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严寒、斗风沙,“攻如猛虎英雄连”连长到底有多“虎”?

南方都市报APP • 军情集结号
原创2022-07-15 17:09

在新疆军区某红军团一营“猛虎三连”有位猛虎连长刘威,入伍14年,先后荣立一等功1次、二等功1次、三等功2次,被中央军委表彰为“军事训练先进个人”。

在刘威担任连长的两年里,他带领连队官兵熟练掌握了新装备,实现了全团多个第一:第一个新装备实装训练,第一个实弹射击,第一个单装形成战斗力,第一个整建制参加对抗演练。连队连续两年被评为“四铁”先进单位和“践行强军目标标兵单位”,并有15人次立功、11人次考学提干……

从义务兵到连长,刘威告诉记者,他的决胜秘籍就是“奔跑”,“要想不被淘汰,每天都得‘奔跑’起来。”

W020220714210050215806.jpg

刘威(右)指挥“战斗”。 李康/摄

猛虎连长有“虎劲”

多次参加比武竞赛夺得13项第一

入伍14年来,刘威一直保持着一股子虎劲,先后多次参加各级比武竞赛,夺得13项第一。

2017年,刘威带领“红军团”官兵代表中国陆军参加“国际军事比赛-2017”“安全环境”核生化侦察组比赛,担任中国第一车组车长兼化学侦察员。

在训练基地集训期间,正值盛夏,地表温度高达50度以上,刘威每天穿戴密不透风的防护服进行训练,一趟全流程训练下来,防护服里可以倒出汗水来。

在训练侦毒判毒课目时,为了准确判明各种毒剂,刘威坚持每天磕管、顶管300余支,饭前、饭后还要加班训练,有时晚上说梦话都在背记毒剂的特征,硬生生从一个“门外汉”,练到40秒内完成一整套动作的“内行人”,练就了观毒快、判毒准、侦毒稳的“降魔”真功。

最终,在与多国军人同场竞技中,刘威和战友们克服酷热的天气影响,在单车赛化学侦察中,刘威以34.95秒的成绩打破世界纪录,所在车组斩获单组赛、射击赛、接力赛三个单项第一,并荣获团体冠军,刘威被赛事组委会评为“最佳侦察员”,个人荣立一等功。

对刘威来说,从比武冠军到组训教官也是个不小的“坎”。训练间隙,刘威刻苦钻研教学法,结合比赛实践总结训练心得。2019年,刘威担任中方“国际军事比赛-2019”“安全环境”核生化侦察比赛教练员,在他的言传身教下,队员们的训练成绩突飞猛进,最终在比赛中包揽单组赛、射击赛、接力赛三个单项第一,并荣获团体冠军。

经磨砺打赢翻身仗

高原体能训练讲科学,为官兵定制训练“套餐”

“一排一班沿左侧山体绕过去,一排二班、三班顺冲沟佯动,二排、三排从右侧快速发起突击……”在海拔4500多米的喀喇昆仑高原新疆军区某红军团高原驻训场上,“猛虎三连”连长刘威带领官兵们快速出动,兵分多路冲锋,成功夺占4989高地。

“猛虎”连长并非一天练成,在刚接手连队时,刘威也曾遇挫折。两年前的深夜,听到警报声的“猛虎三连”官兵从睡梦中醒来,迅速完成出动准备。但与以往不同,那次战备拉动的目标地域是数千公里外的雪域高原,而且机动时间比以往任何一次都要紧。面对如此远的机动距离和规定时限,刘威带领连队官兵昼夜兼程按时到达指定位置。

可令刘威没想到的是,考核组没等他们喘气,又紧接着下达了新的行动命令。“我们刚开始走得太急了,加之初上高原,体力流失特别严重。”时隔两年,中士蔡超对那次要点夺控行动至今依然记忆犹新:“有的战友缺氧昏迷,被拖拽着向上爬,作战队形也是完全变了样。”

最终,考核组通报:“猛虎三连”虽然按时到达目的地,但是夺控行动不及格。

“‘冠军连长’和‘标兵连队’强强联手居然败下阵来?”面对非议,刘威并没有放在心上,而是认定这个翻身仗必然会打赢。在那天,刘威特意在日记本扉页上写下一句话,“选择到‘猛虎三连’任职,就意味要经受最残酷的锻打磨砺。”

他与指导员明生永两人召集连队党支部委员一起反复研读了《军队基层建设纲要》,结合高原驻训任务,重新为连队建设发展规划布局。他把训练方案列表对标,带领教练员逐一试验效果,根据测试成绩和健康状况,为每名官兵量身制定体能训练“套餐”。“高原体能训练决不能盲目蛮干,既要讲科学,也要讲方法。”刘威说。

针对高原特殊的环境特点,刘威还带领全连官兵在雪域高原积极开展“猛虎三连十虎之星”评选等活动。近段时间,刘威结合高原特殊的环境和连队训练任务,编写了《高寒山地快速登山手册》,并在全团推广应用,许多兄弟单位将刘威摸索的“Z”字型和“S”型登山法,应用到要地夺控等训练课目之中,时间比原来大幅缩短。

收到新“礼物”犯了难

研训新装备融入合成部队,适应信息作战

去年三月,“猛虎三连”接收了一份期盼已久的“礼物”:某新型防护型突击车全面列装连队。但接到礼物后,部队却犯了难。这些信息化装备,连队官兵都是第一次见,既没有组训骨干,也没有施训经验。面对困难,刘威立下了“半年练精新装备,一年形成战斗力”的军令状,并在连队成立了专门研究新型装备的“陈德锋工作室”。

刘威认为,既有声望又有经验的陈德锋是负责新装备研训的最合适人选,并挑选了几名学历高的干部和骨干帮陈德锋打下手。为尽快将新装备的操作使用弄明白,刘威和“陈德锋工作室”的成员们整天泡在训练场,遇到堵点、难点就亲手试一试,晚上一起钻进学习室,针对白天遇到的困难,拿出说明书一遍又一遍研究。

遇到连队驾驶员技术不成熟,车辆损耗风险高的问题,刘威也动起了脑筋,“驾驶模拟器在网上很火,我们能不能模拟器运用到装备训练之中。”很快,在模拟器加持下,驾驶训练质效有了明显提升,连队仅3个月便培养出15名单放驾驶员。

几个月后,“猛虎三连”在团“新装备交流对抗赛”中,取得突击车驾驶、狙击步枪射击、夜间观察报知三项第一。

刘威还在连队相继成立了改革理论研究组、新式装备研究组、战术技能研究组,通过制度建立和结构重塑,形成一套群众性抓训模式。

“为实现传统步兵的转型升级,必须主动融入合成部队,适应信息作战、全域作战,并且做好遂行多样化任务的准备,锻造成胜战铁拳。”刘威说。

而刘威与队员的付出与努力在今年盛夏也结出了硕果。在海拔4300多米的喀喇昆仑高原,新疆军区某红军团一场合成战术对抗演练中,刘威带领红方打了一场漂亮的攻坚仗。

在双方经过几轮争夺,战事进入胶着状态后,红方指挥员刘威指挥侦察组无人机对蓝方部署进行侦察,根据无人机传回的画面,指挥车队避开火力点,迂回靠近蓝军指挥车。随即,刘威指挥人员关闭无线电,用简易通讯手段指挥车队,一边实施佯动,一边快速穿插。面对侧翼防线频繁被拉扯,蓝军指挥员调整指挥车作战位置,这一举动被红方官兵侦察并立即实施包抄,使用新列装的突击车,充分发挥其快速机动的优势,在高原陌生地域穿插渗透,完成“斩首”行动。

“通过这两年的战严寒、斗风沙,‘猛虎三连’这只高原‘猛虎’渐露虎威。”该团参谋长李星德说。


采写:实习生 王玮 南都记者 潘珊菊  通讯员 黄宗兴 李康

编辑:梁建忠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