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走出老旧城中村社区容貌品质提升新路子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广州
原创2022-06-27 20:59

南都讯 白云区外来人口多,是很多人进入广州生活的第一站。大量外来人口的涌入,既给城中村社区带来了活力,也带来了巨大的环境压力。近年来,白云区持续开展容貌品质社区培育工作,推动一批老旧城中村社区“焕新颜”。2016年以来,白云区已成功17个市级容貌品质社区。2018年至2020年,创建工作连续三年全市综合第一

6月24日,记者来到位于白云区嘉禾街道的科甲社区。走进科甲社区,新修建的石门楼、石拱桥、石栏杆与新修葺的私塾相映成趣、相得益彰,沉淀着科甲社区厚重的历史,诉说着岭南风情的绚丽多彩。风水塘边,被悉心保护的古树郁郁葱葱、再吐新芽,新修建的观光碧道干净平整、颜色鲜艳,整饰一新的绿地芳草萋萋、蜂飞蝶舞。

科甲社区位于嘉禾街中部,占地面积约0.7平方公里,户籍人口1500余人,流动人口约7600人。近年来,嘉禾街以容貌品质社区培育为契机,紧扣“一街一塘一园”,推动科甲社区环境面貌全面提升。“一塘清水碧,两岸花映红”成了科甲社区的新写照。

环境面貌大变样

科甲商业街建筑物外立面和道路全面升级改造,秩序井然;拆除违法建设3500多平方米,变身科甲党群文化广场,红色文化和绿色景观争奇斗艳;拆除科甲私塾广场违法搭建,修建私塾前连片大广场,扩展公众活动新空间;设置“步步生廉”清正廉洁宣传墙和手绘家风家训墙,翻新篮球场,因地制宜打造文体娱乐新场所。

220627 1.jpg

文化连廊

科甲社区培育提升并获得全市第一名后,属地嘉禾街在市、区城管部门的指导下,持续巩固改造成果,在做好日常精细维护管养的基础上,2022年更是相继完成了文化连廊、村史馆、村图书馆等一系列再提升项目,为科甲社区新增了多个“打卡点”。

推动基层治理

“这棵古榕树有400多年的历史,古榕下原为科甲旧墟广场,年久失修”,据嘉禾街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培育容貌品质过程中,嘉禾街广泛征求社区党员群众意见,结合科甲现存祠堂、风水塘等良好基础,以百年大榕树为主要布局点,积极融入党建元素,对科甲旧墟广场进行改造提升。

如今,这里建成科甲党群文化广场,重现了“祠堂前、榕树下”村民议事场景,引导街坊邻居们在榕树下自主议事、快乐健身、浸润文化,润物细无声地开展党性教育、弘扬传统文化,构建起“自治、德治、法治”三治共融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真正将党建融入居民的“生活圈”。

220627 5.jpg

“那边的是荔枝树,虽然没有大榕树老,但也是1937年种的了,比我年纪还大。走在文化连廊,抬头满眼翠绿,阵阵荔香沁人心脾,儿时的美好记忆又回来了”,科甲社区的老村长杨伯对于科甲社区容貌提升过程中对文化、树木的保护感到满意。

他提到,在容貌品质提升过程中,各方十分注重对一草一木的保护,风水塘边20余棵百年荔枝树被悉心呵护,今年还依托这片荔枝林打造了具有岭南特色的文化连廊,让居民可一边感受“荔香”,一边感受书香,为社区居民保留一个绿色生态的环境。

科甲社区居委会主任黎焕茹表示,近年来科甲社区用好居民民主议事规则,将历史建筑、古树木的保护纳入居民议事协商事项,写进社区居民公约,利用各种节假日、大型活动摆摊设点开展文物保护、绿化保护等相关宣传,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已在科甲社区落地生根茁壮成长。

小切口,大共享

科甲容貌品质提升在保留历史文化遗存的同时突出岭南特色风貌,本土元素浓郁的科甲文化连廊与修葺一新的私塾群落相得益彰,彰显 “清白传家”的家风传承。据新科经济联社党委书记杨灼秦介绍,科甲社区历来崇文颂德,明清时期,该社区就建有玉林祖厅(远清家塾)、玉富家塾、兆宏家塾、进郁家塾和应和书舍,五间书舍并排而建,青砖瓦窗,形成了古建筑群落,原是本村杨氏儿孙读书之地。其中,应和书舍在抗日战争中还曾作为科甲水自卫团的活动基地和出征地,是科甲社区独有的文化瑰宝。

为守住百年文脉,嘉禾街拆除周边有碍观瞻的建筑物3500多平方米,对家塾修旧如旧,并为其赋予“传承好家风”新的时代内涵,成为科甲人全体的精神殿堂。

800x417_62b9637ea49ea.jpg

800x542_62b9637ea3c50.jpg

私塾群落前后对比

容貌品质社区人人共建,美好生活人人共享。白云区在推动靓丽环境、优秀文化共享的同时,持续在物质共享等方面想办法、下功夫,力求让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更充实一些。

2022年,嘉禾街对修缮后的家塾开展活化利用,几座家塾分别用于文化历史展馆(村史馆)、图书馆、醒狮队伍培训基地长者饭堂和星光老年活动中心等活动场所,让群众记住乡愁、守住乡魂的同时,更为社区长者、青少年提供了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的多功能活动空间,一个其乐融融、和谐共享的新时代社区日渐充盈。

采写:南都记者 代国辉 实习生 李晓昕 通讯员 成广聚 李峰志

图片:通讯员供图

编辑:代国辉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