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是祖国的未来,美育在儿童成长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培养具有健全人格、创造性思维的下一代离不开具有正确导向的审美教育。
作为教育部直属的唯一“双一流”高等艺术院校,中央美术学院在山东鲁信公益基金会的支持下,于2019年成功举办了首届“央美 ·鲁信——全国少儿绘画作品大赛”,至今已连续举办三届赛事。2022年山东省鲁信公益基金会、再次出资,与中央美术学院共同举办第四届“央美·鲁信全国儿童美术书法作品大赛”。
大赛为完全公益性活动,双方将在全社会的监督下,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举办此次活动。大赛将继续秉承“全人教育”引导理念、以“评选—引导—互动—伴随成长”的创新引导模式,激发全国儿童成长中对艺术之美的追求,持续推动全国儿童的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大赛主题
“伴随成长”是央美鲁信举办此公益赛事的初衷,儿童的参与将有助于我们总结出适合中国儿童美育发展的教学路径。主题既要符合儿童在特定年龄段的成长特点,又要有助于通过艺术引导儿童成长。既能体现时代特征,也关注儿童成长基本规律、关心美育基础问题。
本届大赛主题分为三类:开放主题、美术组主题、书法组主题。
开放主题:儿童成长的规律提醒我们,六岁之前接受的教育,对儿童的一生都会起到深远的影响。保护好儿童的天性,满足并正确引导孩子好奇心、探索欲是至关重要的。因此针对4-6岁组参赛儿童,大赛不设置主题限定,题目可由儿童自己拟定。
美术组主题:《我的世界》。疫情期间,很多孩子开始居家学习,与世界的关系发生了变化。希望孩子能够借助画笔,表现当下自己生活的世界、理想的世界和内心的世界。世界可以很小、很近,可以表现触手可及的真实空间、一草一木、人事风物;世界也可以很大、很奇幻,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创造出理想的世界。世界也可以很独特,可以是孩子的一个灵感、一个记忆、甚至是
美术组以《我的世界》为题,打破物理和空间的局限,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创造力和表现力。作品介绍由孩子自己编写。
书法组主题:《书写友谊》。“友谊”是人类的永恒主题。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友谊”提供了许多重要的功能,包括陪伴、感知和情感。毫无疑问,拥有朋友和深厚的友谊对孩子来说是极其重要的。友谊极大地促进了社交技能的发展,也有助于定义自我与认识自我。在疫情常态化下,孩子更需要沟通与交流,从而达到舒缓心理,健康成长的作用。友谊的传递可以是一首诗、一首词、也可以是一句话,一封信……以《书写友谊》为题,展开书法创作。
大赛意义
中央美术学院作为国际知名艺术高校,其影响力遍及世界。三届大赛的官方宣传共获得400 余万次的阅读量,9 万余人注册,来自全世界 33 个国家与地区的中国公民投稿共计42772 件 (有效票数),中国教育电视台面向全国观众对大赛做新闻播报。通过在中央美术学院举办的《央美· 鲁信全国儿童美术作品大赛优秀作品展》,大赛获奖小朋友们的作品登上了《光明日报》、《人民日报》、《环球时报》、《北京日报》、新华网、网易新闻、腾讯视频等。社会各界对赛事持续的关注度与专业的展示平台,为少年儿童的自我认知、自我发展提供了正向的引导,在成长的关键阶段促进孩子们自信心的建立。
同时,大赛邀请中央美术学院名师、教授、社会儿童美育专家,以“名师评小朋友”的形式,为少年儿童提供成长的“指南针”。发挥大赛对于中国少年儿童美术教育标杆性作用,秉持“伴随成长”的大赛理念,向社会传输“全人教育”、“差异性教育”等积极健康的美育价值观。邀请获奖小朋友走进中央美术学院,由中央美术学院教师及专家亲自为获奖小朋友们授课,使其陶养于顶级艺术学府艺术氛围之中。
大赛入围作品将由中央美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永久收藏,每届大赛都将出版《中央美术学院年度全国儿童美术教育成果调研报告》。中央美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将针对中国儿童美育现状进行“视觉艺术思维训练与少年儿童发展方向调研”,为中国少年儿童美术教育智库的建立提供科研数据。参赛小朋友可通过参与大赛,将自己的智慧贡献给未来。
本次大赛将持续搭建少年儿童美术教育学术平台,协同社会各界机构等面向公众建立具有权威性、学术性的少年儿童美术教育品牌。随着入库人才在未来崭露头角,将有效凸显大赛宗旨和参与者们对社会美育的成功探索。
在前三届大赛成功举办的基础上,面对防疫常态化对人们生活的影响,第四届“央美·鲁信全国儿童美术书法作品大赛”将通过线上线下等多元传播方式强化艺术在心理疏导方面的作用,更加关注孩子的心理发展,突出视觉艺术在这一时期的独特价值。
据悉,第四届《央美·鲁信全国儿童美术书法作品大赛》目前已全面开启,面向13周岁(含)以下,4周岁(含)以上的儿童(含特殊儿童)征集作品,九类奖项给予孩子广阔的创作空间,更有展览、央美研学等精彩活动期待孩子们的加入!
报名链接/二维码
http://cafa.v0357.com/?from=zsjnfdsb
南都记者 黄茜
编辑:黄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