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人档案
曾业强,茂名市高州市曹江镇荷垌村村民。曾业强的婶婶陈道梅是百岁老人,膝下无儿无女。曾业强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便开始赡养陈道梅老人,对其关心照料40余年,二人不是母子胜似母子。今年6月,曾业强获评2022年第一季度“广东好人”。
在有着“好心高凉”之称的高州市曹江镇荷垌村,住着一位百岁老人陈道梅,身世坎坷的她18岁嫁给丈夫,然而结婚不到三个月,丈夫病逝,此后独居多年。
幸运的是,她的侄子曾业强悉心照料她40余年,两人不是母子,却胜过母子。陈道梅曾感激地说,“如果有下辈子,希望能换我来照顾你。”
百岁老人陈道梅头发花白,梳着两根小辫子,笑声爽朗。她家中清贫,屋内没多少家具,一台老旧的电视机放在饭厅正中的桌子上。房间整洁有序,还有一个与破旧房屋看上去不协调的抽水马桶。
“因为我婶婶年纪很大了,为了她上厕所方便些,特意装了个马桶给她。”曾业强解释道。
上世纪70年代末,曾业强开始赡养婶婶陈道梅,40多年如一日。陈道梅年纪渐长,行动不便,曾业强和他的妻子凌淑兰一勺一勺地慢慢喂陈道梅吃饭,一日三餐,曾业强多忙都从不落下。
近日,陈道梅在镇上医院住院打针,曾业强和凌淑兰轮流照顾她。“老人100来岁了,很多时候胃口不好不愿意吃饭,导致身体有点虚弱。”凌淑兰说,医生建议要定时住院打针,补充营养,现在每年要去医院打针三四次。
七旬老人曾业强照顾独居婶婶40余年。 受访者供图
曾业强立伺病床前,斟水换药,“你先回去吃饭吧,我守着。”见妻子守了婶婶一早上,曾业强叮嘱凌淑兰先回家,换自己“轮班”。
凌淑兰临走前收拾好老人的床铺和桌子,随后冒雨骑单车匆匆离开,准备回家做好饭给老人带来,“婶婶还没吃饭呢,我要赶紧拿饭过来。”
据了解,曾业强早年外出做建筑工赚钱养家糊口,凌淑兰则专职在家照料陈道梅的起居饮食。曾业强年老后返乡种植香蕉,协同妻子一起照顾老人,每天提水给老人洗漱,一日三餐做好端到老人面前。
虽然陈道梅被纳入建档立卡的精准帮扶贫困兜底户,每月均可领到一定金额的五保金、高龄津贴,但毕竟年迈体弱,早已没了劳动能力,陈道梅的很大一部分的生活费用和医疗费用,仍由曾业强夫妇承担。
曾业强夫妇的事迹感召,时不时会有热心群众和结对帮扶干部过来看望陈道梅老人,为这个温馨的家庭送上一点慰问物资。
谈到曾业强夫妇对自己的照顾,老人布满皱纹的脸绽放得像花儿一样,“亲儿子都没这么好,要不是他,我早就不在了。”
陈道梅回忆过往坎坷经历时忍不住落泪,18岁嫁给曾业强的叔叔,他是当地的医生,受人尊敬,遗憾的是夫妻缘浅,他不足3个月就病逝。
后来,陈道梅跟随亲戚生活,亲戚家的孩子多了起来,无暇再继续照顾她。曾业强和妻子接她回家负责起居饮食,生活虽然不富裕,但只要他们有一口吃的,她也会有。
“以前我在村里开诊所的时候,陈道梅每次不舒服,都是曾业强背着来的。”荷垌村党支部书记朱章浪书记感慨地说,曾业强家只有一辆单车,但陈道梅年纪大,加上驼背十分严重,无法乘车,曾业强每次带她看医生都是背着她去,令人十分动容。
近几年生活条件好了,陈道梅需要外出的时候,曾业强会叫女婿开车来帮忙,女婿也是随叫随到。
有村民见曾业强夫妇对陈道梅老人无微不至的照顾,好奇他们这样做到底图什么,曾业强坦言,“我们是她唯一的亲人,我们不能看着她一人孤独终老,我们接她过来就做好了照顾她一辈子的准备。”
采写:南都记者杨婷
编辑:叶孜文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广东好人,好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