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9日-20日,广东省电影家协会第九次会员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来自全省各地的代表出席了本次会议,并选举产生了广东省影协新一届领导机构。
南都记者专访了省影协主席王垂林、省影协兼职副主席与著名导演陈嘉上、省影协兼职副主席与导演谢德炬,以及著名导演张良、著名编剧王静珠、广东省影协艺术顾问与著名导演郑华,一起来听听他们的参会心声。
电影人当传承中华文化、弘扬广东精神
会议指出,一直以来,省文联及所属的省电影家协会,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导向,紧紧围绕省委和省政府中心工作大局,深入推进文化强省建设,团结引领全省电影工作者,锐意进取,奋发有为,艺术创作佳作频出,文化活动影响广泛,文艺惠民贴近基层,呈现出积极向上、蓬勃发展的生动局面。五年来,广东电影、电视界精品佳作不断涌现,《掬水月在手》《点点星光》《南越宫词》《中国医生》《港珠澳大桥》等一批优秀电影作品频频在全国获奖。
会议希望,广大电影工作者提高政治站位,主动担当新时代文艺工作者的职责使命;坚持追求卓越,凝心聚力创作时代精品,更好传承中华文化、展现湾区气派、弘扬广东精神;追求德艺双馨,争做有信仰、有情怀、有担当的文艺家。希望全省文艺工作者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围绕省委工作部署,加强文化强省建设,推动广东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走在全国前列、创造新的辉煌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大合照
值得关注的是,会议宣布了新一届领导班子。王垂林当选连任省影协主席,肖小青当选专职副主席,甘小二、古志斌、许斌彪、孙金华、孙洪涛、李学武、张全欣、陈嘉上、林如敏、洪祖星、蒋潇玲、谢德炬、解伟、裴蓓当选兼职副主席,何君、陈学军、周文萍、郑炤魁当选主席团成员,杨宇为秘书长,王莹莹、姚睿为副秘书长。朱晓兵、庄国盛、刘晓光受聘为顾问,尹大为、邓原、刘海玲、祁海、李亚威、杨泽生、张天喜、郑华、郑大卫、高侠、黄昌宁、蒋德富受聘为艺术顾问。
王晓书记为顾问朱晓兵(左)和庄国盛(右)颁发聘书。
老中青影人共话广东电影发展
广东省影协主席 王垂林:
将团结、引领、凝聚广东电影人的力量
省影协主席王垂林
广东省电影家协会第九次会员代表大会圆满的完成了各项程序,胜利闭幕了,也完成了新一届领导机构的选举。我当选继续连任省影协的主席,这个时候应该说还是很激动的,感谢代表们的信任和支持。我和新一届的影协的主席团理事会将按照省委宣传部、省文联提出的要求,进一步发挥协会的作用,为广东省的电影事业繁荣发展做出我们更大的贡献。
在大家的努力下,广东的电影事业在过去5年有了长足进步。这些年以来,广东出品的电影在国内外的不少电影节展中获得了越来越多的荣誉,有不少作品应该说是创造了历史。比如,我们在中国金鸡奖评选中,从31届开始,每一届都有几部电影入围,最后有几部作品获得了金鸡奖的奖项。
而这些年来,广东的电影市场也继续保持着全国第一的市场规模,已经连续20年居全国首位,这也是广东电影对中国电影的重要贡献。
粤产电影也创造了一些新的纪录,比如《白蛇传·情》创造了中国戏曲电影的票房纪录,《中国医生》创造了粤产电影的票房纪录,这些年我们在电影方面的成绩还是可圈可点的,特别令人高兴的是我们有一批年轻的电影人正在成长,比如年轻导演谢德炬,他的作品《点点星光》获得了金鸡奖的最佳儿童片奖。
这一次谢德炬也当选为主席团的副主席,这也是代表们、是广东电影人对新一届影协主席团的一个期待。接下来省影协将团结、引领、凝聚咱们广东的电影人,一起努力,为广东的电影奉献我们更多的心血和汗水。特别是在年轻的电影人中,我们要发掘更多的人才,同时要抓住广东建设文化强省,我们建设粤港澳大湾区这些难得的机会,要把全国特别是粤港澳大湾区的各方面的电影人才、资金、技术尽可能地吸引凝聚到广东来,为广东的电影事业凝聚更多的力量,能够出产更多的好的电影,我们对此应该是充满信心的。
导演 广东省影协兼职副主席 陈嘉上:
要让产业链自然地形成
导演陈嘉上,代表作《逃学威龙》《武状元苏乞儿》《暴风》
我们可以看见广东省电影家协会在积极发展,我们可以看到,电影人都在活跃,这代表了大家对大湾区的期待。现在还欠缺的是让香港的电影走进来更融入整个文化里。
而电影制作这个产业链,我经常说产业链里没有比投资更重要的事情。所以我们会先拍《暴风》。先把一个作品拍出来(让大家看看)。投资是看市场的。所以引进香港创作者、投资人,让他们和广东的产业链相结合是很重要的事情。如果你有5部戏在广东开拍,香港电影人就会穿梭在广东,在这个过程中,广东的电影工作者通过他们的合作就能很快地学到他们想要学的事情。产业链就会很自然地形成。
导演 广东省影协兼职副主席 谢德炬:
年轻一辈要肩负起广东电影精品创作的重任
导演谢德炬,代表作:金鸡奖最佳儿童片《点点星光》
今天心情非常激动,尤其是见到了仰慕已久的王静珠老师和张良老师,他们的到来给了我们信心,也鼓励着我们年轻一辈追随着前辈的光,肩负起我们广东电影精品创作的重任,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谱写新的篇章。我感觉这几年广东电影发展得特别快,大家的热情比以前更加高涨,我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广东电影也一定会有更多优秀作品出现。
导演 广东省影协艺术顾问 郑华:
我能看到新人在成长
导演郑华,代表作:《南哥》《给咖啡加点糖》
今天很开心,一下子见到了很多人,尤其是前辈张良和王静珠夫妻俩。我曾和张导一起合作过,我是他的小徒弟。如今的影协,我能看到新人在成长。
广东省首届文艺终身成就奖获得者 导演 张良:
希望年轻人能够赶紧接班,赶紧冲上去
导演张良,代表作:《梅花巾》《雅马哈渔档》
真的很激动!这么大岁数了,本来都不能参加了。后来省委宣传部给我们这个机会,希望我们和大家见一见,我们能够参加这个大会感觉到很荣幸。广东省的电影事业一直很好,我希望年轻人能够赶紧接班,赶紧冲上去,赶紧做更大的贡献。这就是我参加这次会议的最大期望。
广东省第三届文艺终身成就奖获得者 编剧 王静珠:
我们搞电影的人,最大的目的就是要记录时代
编剧王静珠,代表作:《梅花巾》《龙出海》
我们在广东特别骄傲,因为广东是我们改革开放的排头兵,所以我们很多事情、很多发展都是从广东开始的。我和张良都特别注意反映时代,要和时代同步。我们搞电影的人,最大的目的就是要记录时代,要把它记录下来。所以那个时候我们最早就走访了很多地方,第一站就走访了顺德,顺德是我们广东改革开放排头兵(中)的排头兵。
当时顺德是一个农村,但他们非常活跃,那个时候我感到很奇怪。所以我们走访了很多顺德的地方,对我的思想有很大的触动。因为顺德人有一个很大的特点,看到这个,他们脑子里又想到别的,他们想得多,特别大胆。所以从顺德开始,我们就拍了《龙出海》。当时顺德的领导都说:“你们要了解我们顺德,先看《龙出海》。”意思是《龙出海》可以反映顺德的起步。我们为什么叫《龙出海》呢?因为中国崛起。我们感到中国电影人,特别是广东电影人,要特别注意反映时代,记录时代,要是这个我们都不做的话,别人更不来做了。
更多换届新闻点击:文化强省“艺”起来,奋进征程“粤”精彩
采写:南都记者 林文琪 钟欣 实习生 陈沛涵 黄璐
摄影:南都记者 邹卫
视频:南都记者 徐杰 朱俊毅
编辑:彭思敏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文化强省“艺”起来,奋进征程“粤”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