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 记者丁境炫 发自北京 6月29日,韩国、日本、澳大利亚、新西兰等亚太国家领导人出席了在马德里举行的北约峰会。这是北约峰会有史以来首次邀请中国周边的日韩澳新4国领导人,引起广泛关注。此外,北约峰会通过的最新战略文件,首次将中国定义为“挑战”(“挑战北约的安全、利益和价值观”,“对欧洲-大西洋构成系统性挑战”)。有声音认为美国正在打造“亚太版北约”,挑起新冷战。
在7月3日举行的世界和平论坛“乌克兰危机与欧洲安全”小组会上,来自中国、俄罗斯和英国等国家的专家就以上问题回答南都记者提问。
南都记者在世界和平论坛“乌克兰危机与欧洲安全”小组会上提问。
英国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所长兼首席执行官Robin Niblett认为,日韩澳新四国参加北约峰会,并非想建立亚太版北约,而是“表达一种团结”。他表示,美国非常清楚,现在的亚太或印太地区并不想要成立一个北约,包括印度。美国所做的军事外交活动大都是双边的,例如美日、美韩等。
对于北约战略文件直接点名中国这件事,Robin Niblett表示,今年2月4日中俄领导人宣布“无上限伙伴关系”,让西方国家产生一种联想:俄罗斯入侵乌克兰之前是不是与中国协调了?所以“中国不应该感到太惊讶”。Robin Niblett认为,北约是欧洲一体化的保护伞,美国和北约使欧洲各国得以经济合作并有安全感。
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所长冯仲平不赞同Robin Niblett的观点。他认为美国邀请中国在亚太地区的邻国参加这次北约峰会,并非Robin Niblett所解释的那样,“仅是一个团结的姿态”。当初北约成立是为了对付苏联,但现在中国被点名,还被定义为“挑战”。“这两点让中国觉得非常不安。”
俄罗斯科学院院长Alexander A.Dynkin则表示,美国可以说是一个架构师,他先建立了一个框架,然后世界各国再决定参不参加。比如说,美国建了CPTPP,就是想先建立起来,然后世界再决定参不参加,从华盛顿的角度来讲,这是一个很聪明的举措。
据了解,北约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简称,是冷战开始后,美国为遏制苏联、维护其在欧洲的主导地位,联合西欧一些国家成立的军事组织。北约拥有大量核武器和常规部队,是美国世界超级大国领导地位的标志。北约这一军事同盟是冷战的产物,但却没有随着冷战的结束而消失,反而在不断地东扩。有相当多的学者官员认为,当今俄乌局势恶化的根本原因就是乌克兰有意加入北约和北约东扩,及其给俄罗斯带来的安全压力。
今年的北约峰会(北大西洋公约组织首脑会议)于6月26日至30日在西班牙马德里举行。
编辑:梁建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