监制陈伟利线上讲授《马会与媒体的合作关系》、《马会自制节目的运作》课题。
前述规划披露,马术及赛马运动竞技水平提升,场地障碍、盛装舞步、三项赛、速度赛马和群众性、民族性赛事规模扩大,竞技成绩明显提高。每年举办的国家级及以上级别赛事100多场,区域性各类赛事数量达数千场。
武汉商学院国际马术学院院长李要南讲授《中国速度赛马竞赛规则与技术标准解读》。
2020年11月,中国马术协会速度赛马委员会在广州从化区成立。陈九庆称,中马协根据全国的马产业发展规划,已经制定了一系列的速度赛马赛事规则、技术标准、发展规范等。目前国内速度赛马运动主要在湖北武汉、新疆、内蒙古等地举办,未来条件成熟时,将争取高级别的速度赛马赛事落地广东举办。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新媒体有限公司总经理、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客座教授戴学东讲授《从田忌赛马说起——当今媒体如何推动马术运动发展》。
针对探索推广赛马运动,上述规划提出,研究制定出台全国速度赛马赛事标准和全国赛马运动发展规划,建立与国际接轨的赛马赛事分级制度,完善国家赛马赛事体系。规划还强调,提升赛马赛事公信力,优化赛事听证制度,推行职业从业人员准入考核制度,注重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另外,完善马匹药品及违禁物品管控制度,逐步建立与国际接轨的马匹福利制度,发布中国赛马运动公信力年度报告。
“2022中国马术赛事媒体从业者高级研修班”主办单位为中国马术协会,活动得到了香港赛马会、广东省马术协会、广州市体育局、广州市体育总会的支持。据主办方初步统计,通过线下和线上的方式共同参会的学员们超过了1万人。
国家级马术裁判陈静波讲授《马术运动概述》。
采写:南都记者 黄姝伦 梁思华
编辑:黄姝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