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署:7省12县挤占挪用“保基本民生”经费22.64亿

南方都市报APP • 时局快报
原创2022-06-21 20:04

南都讯 记者丁境炫 实习生王玮 发自北京  6月21日,审计署官网公布《国务院关于2021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下称《报告》)。《报告》表示,各地区各部门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保民生,但仍发现落实不到位等问题。13省35县未落实12.35万名“保基本民生”个人补助10.14亿元,7省12县挤占挪用“保基本民生”经费22.64亿元。

据了解,“保基本民生”是我国基层“三保”工作之一。基层“三保”共包括保基本民生、保工资、保运转支出三项内容。粤开证券研究院院长罗志恒此前在接受南都采访时指出,地方政府跟老百姓、企业是最近的,地方政府的财政支出直接决定了基本公共服务的质量,在当前地方政府财政形势比较困难的情况下,我国通过加大转移支付等方式,支持基层“三保”工作。

2020年我国共安排全国县级国家标准“三保”支出5.43万亿元,采取发行抗疫特别国债、加大转移支付力度等方式支持基层“三保”。“三保”也成为今年两会关键词,今年预算报告即要求推动财力下沉,支持基层做好“三保”工作。

除基层“三保”经费被挪用挤占外,此次审计报告还披露了各地存在稳就业相关政策落实不严格的问题。报告显示,8省5294名高校毕业生通过与企业签订虚假劳动合同、见习抵顶就业等方式虚假就业;5省违规将5.04亿元就业补助资金和失业保险基金用于补充创业担保贷款基金、办公经费等;7省16家中介或企业协助996人办理社保挂靠手续、虚构劳动关系,随即登记失业申领补贴,涉嫌骗取失业保险金等1898.44万元。

编辑:梁建忠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