痔,又称痔疮,是一种位于肛门部位的疾病,也是最常见的肛肠疾病。按照发生部位的不同,可以细分为内痔、外痔、混合痔。
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胃肠、甲状腺外科副主任李文煜介绍,在肛管皮肤与直肠黏膜的连接处有一条锯齿状的可见的线叫肛管齿状线。在齿状线以上的为内痔;在齿状线以下为外痔;兼有内痔和外痔的为混合痔。
如何才能够避免这种难言之隐,李文煜医生表示,症状严重者需要及时就医,不能藏着掖着。而日常的提肛运动更能够让人预防痔疮等疾病的发生。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为何只有他们成为了有“痔”之士?
是什么决定了有“痔”者?
【解剖学的原因】
人在站立或坐位时,肛门直肠位于下部,由于重力和脏器的压迫,肛垫静脉回流易受障碍,出现扩张淤曲。
【工作生活影响】
在工作和生活中,如果有以下因素影响,会让你和“痔”的感情更近一步。
1. 久站或久坐2.长期负重远行3. 妊娠、蹲厕过久、过量饮酒和过多进食辛辣食物.
前两种情况,易影响肛垫静脉回流,引起痔静脉过度充盈,静脉壁张力下降,血管瘀血扩张。第三种情况可刺激肛门和直肠,使痔静脉丛充血,影响静脉血液回流,以致静脉壁抵抗力下降
【疾病影响】
“外来者”让你与“痔”有了一场不情愿的邂逅。
肝硬变、心脏功能不全、腹腔内肿瘤、前列腺肥大等疾病,均可使肛门静脉压力增高,充血迂曲可引起痔疮。此外,腹泻、便秘易致肛门部感染,肛垫静脉丛因感染致使静脉壁弹性组织逐渐纤维化而变弱,致扩大曲张,逐渐加重而生成痔。
如何辨别自己是否有“痔”者?
1、便血,多为鲜红色。可为手纸上带血、排便前后肛门出血,常于便秘、饮酒或进食刺激性食物后加重。
2、疼痛,于痔血栓形成、嵌顿、感染时出现。
3、内痔脱垂,可有:(II 度)排便时脱出肛门,排便后自动还纳;(III 度)痔脱出后需手辅助还纳;(IV度)痔长期在肛门外,不能还纳。
4、瘙痒,常由于痔脱出时伴粘性分泌物流出,影响肛周皮肤。
带“痔”生活要不要治?
1、没有症状者,无需治疗。
2、症状不严重者:门诊就诊,保守治疗,如使用痔疮膏、注射治疗等。
3、症状严重者:如严重出血、脱垂、疼痛,经保守治疗无效,考虑手术治疗。常用手术方式有 ①传统痔切除术,即外剥内扎术。②内痔套扎术。③PPH手术,吻合器痔上直肠黏膜环切钉合术。主要适用于脱垂型III-IV度环形混合痔,以及部分出血严重的II度内痔。
不想做“痔”士,应当怎么做?
想要预防痔疮,要注意以下三点:
1、合理的饮食:不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多吃蔬菜水果,多饮水,防止大便干燥,避免粗硬粪便擦伤肛门。
2、养成良好的晨起排便习惯:在上厕所的时候不要看书、玩手机等,尽量缩短排便时间,一般在3分钟内为宜。
3、坚持体育锻炼:久站久坐职业人群工作时,每隔1~2小时应适当走动15~20分钟,同时可做提肛运动。
划重点:好处多多的提肛运动
在自选任意姿势下,有规律地上提肛门(收缩盆地肌群),一定时间后放松,这样一提一松的运动方式就叫提肛运动。通常在起床前、久坐久站时、干重体力活等时候进行。
不够通俗?理解不了上提肛门?那就想象一下,你在逛街,突然想蹲厕了却发现找不到卫生间,夹着屁股的那种feel。
提肛运动的好处
1、治疗疾病:痔疮、前列腺增生、早泄、便秘等。
2、产后康复:减少子宫脱垂、阴道壁脱垂、尿失禁等。
3、强身健体:提高性生活质量、预防盆底肌松弛。
提肛运动的正确做法
时间、场地不限,无需器械,采用站、坐、卧等自选姿态进行。将注意力集中在腹部及肛门,吸气时提肛缩腹,呼气时将放松。一提一松,30次为一组,一天做3-5组。
l 抬臀法:仰卧位,将头和脚后跟作为支点,抬高臀部,吸气时收缩肛门。5秒后呼气放松。
l 端坐法:坐位,将注意力集中在腹部及肛门,吸气时提肛缩腹,保持5秒后呼气时放松。
l 马步法:站立位,两腿平行开立,半蹲并脚尖平行向前。抬头挺胸腰直。吸气时收缩肛门,提起臀部。5秒后呼气放松。(推广)
通讯员:李文煜 王运广
编辑:李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