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出行高峰期来临,多地景区开发创新旅游项目吸引游客。游人如织的景区里,潜藏着的意外与危险也不容忽视。10岁男孩从悬空桥坠落全身多处骨折,刚刚结束高考的学生命丧气垫游泳池……近日,湖北、天津等多地景区“步步惊心”、漂流、游泳等高空和水上娱乐项目,接连发生事故造成游客死伤。
一方面,今年6月工信部通知取消通信行程卡“星号”标记以来,受疫情影响的旅游业迎来复苏回暖;另一方面,“网红”项目事故频发也为行业安全敲响警钟。
南都、N视频记者梳理裁判文书网案例发现,在过往多起意外事故中景区及相关责任方,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游乐设备存在安全隐患或故障。7月24日,华侨大学旅游学院教授殷杰向南都记者表示,近期多起事故背后反映出相关行业标准的缺失,“悬崖秋千”“步步惊心”“玻璃栈道”等“网红”项目大多不在《特种设备目录》内,“建议相关部门出台高风险旅游项目的安全管理导则,强化安全监管。”
事故:10岁男孩在景区玩“步步惊心”坠桥多处骨折
南都此前报道,7月22日,在湖北恩施地心谷景区,一名10岁男孩在家人陪同下,游玩悬空桥项目时不慎坠落。
视频中,男孩身上的安全带疑似脱落,双手紧紧扒住悬空桥和绳索,身体在半空中游荡。“抓住,抓住,小伙子坚持住!”游客们被眼前一幕吓到,大声呼喊帮助男孩自救。身边的家人坐在桥上,用力伸出手尝试拉起男孩,却只得抓住上半身的衣角。瞬时,男孩径直朝下掉落,只留衣服在家人手中,下面是不见底的苍翠绿树。
据恩施地心谷景区介绍,该景区的“步步惊心”悬空桥长65米,高102米,踏板最宽处1.5米。“距离下面树木五六米高”,该景区负责人对外表示,坠落时树木起缓冲作用。据通报,坠桥的10岁男孩后被送医治疗,腰椎、胸椎骨折,头皮裂伤。
同日,在天津蓟州九山顶景区,一名40多岁的男游客,突发不适导致昏迷,从悬空桥坠落,身体一度悬在半空中。有人从悬空桥另一端赶来,拉起他身上的绳索。就在要逼近桥上时,该游客整个人却突然掉下。
据天津市蓟州区文化和旅游局7月23日通报,该游客在工作人员救助过程中坠落,后经抢救无效死亡。事故发生后,当地立即责令九山顶景区妥善处理后续事宜,配合做好事故原因调查。目前,该景区已全面停业整顿,对各类娱乐项目进行全面的安全隐患排查,严防类似情况发生。
这种名为“步步惊心”的空中“网红”娱乐项目,由玻璃或木头踏板连接的吊桥凌空跨越,有景区介绍称,“走在桥上仿佛漫步云端,能够将大自然的美景尽收眼底”。
不久前,在湖北黄冈英山县,也有游客命丧漂流。全长4.5公里、海拔落差176余米龙潭峡漂流,是当地的招牌旅游项目。英山县委宣传部工作人员告诉南都记者,7月16日下午,一名游客和朋友们在龙潭峡漂流,哪知期间漂流艇突然侧翻,该游客被救起后,因抢救无效死亡。
也是在7月16日,在四川遂宁蓬溪县一座新建落成、开业不到半月的游乐中心,突然垮塌的气垫泳池,令游客们陷入恐慌。目击者吴先生向南都记者回忆,气垫泳池旁是倾斜的堤坎,周围有水泥护栏,护栏外则是河道,上游水库流经此地。垮塌瞬间,传出“水爆炸的声音”,1米多深的池水涌出,在内玩耍的孩子们被冲走,“水流急,冲到堤坎上就撞伤了。”
事后,遂溪县应急管理局通报称,该起事故导致1人抢救无效死亡、7人住院治疗。吴先生告诉南都记者,遇难者是“刚高考完的学生,考了600多分。”
判例:景区游乐设备存隐患,未尽安全保障义务
根据《旅游法》第47条规定,高风险项目主要分为高空、高速、水上、潜水、探险5类,而且高风险项目必须取得高风险项目许可证。7月24日,南都记者以“景区”“高风险项目”“游乐设施”等为关键词,在裁判文书网共计检索到489篇文书。
南都记者梳理发现,游客在景区内游玩高风险项目时受伤,景区及相关责任方的问题常出现在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如未设置警示提醒、未提示游客游玩风险等。此外,还包括未采取措施保护事故现场致事故原因无法查清,事后未尽到救助义务,以及游乐设备存在安全隐患或故障等。
在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审理的一起案件中,游客王某在乘坐景区游乐设施“自旋滑车”时,坠地受伤。据相关检查记录,安全检查员本应每日检查园内设备,但事发近两月内仅有四次签字记录。另有操作工称,“游客上车后都会告诉游客系安全带,但是系不系安全带他不管”。此外,事发三个月后,涉事游乐设施仍未设置安全网。因此,法院判定,景区及相关责任方应承担主要赔偿责任。
炎夏来临,漂流也成为游客钟爱的旅游项目。在湖南省益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理的一起案子中,游客皮某在景区参加漂流时,撞击河中大石头而受伤,在漂流过程中,景区及相关责任方并未在河道沿线安排人员值守,事故发生时也无救护人员及时采取救护措施,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且未取得河道漂流生产作业证等,故承担全责。而皮某严格按照导游及景区工作人员指示开展漂流,无法依靠自身注意来避免事故发生,不应承担责任。
但部分游客作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也应尽到安全注意义务,依法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据2020年河北省石家庄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理的一桩案件,游客刘某在景区乘坐具有一定危险性的高空漂流时,违规携带两个身高不足1.2米的儿童进行漂流,未尽到安全义务,致其受伤。法院认为,刘某自身具有过错,故判决景区及相关责任方承担50%民事赔偿责任。
南都记者注意到,虽然景区及相关负责方需对游客尽到安全保障义务,但该义务应在合理限度内。据2021年四川省眉山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理的一桩案件,导游许某在游玩网红彩虹桥时,被摇下桥受伤,其认为景区及相关负责方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
在该案中,眉山中院认为,景区及相关负责方在彩虹桥入口两端张贴有“温馨提示”“网红桥游玩项目安全须知”,在桥面上用黄色涂料划出安全线及相关标识,且用橡胶包裹桥边,在桥下也铺设了大型充气防护垫等,已尽到安全保障义务。眉山中院还称,“该义务的范围应有一定的限度,并非一旦出现人身损害即可推定义务主体违反了安全保障义务而应承担侵权损害责任”。
行业:取消行程卡“星号”迎复苏,景区开发创新旅游项目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旅游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4.56%,2020年这一比重降至4.01%。旅游业者展开了“自救”,国内旅游市场成为近两年的增长点。文旅部发布的统计公报显示,2021年总人次32.46亿,同比增长12.8%;收入(旅游总消费)2.92万亿元,同比增长31.0%。
但受今年上半年疫情影响,国内旅游市场遭受重创。文化和旅游部7月15日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出游总人次14.55亿,同比下降22.2%;全国出游总花费1.17万亿元,同比下降28.2%。另据文化和旅游部发布的“五一”出游数据,全国共有8716家A级旅游景区正常开放,仅占A级旅游景区总数的61.3%,此外,九寨沟、杭州西湖等景区客流较往年亦有较大幅度下降。
面对客流减少,全国多地景区推出“降价促销”等优惠活动。南都记者注意到,贵州曾斥资千万用于发放文旅消费券,还推出了国有A级旅游景区门票五折、套票打折等优惠。“五一”期间,四川全省122家收费旅游景区亦实施门票打折、优惠套票等措施。重庆也办起了“重庆人游重庆”——旅游景区惠民活动,全市35个区县、94个景区推出门票优惠活动。
6月底,工信部通知取消通信行程卡“星号”标记,引发市场热烈回应,携程、同程等旅游业上市公司股价也迎来一波回暖。6月底携程发布一季度财报,携程管理层在财报电话会议上透露,6月下旬,国内整体机票订单环比上个月同期增长超过80%。过去两周,国内酒店预订量超过2019年水平。
南都记者注意到,许多景区为吸引游客还开发了创新旅游项目。洛阳栾川王府竹海、杭州城隍阁景区和吴山景区、南京大报恩寺遗址公园、甘肃河口古镇等地结合时下流行的“剧本杀”,以实景户外剧本杀招揽游客。针对游客打卡拍照需求,许多景区推出空中秋千、玻璃栈道等设施,宣传语中多出现“拍照圣地”“收获点赞”等字样。此外,不少景区以刺激项目为卖点,在小红书等社交平台推广。
7月24日,华侨大学旅游学院教授殷杰告诉南都记者,景区设置刺激性高风险项目是为了迎合游客需求。如今旅游业已从观光型向体验型转变,游客对于景区的需求不再仅仅是观光和拍照,还需满足其体验与享乐。因此,“步步惊心”这类能够满足游客体验,且具有刺激性、高体验性的项目逐渐走红。
殷杰认为,景区还面临着转型升级的压力,这是其推出刺激性高风险项目的另一原因。在社交媒体的加持下,此类项目的知名度、回头率及关注度更高,景区也乐于设置这类网红项目,用以提升景区关注度和优化景区业态结构。但疫情确实对景区的收入产生了影响,或影响到相应的设施设备维护经费。
观点:建议强化“网红”项目安全监管
然而,“网红”娱乐项目意外事故频发,景区安全和监管也引发质疑。在近期广为流传的两起“步步惊心”项目事故现场视频中,有网友留言称游客穿戴的安全带“不安全”,现场也缺乏专业的防护措施。
广东蓝焰消防培训学院教研主任何贤访,长期从事绳索救援技术研究和实践。7月24日,他向南都记者介绍,高空保护所用的安全带分为两种,分别可以束缚全身、上半身或下半身。上半身、下半身安全带,分别靠腋下、裆部承托;全身安全带在人体正向时由裆部承托,若体态反转头朝下则由肩部承托,“人在空中翻转也不会脱出,是最安全的。”
何贤访分析,通过视频虽不能清晰判断游客穿戴的安全带样式,但“如果能掉下来,肯定没有穿戴在裆部。”他表示,两名坠落游客很可能仅上半身穿戴了安全带。
“上半身的安全带,最重要的是一定要夹紧腋下。”何贤访解释,坠落前10岁的男孩试图双手抓住绳索,双脚蜷缩往上攀爬,“这是一种很明显的害怕状态,手臂向上伸得越直,安全带越容易从腋下脱出,脱出就会坠落,视频里可能就是已经脱出的状态。”目前,该起事故原因仍在调查中。
据何贤访观察,当下不少行业人员在高空作业中,均是穿戴此类上半身安全带防护,“半身和全身的价钱差距比较大。”他认为,对于大多数并非专业人士的游客,景区应当提高警惕采用全身安全带。此外,如果现场铺设有安全网、安全垫,也会减少坠落游客身体受损程度。
为何此类意外屡禁不止?7月24日,华侨大学旅游学院教授殷杰告诉南都记者,我国特种设备已纳入监管范围,但是类似 “步步惊心”等“网红”项目大多不在《特种设备目录》内,目前尚未有统一的行业标准,“建议相关部门出台高风险旅游项目的安全管理导则,强化安全监管。”
据国家发布的《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特种设备是指涉及生命安全、危险性较大的锅炉、压力容器(含气瓶)、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和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
此外,他认为,“景区也应重点加强一线员工、救援人员的游客安全管理能力、设施设备质检检查能力、应急救援能力、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等。”
南都记者注意到,目前上述近期发生意外的娱乐项目均已被关停整改。7月23日晚,蓟州区委宣传部发布消息称,当地包括九山顶在内的四个景区里的4个“步步惊心”项目和1个高空自行车项目也已被关停整改。22日至23日该区19家营业的景区、景点企业对生产安全进行全面排查整治;涉旅乡镇和文旅局方面对相关景区、景点和农家院,进行隐患排查整治和督导检查。
出品:南都即时
采写:南都记者 方诗琪 张林菲 实习生 肖遥
编辑:张亚莉,向雪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