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倍遇刺后的日本参议院选举:自民党或将赢得更多“同情票”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即时
原创2022-07-10 22:38

7月10日,三年一次的日本参议院选举如期迎来投票日,共有545名候选人参与争夺125个改选议席。当天,设在全日的4.6万个投票点开始接受投票,并将于当日晚间进行实时开票,次日清晨公布最后计票结果。

这场原本在外界看来是自民党执政联盟“稳操胜券”毫无悬念的选举,因前首相安倍晋三突遭枪击身亡而备受关注。

多位专家学者向南都、N视频记者分析,安倍晋三在为自民党参议院候选人作助选演讲时中枪身亡,或将激发选民的同情,这对自民党在参议院选举中的选情将会更加有利。而对于未来,这位自民党内最大派阀领导人的猝然倒下,也必将在日本政治深潭中激起更加复杂的振动与重组波浪。

或将激起选民同情巩固自民党执政联盟

7月10日,现任日本内阁总理大臣(即首相)岸田文雄迎来其内阁上台后的第一次参议院选举,共有125个席位虚席以待。据了解,此次参议院选举中,修宪势力能否超过三分之二议席,成为民众关注的焦点。

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吴非告诉南都记者,根据日本政治制度,一些重大的议案,比如财政预算、宪法修订等,需要众议院和参议院赞同票均超三分之二才可以通过。近年来,以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为首的政治势力一直试图修宪却未果,岸田上台后也多次表示会推进相关议程。

中共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院助理研究员于海龙撰文指出,2021年日本众议院大选后,日本自民党在众议院保持着较大的优势地位,由自民党和公明党组成的联合政权占据众议院绝大多数席位。但在此次参议院大选前,日本国内民众在物价上涨、汇率暴跌等经济政策方面对岸田政府表现出诸多不满,在野党集体向自民党发难,使得自民党和岸田政府均受到较大挑战。

为了这场选举,安倍晋三一直奔波于日本各地,为党内参议院候选人站台拉票。

据了解,仅7月6日一天,安倍晋三就先后前往福岛县田村市和神奈川县横滨市,为3位自民党候选人站台。7月7日,他又先后赶往兵库县神户市和冈山县冈山市,为其派系力推的候选人演讲拉票。

按照原定计划,安倍晋三将于7月8日前往长野市参加助选活动,但在7日傍晚,他临时调整了行程,决定出席奈良等地的助选演讲。8日上午,安倍晋三如约出现在奈良市近铁大和西大寺车站附近的一个路口处,为自民党在奈良县选区推举的候选人、意在连任的佐藤启造势。直到11时30分许,枪声响起。

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教授任晓向南都记者表示,作为自民党的领袖之一,安倍晋三在临近大选之际遇刺身亡,很可能会激起选民对自民党的同情心,使自民党在参议院选举中获得一定加分,从而进一步巩固当前的自民党执政联盟。

于海龙也认为,枪击事件将从一定程度上缓解或转移日本民众此前对岸田政府经济政策的不满,忽视各党派政见的分歧,助推自民党在2022年参议院选举获得较高票数,扩大自民党在参议院的优势地位,稳固自民党“一党独大”的地位。

自民党内部或面临“重新洗牌”

南都记者了解到,近年来日本自民党内亦是派系林立。

其中,由安倍晋三担任会长的“清和政策研究会”是该党内目前的第一大派阀,由于政治取向偏向改革,被日本政治科学学者定性为“保守傍流”派系。至于日本现任首相岸田文雄,则属于自民党中的另一派系“宏池会”。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研究员肖河向南都记者介绍,“宏池会”主要坚持吉田茂的“贸易立国”路线,实行经济优先,属于自民党的保守本流。“虽然现在式微了,但它长期以来一直占据主流派地位,一般也认为它在政策上不太重视军备建设。”

肖河告诉南都记者,虽已退居二线,安倍晋三仍然在外交、安保等方面对岸田文雄施加了一定的压力。因此,岸田文雄执政以来,首先推动扩充军备,又屡次发表涉俄乌言论,在俄乌冲突发生后完全站在了西方国家的一边,对俄罗斯实施了更为严厉的制裁。“可以说,岸田文雄就是想彰显比安倍晋三更为强硬的外交路线。”

肖河分析认为,安倍遇刺身亡后,若“清和政策研究会”无法再推举出一名领袖,岸田文雄可能会更加明确地按照自己的意思制定日本的国家政策。

于海龙也表示,安倍遇袭身亡也标志着自民党内保守主义派阀联合的“安麻体制”(安倍晋三与麻生太郎两大派阀联合影响政权)和“3A体制”(安倍晋三、麻生太郎、甘利明)的彻底瓦解。

受此影响,首相岸田领导的派阀“宏池会”在自民党内的影响力则将相对提升,岸田政府的内政外交政策受到清和会等派阀势力掣肘的情况将得到显著缓解,岸田政府的政策自主性将得到明显的提升。不过,其政权的稳定性还是更多取决于日本国民的支持程度。

对此,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教授陈友骏指出,安倍晋三虽然统领着自民党内的最大派系,但其内部并非铁板一块,枪击事件后,党内的派系版图必会出现重构格局。“部分人很可能成为摇摆派,比如选择独立,或者与岸田等其他派系联合等,自民党内可能产生新的第一大派阀。”

不过,任晓告诉南都记者,安倍去世对于自民党的具体影响,或许要等到下一次的众议院选举,才能较为明显地显现出来。

“最活跃”的日本前首相

时间回到2020年9月16日,安倍晋三正式卸任并离开首相官邸,结束了他被外界评价为“没有留下太突出的政治遗产”的首相职业生涯。在他宣布辞职前几天的一份民调显示,其政权支持率处于30%左右的低位。

然而,此后两年间,安倍从未真正离开日本的政治舞台,除了继续担任众议员,持续掌握清和政策研究会并借此影响国会运作,他还在多个政治团体出任最高顾问。有报道指出,安倍在其派阀内拥有巨大号召力。

陈友骏指出,如今许多自民党的年轻议员,实际上都是“安倍的影子”,“他们在前台活跃,安倍则在后台指点。他们宣扬的政策、主张的观点,其实都是安倍的观点”。在安倍晋三的支持下,菅义伟与岸田文雄两位继任者先后上台,他也成为了日本政治的幕后“造王者”。

包括此次为党内参议院候选人站台,仍旧被安倍看重。肖河告诉南都记者,“在他们看来,为不同的、新的年轻选举者站台,是对选举者的恩惠,相当于告诉选举者,‘我给了你恩惠,你要记得报恩’。安倍为了维持自己在党内的影响力,肯定会积极地进行助选,同时承担自己作为政党领导人的责任”。

此外,安倍晋三在辞去首相职务后还屡屡在公开场合对重大时政外交议题发表看法,一言一行都十分高调。

南都记者了解到,2020年9月、10月以及2021年4月、8月,安倍无视国内外的巨大争议,数次参拜靖国神社。对此,中国外交部曾提出严正交涉,国际社会对此也进行了强烈谴责。

今年3月,安倍晋三还曾妄称“台海有事”就是“日本有事”。对此,外交部、国台办发言人接连作出回应,严正敦促日方和个别政客不要在涉台问题上一错再错,立即纠正错误,回到恪守一个中国原则的正确道路上来。

出品:南都即时

采写:南都记者 翁安琪

编辑:张亚莉,向雪妮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遇刺身亡
安倍中枪事件连线直播及追踪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