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将建成176个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保护网覆盖全市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广州
原创2022-07-01 16:38

南都讯 儿童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儿童督导员是守护儿童权益的“排头兵”,6月24日,广州市2022年第一期第二批儿童督导员培训在广东大厦成功举办,至此,广州市2022年第一期儿童督导员培训圆满结束。

培训中,番禺区检察院检察官陈小敏结合实践案例和影视剧热点,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进行解读,结合国际禁毒日扩展到禁毒知识教育,并对参训学员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法及建议。

社会工作专家陆姗娜分享了探访入户技巧,以及应对处理探访过程中的突发事件等内容,并就相关案例引导学员积极交流、思考。广州市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下称“市未保中心”)两名业务骨干分别解读了《广州市困境儿童分类评估办法》,讨论了新时期民政儿童福利工作的转型及应对策略。

培训学员之一,越秀区民政局的郭宇桓表示,本次培训授课的法律知识和工作技巧结合案例,深入浅出,很有针对性,对以后开展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具有实际指导作用。

微信图片_20220701003546.jpg

广州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接下来将利用一个月的时间,深入各区开展全覆盖培训,持续推进儿童督导员、儿童主任业务培训工作,进一步提升基层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队伍专业化水平和业务能力,推动全市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

值得关注的是,据上述负责人介绍,广州正创建全国未成年人保护示范区,推进儿童福利机构优化升级和创新转型发展,加快制修《广州市未成年人保护规定》及配套政策;持续做好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和困境儿童保障工作,推进实现年内176个镇(街)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全部挂牌建成,推动落实村(居)儿童主任“专人专岗”,搭建覆盖全市的未成年人保护网络,助力建设全龄友好型城市。

学好经验用好“智库”,把准“保护网”基线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今年,越秀区和白云区在进行全国未成年人保护示范区的创建,经过前期的努力,形成了可推广可复制的经验。因此,本次培训邀请了越秀区、白云区相关负责人分享创建经验。

越秀区民政局副局长梁岳介绍,近年来,越秀区积极打造符合越秀实际、具有越秀特色的“123456”未保示范创建模式。

即以一套未保体系聚“合力”,完善全过程未保机制;以两类先发优势添“动力”,调动全社会未保资源;以三级平台队伍增“内力”,构建全覆盖未保格局;以四项特色服务激“活力”,打造全方位未保品牌;以五个责任制度铸“定力”,树牢全动员未保观念;以六位一体保护显“效力”,夯实全领域未保基础,强化对未成年人的家庭、学校、社会、网络、政府、司法六大保护,形成全社会共同关心、保护未成年人的有效机制和良好风尚,共筑未成年人保护最大“同心圆”,积极创建全国未成年人保护示范区。

白云区民政局副局长刘巍表示,白云区是广东省广州市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中心城区。近年来,白云区紧紧围绕守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这条工作主线,推动形成涵盖未成年人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网络保护、政府保护、司法保护“六位一体”的立体化、全方位工作体系,全力以赴守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此外,在2021年启动全国未成年人保护示范区创建工作后,白云区按照“健全4大机制、实施6大保护、打造N个亮点”的“4+6+N”思路,高站位、高标准、高质量推进各项工作。特别是“打造N个亮点” (N个阵地、N个品牌、N个共建)的特色做法,受到广泛认可。

除了学好先进经验,还需善于汇聚专家智慧,有条不紊推进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广州从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医疗机构和法律、传媒、社工等机构选聘了43名知名专家学者,成立广州市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

疫情期间,充分发挥专家委员“智库”优势,为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以下简称“两类儿童”)提供早期干预、残疾康复、心理辅导、特殊教育等专业服务,累计提出意见近100条,介入个案处置12宗,开展讲座20场次,为“两类儿童”服务提供强大专业支撑。

构建全方位守护体系,筑牢“保护网”基面

市未保中心致力于打造全方位“保护网”,呵护未成年人平安成长,推动救助保护热线服务升级、开展困境儿童综合服务项目、拉网式全面排查确保困境儿童“监护零缺失”,倾力守护全市困境儿童的童年,让全市1.7万余名 “两类儿童”合法权益得到有力保障

2021年8月,市未保中心率先开通的全国首条困境儿童24小时救助保护热线,整体归并入“广州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更名为“12345热线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专家座席”。热线服务持续优化升级,全面实现了有专班人员值守、有工单办理系统、有未保专家座席、有服务流程规范、有热线问答清单,为广州“两类儿童”提供全天候守护。

由市未保中心11名业务骨干组成的热线专班实行轮流守候,依托广东省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管理系统,拉网式全面排查每一个镇(街)、村(社区)留守儿童、困境儿童的基本情况,及时收集需求。

“两类儿童”关爱保护的另一项重头任务,便是督导。对此,市未保中心创新实行“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和困境儿童保障分片区督导工作”。

微信图片_20220701003559.jpg

广州市民政局、市未保中心组织开展实地督导

据悉,广州以未保法等法规为依据,在全市各镇(街)设置“儿童督导员”、各社区设置“儿童主任”。为了更好督导基层未成年人保障工作的运作质量,市未保中心实施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和困境儿童保障分片区督导,同时压实区级未保机构责任,通过市、区联动抓好“回头看”工作,确保发现问题改彻底、改到位,防止“一督了之”。

采写:南都记者 代国辉 实习生 李晓昕 通讯员 李国全 陈芷仟

图片:通讯员供图

编辑:代国辉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