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 记者梁艳燕 通讯员朱燕明 广州中小学生智慧型成长阅读见成效。6月30日,在广州市中小学智慧阅读试点工作总结会暨天河区智慧阅读成果展示活动上,南都记者获悉,全市50多万学生参与智慧阅读,日均阅读时间35分钟。据了解,智慧阅读项目是广州市近来年在全国最具影响力的基础教育教学改革项目之一,在香港、澳门及深圳、佛山、中山、珠海、东莞等湾区城市和湖北省、浙江省、贵州省等国内中小学广泛应用,因而获评广东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特等奖。
9月份起,智慧阅读项目将在全市普及。
四年多来智慧阅读平台发布1588个主题阅读活动
2017年,广州市教育局在总结多年来开展校园阅读的基础上,提出在中小学校开展智慧型成长阅读,以课堂阅读教学推动校园阅读,以校园阅读推动全民阅读的工作思路,并在市教研院成立智慧阅读项目工作组,统筹开展全市中小学智慧阅读试点工作。
广州市教研院党委书记、院长方晓波总结发言
经过前后三期试点,全市11个区(含市属学校)累计516所学校的50多万名学生参与试点工作,截至2022年6月15日,智慧阅读平台发布1588个主题阅读活动,学生在平台提交笔记3343.9万份,参与学生平均每天阅读35分钟。各区教育局及教研机构、各参与试点学校的师生,在市教研院的带领下,积极探索、勇于创新,运用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智慧阅读平台(含小程序、APP与网页版)开展以纸质书阅读为主,推动学校开展基于阅读的课堂教学改革,着力提升学生阅读素养和综合素养,取得了丰硕的成绩,智慧阅读已经成为近年来广州市基础教育教学改革中,师生参与度最高、影响力最大、成果最丰硕的项目。
原创性提出中小学“全学科智慧阅读”教育新理念
阅读教育的价值是促进中小学生“养成阅读习惯,快乐阅读,健康成长”。项目组谭健文学术顾问作了智慧阅读试点工作成果专题报告,天河区两所学校作了成果展示,充分说明“双减”背景下智慧阅读是课内落实新课标的“先行者”,是课外推动校园阅读的“主力军”,是社会引导亲子互动的“加速器”。
学术顾问谭健文发言
据了解,智慧阅读项目信息化程度高,是教育数字化战略转型的“标的物”。项目建设的广州市中小学智慧型成长阅读平台集阅读管理、书目索引、个性推荐、素养形成四大功能为一体,部署门户网站、学生应用平台等7个子平台,通过信息技术生成学生阅读大数据。
此项目学生参与度高,立足广州,在粤港澳大湾区中小学大范围持续研究、应用、实践和推广,辐射全国。累计在500多所学校应用,5万多名教师和50多万名学生参与活动,汇集5千节应用典型课例、3亿次在线播放量、1亿人次学生在线阅读记录、500项教师参与的研究课题,产生1400篇论文和教学案例、10余本专著、100篇国家级媒体新闻报道。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该项目创新引领性强,是教育教学改革成果的“承载体”。项目“载荷”大,学生受益面广,还实现多项突破性创新,原创性提出中小学“全学科智慧阅读”教育新理念、开发了全国首创的中小学生阅读管理系统、全国率先研发“中小学生阅读优秀图书索引”(SRBI)、研发出“中小学全学科培育文化自信核心阅读书目”(CRCWS)及“中小学文化自信主题”系列读本、探索构建了中小学全学科阅读教学新模式、基本形成了阅读教育各方协同的教研新机制。
龙口西小学课例展示
编辑:梁艳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