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如何落实全过程人民民主?全国人大解答

南方都市报APP • 时局快报
原创2022-06-29 13:47

南都讯 记者陈秋圆 发自北京 作为实现我国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制度载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贯彻落实全过程人民民主中是如何发挥作用的?6月29日,在中宣部举行的“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研究室主任宋锐进行了解答。

微信图片_20220629130104.jpg

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研究室主任宋锐。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追求民主、发展民主、实现民主的伟大创造,本质是社会主义民主,主体是全体人民,特点和优势是全过程。”宋锐表示,“我们国家的全过程人民民主既有完整的制度程序,又有完整的参与实践,依法保证人民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是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的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社会主义民主。”

作为实现我国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制度载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一方面为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完整制度程序提供支撑,另一方面,为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完整参与实践提供平台。

宋锐介绍,从制度支撑方面讲,人民当家作主最重要的就是掌握国家政权,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就是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根本政治制度,它可以有力有效地保障中国人民通过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依法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还有,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制定修改宪法和法律,为全过程人民民主提供可靠的法治保障。我国宪法就全面系统地规定了公民的一系列基本权利和义务,宪法规定的各项制度和大政方针也都是为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全国人大还制定了一系列保障、维护、发展公民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等各方面权益的法律,以完备的法律制度保障人民民主、增进民生福祉。

从参与实践平台的角度讲,人大工作涵盖了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各个环节。对此,宋锐举了一个例子:“最近刚刚完成了新一轮全国县、乡两级人大换届选举,10亿多选民1人1票,以直接选举方式产生了260多万名县、乡两级人大代表,这就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实践。”

而人大的协商体现在调研、座谈、论证、审议、公开征求意见等各方面,人大通过的法律、作出的决定决议,都是在广泛听取意见、充分凝聚共识的基础上依法进行表决的。还有人大的监督,是代表人民意志、具有法律效力的监督,推动各国家机关依法正确地行使权力,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正是通过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保证了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落实到人大工作的各方面各环节全过程,能够把各方面社情民意统一到最广大的人民利益之中。”宋锐说。

编辑:梁建忠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南都解码“中国这十年”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