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语言生活与语言服务 广州大学举行“湾区人文对话周”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教育
原创2022-06-20 14:34
“湾区人文对话周”第二期第三场对话现场(2).jpg

“湾区人文对话周”第二期对话现场。

南都讯 记者 李梓毅 通讯员 广大宣  近日,广州大学“湾区人文对话周”,北京语言大学李宇明教授和广州大学党委书记屈哨兵教授围绕“区域语言学研究”“语言服务与信息化、智能化问题”“湾区语言生活和语言服务”等主题展开精彩的学术对话,活动吸引了近3000人次参与。

据了解,为发挥人文学科优势,积极主动介入粤港澳大湾区“人文湾区”建设,树立湾区人文对话品牌,2021年,广州大学推出“湾区人文对话周”学术活动,每一期分别邀请校内外重磅学者,围绕特定人文主题展开对话。

本期对话嘉宾李宇明教授和屈哨兵教授均为国内语言生活、语言服务研究的先行者和研究领域建设的主要倡导者。

区域发展需要语言助力 区域语言学呼之欲出

“区域语言学以区域语言生活为研究对象,调研区域语言及语言生活状况,研究、满足、提升区域语言生活需求,解决区域语言问题,提升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语言能力,制定区域语言规划。”“中国经济的新发展,需要全面深入认识语言的经济属性,需要形成支撑经济发展的强大语言能力,需要制定语言与经济协调发展规划。”在第一场对话中,嘉宾聚焦“区域发展需要语言助力”展开阐述,指出区域经济协同发展、自贸区(港)发展,正成为我国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态势、一种新的经济布局。

基于此,李宇明教授提出区域语言发展规划要在处理好语言关系与充分发挥语言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两方面上重点发力。经探讨,两位嘉宾指出,中国的语言生活研究已为区域语言学理念的提出作了较为充分的理论准备。

“信息化、智能化为语言服务提供了新的机遇与挑战”

“信息化、智能化时代为语言服务提出了新要求,也创造了新机遇。”第二场中,对话嘉宾指出,语言服务具有更新语言观念、发展语言技术、提升语言价值、改善语言生活、推进社会进步等作用,伴随着语言服务质量水平的提升,也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湾区人文对话周”第二期第二场(2).jpg

“湾区人文对话周”第二期。

对话嘉宾认为,在信息化、智能化时代背景下,既可以利用移动、互联手段实现语言服务无障碍,利用AI助手、语言机器人等智能化手段实现语言服务智能化;也可以在政策规范制定、人才供给、市场数据需求、社会舆论引导、社会时尚引领等方面强化语言服务要素、提升服务水平,从而大力推动语言信息化产业发展。

同时,应当依照数字社会需求,建立语言服务学科体系,大力培养语言服务人才;发展信息化、智能化语言服务技术;提升社会语言消费意识、培育语言消费时尚;开拓、培育语言市场,发展语言产业、职业,同时不断完善语言服务政策及相应的行业标准、产品标准、职业标准。

“发挥粤港澳大湾区语言多元优势讲好中国故事”

对话第三场,围绕《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的推动进展,两位嘉宾指出,大湾区应该重视其作为教育中心、信息中心、商贸中心的优势,利用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语言多元的优势,讲好中国故事,将湾区影响辐射至全世界。

与此同时,要处理好粤港澳大湾区复杂的多语言多文字关系,在推广语言资源理念的同时,也要激发各种语言、方言的经济活力,释放语言的经济能量,构建和谐的语言生活。

“粤港澳大湾区承载了国家重托,在讲好中国故事和推动湾区文化建设中奋力展现湾区作为、学术担当,是湾区大学和学者义不容辞的使命。”对话嘉宾、广州大学党委书记屈哨兵教授表示。

图片:通讯员

编辑:李梓毅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