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医黄埔院区将拿出最多三百个床位,供创新药临床试验与应用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广州
原创2022-07-24 23:47

南都讯 记者 莫郅骅 通讯员 范敏玲 周亚东 7月23日,由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和广州市卫生健康委联合主办的广州市生物医药产业链协同高质量发展交流活动在广州科学城举行。活动建立科研机构、医疗机构与创新药品、体外诊断、医疗器械等企业的“零距离”交流联动平台,实现“产学研用”充分对接,维护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共同推动医药产业和医疗卫生高质量发展。

广东药科大学、广州医科大学、中国化学制药工业协会、生物岛实验室、广东粤港澳大湾区国家纳米科技创新研究院等科研机构及行业协会代表,来自广东省人民医院、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广东省中医院等20多家省内主要三甲医院的专家,阿斯利康、费雪派克、百济神州、恒瑞医药、金域医学、康方生物等20多家来自黄埔区的知名生物医药企业代表,以及省市卫健、医保、药监等政府部门代表现场面对面畅所欲言。

中国化学制药工业协会副会长张自然表示,推动创新药械加快纳入医保是生物医药产业链中的关键环节,既有利于激活企业创新研发的动力源,也能推进药物研发、生产、应用全链条联动发展,实现创新药械“用得上”“用得起”的目标。

实现临床需求与医药研发高效顺畅对接,真正惠及广大患者,将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生物医药产业“延链”“强链”。例如,百济神州是广东省首家获批进行商业化生产PD-1单抗的制药企业,也是目前纳入医保适应症最多的国产PD-1制药企业。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百济神州创始人王晓东表示,未来5年,百济神州自主研发的2-3个创新性抗体药有望进一步实现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真正为患者带来实惠的高品质产品。

近年来,黄埔区、广州开发区一直致力于把广州医学资源优势和自身产业基础结相结合,推动生物医药产业在科研、临床、产品等多领域开展深层次合作,不断贯通创新研发、转化落地和临床应用全链条流程,推动创新药械加快纳入医保、集采、挂网、入院。

在企业和医疗机构的共同努力下,医药创新和医疗临床资源正在深化合作与加速创新。2021年12月3日,黄埔区与广东省人民医院进行了合作办医签约,共同建设广东省人民医院黄埔院区。此次交流活动上,广东省人民医院院长余学清表示,黄埔院区将专门拿出100-300个床位用于创新药的临床试验与应用,助力生物医药企业研发创新。

与此同时,黄埔区、广州开发区持续推动与省市有关部门的多层次交流与合作,充分利用粤港澳大湾区药品及医疗器械审评审批绿色通道以及政策先试先行契机,加快整合生物医药创新资源和产业资源,推动生物医药领域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和科研成果转化落地,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生物医药产业先导区。

目前,该区已取得国家药监局支持,筹建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检查和医疗器械技术审评检查大湾区分中心广州工作处,并与国家药监局及其下属专业技术机构建立人才交流机制。此外,该区还与广东省药品监督管理局签署《共同推进生物医药先行先试改革创新合作框架协议》,支持各项先行先试政策(如港澳药械通、港澳外用中成药简化审批等)在区内落地。据了解,“港澳药械通”政策试点以来,已审批临床急需使用进口药品19个、医疗器械11个,惠及500多名患者。

编辑:莫郅骅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