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龙舟水”以来,韶关浈江区持续遭遇多轮强降雨侵袭,辖区农业、养殖业受灾严重。记者从浈江区农业农村局获悉,此轮汛情共造成全区农作物受灾面积28690亩,成灾面积20035亩,绝收面积14380亩;畜禽养殖户受损85家,各类畜禽共损失38755羽(头);渔业受灾面积约11278亩。全区农业直接经济损失约2.18亿元。浈江区农业农村局组成种植业、畜牧业等灾后复产指导组,分赴各镇村进行技术指导。
浈江区灾后复产指导组察看犁市镇水稻受灾情况。
灾后复产指导小组分赴镇村,开展农业生产自救
目前,浈江区农业农村局正按照省、区、市灾后农业复产工作的部署,推进农业灾后复产工作。区农业农村局印发了《浈江区农业防汛救灾操作指南》,并组成种植业、畜牧业、渔业、农机等灾后复产指导组,分赴各镇村进行技术指导。截至6月25日,浈江区灾后复产指导组共出动50余人次到田间地头指导,印发技术指导资料500份,分赴5个乡镇现场指导开展抗灾救灾农业生产自救工作,对水稻、玉米、西瓜等受灾农作物进行分类指导,精准施策。
浈江区灾后复产指导组察看花坪镇伍家村种植基地受灾情况。
改种补种减少灾后损失,助力农业复产
针对成灾的20035亩在田作物,浈江区农业农村局开展了“四抢一防”的技术指导:一是抢排渍水;二是抢抓田间管理,加强扶苗补苗洗苗,补施叶面肥;三是抢收能上市的作物,加紧早稻抢收和果蔬类成熟上市,减少直接损失;四是抢防病虫害,对在田作物洪灾后普遍防治一次病虫害;五是预防高温热害,针对出现的连续极端高温天气,采取了田间灌水结合叶面喷肥进行防高温热害。
针对绝收的14380亩作物,浈江区农业农村局因地制宜,全力动员农户开展改种补种,做到水退一块改种补种一块。
韶关市绿沃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工人有序救灾复产。
浈江区三雄开心农场工人有序救灾复产。
强化动物疫病防控,确保洪灾后无大疫
针对浈江区养殖业、渔业受灾情况,农业农村局要求各镇及时恢复畜禽、水产养殖,做好畜舍及环境的消毒工作,加强疫病综合防控,及时补充存栏;指导养殖场、屠宰场等全面消毒灭菌,做好死亡畜禽的无害化处理;科学指导养殖户及时补栏增养,落实养殖业、渔业灾后生产恢复管理。
记者了解到,目前,浈江区农业农村局已对辖区4个畜禽养殖场所、5个水产养殖场所开展现场救灾复产服务工作,对辖区38个养殖场所发放消毒物资约3.13吨。同时为减少养殖户的损失,浈江区农业农村局指导购买养殖保险的养殖户申报保险理赔,确保养殖户的损失能够得到合理理赔。
浈江区新韶镇黄浪水村卢火明养殖场重新修复塘基、水渠。
下一步,浈江区农业农村局将继续加大灾后复产的技术指导力度,尽全力将老百姓的受灾损失降到最低,全力推动农业救灾复产。
采写:南都、N视频记者 金协 罗清峣 通讯员 叶其林
编辑:杨赠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