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观察|发展向海而行,看南山如何抢滩深圳4千亿“蓝海”

南方都市报APP • 深圳大件事
原创2022-07-26 14:42
报料有奖

南都深圳报料电话:0755-82121212

7月17日,深圳市委召开专题工作会议,调度部署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设工作。会议强调,要进一步完善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设指标体系,细化各区各部门各单位工作分工,明确任务书、路线图、时间表、责任制。根据《深圳市海洋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到2025年,全市海洋生产总值目标达4000亿元,占全市GDP约10%,年均增长高于全市GDP增速。海洋是高质量发展战略要地,向海而行前景广阔。风口之下,作为广东经济强区,海洋资源丰富的南山区将如何抢滩4000亿元“蓝海”,更快更好交出“答卷”,值得期待。

800x535_62df8af3835f7.jpg

深圳蛇口

800x348_62df8af38b337.jpg

大铲湾

集聚涉海企业和创新载体,把海洋作为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要地

南山区三面临海,地处深圳湾之滨,辖区海域面积360平方公里,海岸线长43.7千米,拥有内伶仃岛、大铲岛、孖洲岛、大矾石岛、小矾石岛等5座岛屿,与赤湾港、蛇口港和太子湾邮轮母港等深水海港,在发展海洋经济上,南山区位优势明显,据悉,2018年,南山全区海洋生产总值879.67亿元,占全市近40%,居全市第一,2021年,南山区海洋经济快速增长,完成工业投资占全区工业投资近六成。

辖区涉海企业和创新载体集聚,拥有4600多家涉海企业和45个创新载体,汇聚了中集集团、中海油(深圳)、招商港口等涉海龙头企业,在海洋高端装备业、海洋电子信息业、海洋油气业、海洋交通运输业和滨海旅游业等产业发展上成绩亮眼,不仅如此,辖区内的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南方科技大学、深圳大学、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均设置了海洋相关学科,为海洋科研和人才培养提供有力支撑。

“十四五”期间,南山区将把海洋作为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要地,坚持陆海统筹、由陆向海,奋力推动海洋经济、海洋科研新一轮高质量发展。南山区将做好服务,构建更多集教育链、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于一体的联合创新体,推动涉海行业向数字化、智能化、高端化升级,为深圳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贡献更多南山力量。

800x451_62df8af38aa8f.jpg

蛇口


蛇口国际海洋城加快发展

提起南山海洋经济的发展,蛇口国际海洋城是一个绕不开的重点。“十四五”期间,深圳将高标准打造西部海洋科技创新走廊,蛇口国际海洋城是重要的节点。

规划总面积约26平方公里的蛇口国际海洋城是南山区高标准打造的“三大示范工程”之一,该片区将加快构建“一带三山四湾六区”协同发展新格局,包括赤湾海洋科技创新区、太子湾国际海洋治理综合服务区、蛇口滨海人文休闲区、歌剧院国际艺术文化区、国际一流枢纽港区和布局海上运动区、游艇自由行服务区、离岸经济功能浮岛等近海海域创新利用试验区;打造“3+4+X”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即提升发展海洋交通运输、邮轮经济、海洋油气开发三大优势产业,重点培育和发展海洋高端装备、海洋电子信息、海洋高端服务、海洋文化旅游四大核心产业;创新布局海洋新能源、海洋新材料、极地开发等海洋潜力产业。同时,探索建立“园区+基金”专业运营机制,加快建设赤湾海洋科技产业园,培育孵化一批海洋创新型企业。

7月21日下午,“蛇口国际海洋城建设系列建议”专题督办座谈会,在南山区委大楼举行,旨在更好地支持各相关单位科学统筹谋划,形成工作合力,确保“蛇口国际海洋城建设系列建议”办理工作有序推进。会议就重点建议《关于推进蛇口国际海洋城产业启动区建设的建议》,以及《关于建设智慧赤湾海洋科技园区的建议》《关于统筹规划建设赤湾海洋科技产业园区的建议》《关于优化赤湾内港池部分岸线功能的建议》《关于推进赤湾步道体系建设、充分发挥区位自然和文旅资源优势的建议》等建议的办理情况,

南山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黄昌鸿表示,接下来要继续全力推进蛇口国际海洋城建设,加快推进相应规划和配套建设,积极发挥统筹协同作用,将相关建议办理工作落到实处。



专家观点


深圳先行示范区研究中心副主任谭刚:

深圳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进入“快车道”

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对于深圳的意义何在?深圳先行示范区研究中心副主任谭刚认为,深圳建设先行示范区,离不开海洋经济,深圳增强在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引擎功能,离不开海洋经济。发展海洋经济是国际一流湾区的重要标志,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对发展海洋经济也有具体的提法和要求。

“近些年,深圳在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上可谓进入了‘快车道’。”谭刚认为,深圳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引擎,逐渐成为国内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具代表性城市。无论是海洋智能装备新兴产业,还是海洋科技创新、海洋金融发展,都看得到深圳在发展海洋经济方面的努力与进步。深圳“20+8”产业布局中就包含了培育发展海洋产业集群的系列内容。


综开院可持续发展与海洋经济研究所项目研究员周菁:

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融合推动海洋经济发展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可持续发展与海洋经济研究所项目研究员周菁认为,深圳可通过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融合,海洋大学、深海科考中心等龙头项目带动,海洋新城、蛇口国际海洋城、盐田核心区和大鹏集中承载区等片区联动,实现海洋产业集群化发展和竞争力的持续输出。

对于海洋科技创新、科技与产业融合问题,周菁表示,深圳可搭建“海洋大学+深海科考中心”科教融合创新平台,培育一批在海洋前沿交叉科学与海洋未来技术领域可能会产生重大影响的原创性成果,打造能够引领海洋未来科技发展和有效培养复合型、创新性人才的全球海洋教学科研高地。此外,深圳还可依托“海洋大学+涉海龙头企业”产教融合模式,打造海洋产学研用平台和海洋科技产业园区,建立海洋大学与涉海骨干企业、中小创业型企业紧密协同的创新生态系统。

周菁认为,深圳应加快构建涉海金融服务体系,探索设立海洋新兴产业基金,大力发展海洋创投、海洋信贷、海洋保险、海洋融资租赁等海洋金融服务业,加大对海洋特色金融机构的扶持。

采写:南都记者 陈紫嫣 王睦广 张馨怡 谢宇野

编辑:向丽宇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