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人是热血不息的光,是不畏世俗与轻狂的骄阳。”在为高考做最后冲刺准备的阶段,张亮写下了一首名叫《少年》的诗作。这首诗也是他过去21年人生经历的真实写照。
张亮出生于安徽省宿松县,因为身患“脆骨病”,他从小学三年级开始用扭扭车代步,被称为“扭扭车男孩”,今年高考时受到网友关注。近日,高考成绩公布,张亮考取535分,超过安徽省理科一本线44分。张亮告诉南都、N视频记者,他有意向填报广东的大学,其中,最属意中国科学院深圳理工大学(筹)(简称“深理工”)计算机专业。
得知此消息后,6月27日,深理工计算机学院院长潘毅致信张亮。信中说,“你的经历是不幸的,但有幸的是你出生在了这个鼓励梦想、创造奇迹的时代,你要笃信‘只要刻苦、瞄准一个方向坚持下去,就能成功’”。
据了解,深理工还在筹备当中,现在没有招生,张亮打算以后读研再报考深理工。目前,他还在继续了解其他合适的学校。广东的高校仍是他考虑的重点。
张亮与深理工计算机学院院长潘毅连线。
病痛缠身
相较于普通的健康小孩,张亮从出生起,就多承担了一份病痛之苦。
2001年9月,张亮出生于安徽省宿松县五里乡万元村柴庵组。他是爸爸妈妈的第一个孩子,还没在孩子出生的喜悦里沉浸多久,张亮父母就发现孩子不太对劲。
“婴儿不是今天要洗澡擦身子嘛,然后我碰一下就骨折,家里人觉得不对劲。”张亮告诉南都记者,爸妈赶紧带他去医院检查,后来在省城医院查出来先天就患有成骨不全症,俗称“脆骨病”。
父母也曾带他积极治疗,但对于这个经济本就拮据的农村家庭而言,治疗费用是一大难关。张亮说,2001年,家里为了给他治病花了3万元,这是当时他们能拿出的所有积蓄。后来就没再进行专门治疗了。
“脆骨病”,顾名思义,患者极易发生骨折,且骨骼发育受影响,不能像正常人一样走路。张亮介绍,两三岁的时候基本每个月都会骨折一次,现在随着年龄的增长,骨骼一定程度上有所发育,加上自己比较注意,目前已经三四年没有骨折过了。说到这里,张亮的语气里有一丝自豪,这也表明他长大了,更能照顾自己了。
除了骨折,“脆骨症”还会带来剧烈的关节痛,特别是在季节交替的时候。对此张亮显得很豁达,“经过这么多年已经习惯了,感觉也没什么”。
但张亮的高中班主任张国锋心疼这个孩子。他还记得在张亮高二的时候,在一次晚自习课上,他发现张亮满头大汗,用嘴咬着笔极力忍耐的样子,愣是没发出一点声音,后来把张亮带到学校门口的诊所打了消炎的吊针才有所缓解。
张国锋告诉南都记者,一般张亮发病疼痛的时候,就是靠忍耐和吃止疼药熬过去。
如今,张亮的左臂一直绑着绷带。他告诉南都记者,他的左臂由于骨折了很多次,一直没能愈合起来,因此需要靠绷带固定住。
张国锋也告诉南都记者,老师同学们在帮助张亮行动的时候,都会非常小心注意,避免力气过大或动作不当对他造成伤害。
心向骄阳
6月24日,张亮在朋友圈转发了一首歌曲,并配文“少年不惧岁月长,心向骄阳万丈光”。
在为高考做最后冲刺准备的阶段,一次模拟考试后,张亮写下了一首名叫《少年》的诗作,里面也写到,“少年人是热血不息的光,是不畏世俗与轻狂的骄阳”。这与他的性格与经历非常贴合。
此次高考,张亮考取了535分,超过安徽省理科一本线44分。12年的求学路,张亮凭着一股韧劲走到现在。
在张国锋的印象里,张亮也是一个既坚强又努力的孩子。他介绍,张亮不是个喜欢宅在屋子里的人,但经常很多同学都出去玩了,张亮还在教室里学习。
张亮告诉南都记者,这些年家人、老师和同学都给予了他非常大的帮助。上小学、初中时,每天都是张亮的奶奶开三轮车接送他上下学。到了高中,安徽省宿松中学离他家有17公里,无法每天在学校与家之间往返,学校就安排了专门的房间供他和奶奶住。
张国锋介绍,为了方便张亮行动,学校把张亮的教室安排在了一楼,并在教室旁边准备了一间房给他住。平时张亮上学,奶奶就照顾他的饮食起居。在高一开学当天,学校还专门派老师到张亮家里去接他们。
上高中时,张亮养成了摄影的爱好,同学们也经常带他去各种各样的景点取景,跟他一起聊摄影、诗歌、未来人生理想之类的。
张亮的摄影作品。
为了升级自己的摄影装备,张亮通过兼职赚来的钱购买了一台单反。近期,他还在申请视觉中国签约摄影师认证。虽然首次申请被拒了,不过他已经重新梳理了作品,开始了第二轮申请。
南都记者注意到,在张亮的朋友圈中,最多的就是自己拍摄的照片。“以前喜欢拍人物,不过最近放假了,没那么多人可拍,所以拍风景比较多。”张亮说,南都记者联系他时,他正在外面取景。
张亮的摄影作品。
对于高考成绩,张亮有些遗憾,“原本考前预估有600分左右,结果数学太难,我就把预期调低了30分,没想到理综没考好,最后总分又少了三四十分”。不过,尽管如此,他依然憧憬即将到来的大学生活。
憧憬未来
近期,张亮正在准备填报高考志愿。他告诉南都记者,最希望的是去深理工计算机专业。
对于这个选择,他表示,有几层考虑。深圳在南方,气候整体比较暖和。“我不太怕热,但是不喜欢冬天太冷,出门不方便”。正如张国锋所言,张亮喜欢多出去走走,不想老是窝在屋子里。张国锋表示,南方暖和的气候,对张亮的病情应该也更有利。
另外,深圳临海。张亮说,他没有见过大海,希望能来看看。“可能对海有一种向往吧,感觉看到海能让人变得非常平静。”张亮憧憬着告诉南都记者。
不仅如此,张亮也在网上查询了解了深理工的相关信息,感觉很喜欢。对于选择计算机专业,他透露,也是考虑今后学习工作可能更适合他的身体状况。他意向选择网络安全或者大数据分析方向。
得知张亮的意向,6月27日,深理工计算机学院院长潘毅给张亮致信。
潘毅在信中表示,“听闻了你的经历,我很动容,痛心于命运对你的不公,也惊异于你小小年纪能如此乐观处事。你的经历是不幸的,但有幸的是你出生在了这个鼓励梦想、创造奇迹的时代,你要笃信‘只要刻苦、瞄准一个方向坚持下去,就能成功’”。潘毅代表该院师生对张亮表示欢迎。
6月28日上午,张亮在家中等到了前来看望的深圳理工大学(筹)(简称“深理工”)一行几人。深理工方面告诉南都记者,前两天,看到张亮的事迹报道,得知他想报考深理工后,深理工及时联系到张亮本人,告诉他学校目前还在紧锣密鼓的筹建当中,暂未开始招生。同时,学校还安排教育处处长杨帆、计算机学院教授唐继军等人奔赴安徽,向一直以来乐观生活、努力学习的张亮表达关注和关心。
此次和深理工筹备组一同来到安徽的,还有深理工教育基金的首笔捐赠者、深圳亚太控股集团董事长韩治。据了解,他将资助张亮大学四年期间的学费和生活费,鼓励张亮继续努力学习。考虑到张亮想学计算机专业,韩治还特地给他买了一台笔记本电脑。
“我就是之前在网上看到深理工正在筹备,媒体问我的时候说了想报考的意愿,没想到这么快就得到了深理工的回应,老师们还亲自跑这么远来看我,真的特别感动!”张亮告诉南都记者,虽然现在不能去,但他一定会好好学习,以后读研打算再考深理工。
目前,张亮还在继续了解其他合适的学校。广东的高校仍是他考虑的重点。对于大学生活,张亮也有一些别的计划。他告诉南都记者,除了学习,还想继续提升自己的摄影技巧,争取做一些摄影方面的兼职,能够在经济上相对独立。
另外,他也不想放弃治疗,他了解到天津有家医院有位医生在治疗“脆骨病”方面比较擅长,希望上大学后能去看看病。
出品:南都即时
采写:南都记者 陈燕
编辑:张亚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