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余件剪纸作品展现“太行之魂”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文化
原创2022-07-05 16:29

7月2日,“太行之魂——张永忠剪纸艺术作品捐赠展”在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四层北区展厅展出。展览以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国民协彩灯艺术委员会副主任,山西晋城市工艺美术大师张永忠先生的剪纸艺术作品为主体,通过“祈福纳祥”、“民俗生活”、“百姓众声”、“三晋风情”四个部分,展出作品400余件(套),生动展现北方地区尤其是山西多地质朴、简练的民间剪纸艺术风格。

01封面图.jpg

作为中国剪纸的一部分,山西民间剪纸是一门古老的传统民间艺术,其题材内容大多是根据当地民俗与日常所需进行创作的。民间剪纸产生在劳动人民之中,世代相传。它在创作者直接或间接的与其所处的地理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当下生活的互动中,被不断地再创造。

依傍黄河养育的山西人民具有粗犷豪放、朴实中正的气质和性格,他们飞剪走纸,将自己的情感、才华和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都刻画在朝夕相伴的剪纸中,构成了特有的地域习俗与人文心态,并彰显着极高的审美价值。剪纸在民间的流行,往往伴随着祈福、民俗、人生礼仪、节庆和日常生活。生活习俗是促进剪纸发展的社会因素,同时也形成了丰富的剪纸内容和不同的剪纸样式。

山西民间剪纸的艺术风格,总体来说,具有北方地区粗犷、雄壮、简练、纯朴的特点。但是,因地域环境、生活习俗、审美观念的不同,各地剪纸又有差异,如晋南、晋中、晋东南、晋西北、吕梁山区的剪纸,多为单色剪纸,风格质朴、粗犷,而流行于雁北地区的染色剪纸,风格华丽,较为精细。剪纸艺术家张永忠先生则集山西各地区剪纸特点之所长,创作出许多优秀的作品。

09展厅掠影1.jpg

展厅现场

09展厅掠影2.jpg

展厅现场

09展厅掠影3.jpg

展厅现场

在本次展览展出的作品中,既有娃娃系列、麒麟送子等祈福纳祥的剪纸图案,也有“霸王别姬”、“吕布与貂蝉”、“五子登科”、“大禹治水”、“闹元宵”等传统民间故事,有自田间地头的活泼的童谣、谚语,也有寄思于故乡的土壤,用剪纸表现的山野花树、动物神灵等乡土记忆。

02羊村娃娃.jpg

羊村娃娃

04断桥.jpg

断桥

06黄河之水天上来(局部).jpg

黄河之水天上来

07始祖炎帝.jpg

始祖炎帝

据悉,张永忠,号水境,1968年生,山西高平人。世代以造纸为业,自幼授受传统文化熏陶,跟随山西韩山堂第四代传人李宝英老人学习剪纸技艺。青年时代师从北京画院刘占江先生学习绘画艺术,后遇作家查良镛(金庸)先生扶植开蒙,提升文化修养。曾受教于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2021年3月创建张永忠艺术馆,研习经典,著书立说,公益传艺,弘扬剪纸艺术。现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国民协彩灯艺术委员会副主任,获山西晋城市工艺美术大师称号。

展览为期两个月。

编辑:黄茜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