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江绍兴新昌某奶茶店女童遭性侵#登上微博热搜,再次引发公众对于“未成年性侵”的话题的探讨。
《嘉年华》
成年人的居高临下,孩子的无措
1.孩子“不听话、不懂事、不配合”的表现不一定是他的本性和真正的想法,可能是一个没有体力、没有经济地位的儿童,在面对压迫她的成年人时所能表达的最大程度的反抗。
2.成年人用成年世界的规则对孩子居高临下,用成人世界的眼光对无措的孩子进行凌迟。如果成年人不会反思是不是自己“有问题”,只给孩子打上,“问题儿童”的标签,是对儿童自尊的强烈摧残。
3.父母如果能够尊重孩子的意愿和尊严,不是将其当作严肃说教的对象,而是用平等的态度对待她们,会让孩子拥有安全感。没有压迫的、平等沟通带来的“安全感”可以让孩子恢复纯真儿童的本色,以一种更温和的态度对待家长、面对世界。
救救孩子从重视性教育开始
1.“谈性色变“是中国人的常态,性教育在大多数的中国家庭中都处在一个极其尴尬的位置,大多数家长和孩子之间没有建立良好的性沟通,孩子不懂也不会,在遇到伤害时甚至会以为是一场游戏。由此可见,普及性教育知识已迫在眉睫。
2.社会教育体系要扭转观念,尽力改变对“性”的避而不谈和教育缺失的现状。
3.相比于受到伤害之后的悲痛欲绝和追悔莫及,不如尽早地、及时地给孩子普及正确的性知识,让孩子受到正确的性教育,树立自我防范的意识,防患于未然。就像《嘉年华》的口号“打破沉默”一样,想要让孩子远离性侵伤害,家长最应该做的、也是最容易做的,就是打破沉默,从小给孩子做好性启蒙教育。
避免二次伤害
勿让家庭善意缺席
1.伤害发生后,家长的不当举措所带来的二次伤害,也会成为孩子创伤的根源。
2.学会用正确的方式与孩子沟通,用沟通代替批评,用教育代替责备。
3.尊重孩子的人格和尊严,像《素媛》里的父亲一样,拼尽全力、想方设法地要为自己的女儿讨回公道,让那个人渣在监狱里多呆几年,可能是更爱孩子的做法。
4.给予孩子更多的关爱和保护,对孩子负起责任。“嘉年华”是个很浪漫的名字,但美好的名字后面并不是美好的故事,美好的年华并没有享受到美好的温情,“儿童性侵”是一个严肃而又悲痛的话题。影片没有呈现父母的反思、社会的痛呼,《嘉年华》想要告诉广大家长的是,悲剧不是随随便便发生的,从家庭到社会,每个环节都难辞其咎。
如果家长能够及时对孩子进行性教育,很多伤害可能就不会发生,如果家长能够尊重孩子,及时倾听他们的每一个委屈和难过,很多悲痛可能也不会那样漫长和难忍。
伤害儿童的罪犯固然可恶,但家长每一次对孩子尊严的漠视都是在为这种犯罪行为创造语境。作为家长,保护孩子免受侵害道阻且长,但可以从当下着眼、从小做起。
孩子在青春期的性教育不可忽视,南都校探会陆续为大家安利青少年性教育相关的书单和影单,大家如果有想了解的书或者电影电视剧可以给校探君留言哦~
编辑:游曼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