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平安启动2022支教行动 马明哲呼吁携手助力乡村教育

南方都市报APP • 深圳资讯
转载2022-07-16 16:39

7月11日,2022年的中国平安“快乐少年”支教行动正式启动。今年支教行动计划从全国平安希望小学、平安智慧小学和乡村学校中选取100所项目学校,通过与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合作,从平安的员工、代理人、客户以及优秀大学生当中招募近800名志愿者,在9月至12月开展支教活动。支教内容为阅读、体育(足球)、科技三个方面,总共将完成线上、线下3500节支教总课时。

平安集团董事长马明哲呼吁平安百万员工积极参与青少年教育公益行动。他表示:“振兴乡村,志愿支教,让我们携起手来,帮助孩子们托起更灿烂的明天。”

1.jpg

2007年至今,中国平安已连续15年开展支教行动,并根据乡村学校教育需求,不断升级支教内容,带动更多人一起做公益,为乡村孩子送去最新教育资源,持续助力乡村振兴。截至目前,平安已累计招募9800多名支教志愿者,支教服务时长总计超37万小时。

秉承“服务国家、回馈社会”的初心和使命,依托自身金融和科技业务优势,34年来中国平安在振兴乡村教育的道路上阔步向前,也在无数乡村学子的心中播下希望的种子。

重视青少年素质教育,平安为乡村“拔穷根”

乡村要振兴,教育必先行。教育在乡村振兴中发挥着基础性、先导性作用,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支点。为了回馈社会,近年来中国平安积极响应国家“脱贫攻坚”的号召,投身于振兴乡村教育的伟大事业中。

早在1993年,初创仅5年的平安便在马明哲的呼吁下,成立了“希望工程”救助小组,开始落实“中国平安希望小学建设项目”,帮助失学儿童重返课堂。次年,六安顺河平安希望小学落成并开学,1000余名失学儿童在平安的资助下重返校园。

自1994年捐建第一所平安希望小学,到2007年联合中国青少年发展青基会开展平安支教计划,中国平安坚持深耕教育公益领域。截至目前,中国平安在各地援建希望小学119所,捐助智慧小学1039所。

2018年元旦,平安正式启动“三村工程”,面向“村官、村医、村教”三个方向,实施产业扶贫、健康扶贫、教育扶贫,马明哲亲自挂帅担任平安“三村工程”扶贫委员会主任。“扶贫必扶智,治贫先治愚”,教育扶贫是关乎决胜脱贫攻坚的关键所在。中国平安响应科技强国战略,在中国下一代教育基金会支持下,重点推进了“青少年科技素养提升计划”,以弥合城乡科技教育差距。

2.jpg

该计划实施3年以来,在全国近27个省市的1039所乡村学校落地实施,培训逾1万名农村教师,超过31万名农村小学生受益,捐赠38万套科技读本、10万套科技实验包。20多位院士专家参加了线上大师课录制。该计划为受助地的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产生了积极促进作用,获评CSR中国教育榜“年度典范项目”和“年度最受公众认可项目”。

践行公益教育回馈社会,马明哲的“心头事”

今年 6 月,由中国宋庆龄基金会明园慈善基金援建的吐鲁番郭勒布依乡明园学校教学楼和阿勒泰喀尔交镇牧业寄宿学校宿舍楼正式落成。马明哲赴新疆为两所明园学校揭牌,并观摩了学生的远程课程,与孩子们交流分享了无人机的运用场景,鼓励同学们好好学习,用科技改变家乡面貌,为社会做出贡献

3.jpg

“只要用心,没有事情做不成。”一直以来,马明哲都有一个身份:平安教育公益行动的践行者。2017年5月,马明哲董事长以一名支教志愿者的身份回到了第一所平安希望小学:安徽六安平安希望小学,给孩子们带来了一堂名为“永不言败”的读书分享会,分享自身的童年经历,激励孩子们向阳而生。

中国宋庆龄基金会明园慈善基金由中国平安集团董事长马明哲及其家人捐资发起,持续关注乡村教育发展,累计基金规模超5000万元,实施公益项目资金逾2800万,为4000逾名乡村儿童带去音乐、体育、美术等素质教育课程,助力乡村少年学习成长。

平安在教育公益道路上长期耕耘的动力,来自社会责任意识和对公益事业的认同。马明哲曾表示,企业之本分,是做大、做强,拥有反哺社会的能力;企业的境界,在于用自身的能力为国家、为民族撑起众安道泰的一片天。

未来,中国平安将继续号召平安员工积极参与支教,携手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引领多方发力,践行公益使命,推进青少年素养教育,为振兴乡村教育、助力乡村振兴做出应有贡献

编辑:刘嘉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