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是千年海上丝绸之路的发祥地,蕴含着独特的人文风貌与民俗风情,广州文史馆馆员、资深广府文化研究学者曾应枫,多年来参与了广州波罗诞的恢复、整理,出版了《千年海祭——广州波罗诞》等书籍。7月30日下午2点半,曾应枫上线“文史广州”系列讲座直播,介绍国家级非遗项目广州波罗诞蕴含的民俗文化,南海神与达奚司空发生在广州海上丝路的故事与传说,南海神诞如何演变为波罗诞及洪圣诞的历史脉络,让广大市民更好地认识千百年广州海上丝绸之路的丰富与精彩。
广州文史馆馆员、资深广府文化研究学者曾应枫上线“文史广州”直播。
南海神庙的由来
曾应枫介绍道,广州波罗诞久负盛名,每年农历二月十一至十三日,人们从各地来到位于广州黄埔庙头村的南海神庙,一来祭祀南海神(洪圣王),二来赶赛会。
南海神庙选址位于古代的扶胥镇,扶胥镇面临扶胥江。关于南海神的由来,明末清初屈大均《广东新语·海神》提到:“祝融者,南海之君也...祝,大也,融,明也。南海为太明之地,其神沐日浴月以开炎天,故曰祝融也。祠在扶胥江口,南控虎门,东溯旸谷。”
关于南海神的由来,明末清初屈大均指其为祝融。
南海神庙自隋唐起已是历代帝王祭祀南海的场所。唐、宋的广州海上贸易繁华,给朝廷带来丰厚收益,唐玄宗册封南海神为“南海广利王”。宋仁宗册封为“洪圣广利王”。
历史上,广州南海神有东西二庙。东庙位于广州黄埔区南岗镇庙头村。西庙位于荔湾区文昌北路广州酒家,建于宋绍兴(1131—1162年)年间。1921年被时任广州市市长的孙科下令拆毁。
南宋诗人杨万里(1127~1206年)《题南海庙》诗云:“大海更在小海东,西庙不如东庙雄。南来若不到东庙,西京未睹建章宫。”他认为如果南来广州而不到东庙游览,就像到了长安却不去参观建章宫一样虚此一行,由此可见当时南海神庙的殿阁巍峨,规模宏伟。
在宋代,对南海神的隆重祭祀活动,已是一个远近闻名的节诞,节诞期从每年农历二月十一至十三日。
南海神庙和达奚司空
为什么南海神庙又称为波罗庙?这与站在南海神庙前达奚司空像有关。
南海神庙前东侧有一尊达奚司空的立像,黑面白眼,左手举额前望。关于他的身份,有两种记载:其一是南海神庙前的宋代许得已《南海庙达奚司空记》碑载,“菩提达摩由南天竺国与二弟航海而至,司空其季弟也,道经扶胥之口,舣庙谒王,王留与共治,司空不可,起欲遂去,揖死坐间。今其像犹故时,所以见王之身有欲去而不得免之状。”意思是达奚司空是梁武帝时由印度来华传播佛教禅宗的菩提达摩的弟弟。达奚被南海神邀请留下辅助治理。他不愿接受,在揖别要起身离去时死在座位上。
南海神庙的达奚司空塑像,身穿古代官服,头带中国官帽,眺望远方。
其二是南宋方信孺《南海百咏·波罗蜜果》序:“相传波罗国有贡使携波罗子二,登庙下种,风帆忽举,舶众忘而置之,其人望而悲泣,立化庙前,即达奚司空也。”
南宋绍兴十五年(1144)方渐《六侯之记》碑则略异:“达奚司空,庆历中(1041~1048)阮遵有记云:普通菩提达摩由天竺国与二弟航海而至,达奚乃季弟也。经过庙款谒王,王留共治,达奚立化(站着死去)庙门之东……今封助利侯。”根据这个传说,现在的达奚司空造像是站在庙门外,而不是坐在座位上。
曾应枫介绍道,达奚司空可能是唐朝初年从古印度(波罗国)来到中国的达奚弘通。正如郑和下西洋时有多国使者随其到中国一样,外国使节随达奚弘通到中国来是大有可能的。民间传说中的所谓“达奚司空”,就既有可能是指达奚弘通本人,也可能是指随他来华的“波罗国贡使”,或二者的糅合体。
“番鬼望波罗”的传说
当年达奚上岸后在南海神庙前种下他随身带来的两棵波罗树苗。他死后,当地百姓认为朝贡使是来自海上丝绸之路的友好使者,于是将其厚葬。并按照他生前常举左手于额前遥望海景的形象,塑像立于南海神庙中。
关于达奚司空还有一个有趣的传说。
因在广州的俚语中,古时外国人被称为“番鬼”,民间就将达奚司空塑像俗称为“番鬼望波罗”。传说过往的船只要被他的塑像看到,都会沉没。至清代,康熙皇帝为了过往航船的安全,并打消达奚思乡的念头,让他安心落户于中华国土,就在达奚像前面10多米外,建一座八角亭(民间称御碑亭),挡住其视线。达奚终于安心下来,心甘情愿地接受香客供奉、海员朝拜。
南海神诞到波罗诞文化演变
北宋时期,海上贸易进入鼎盛时期。
南宋时期,洪圣民俗文化扩展到岭南江河水域。明清时期,粤北山区、港澳地区也都建有“洪圣庙”。粤中沿海各地,凡有水运码头的城镇,就会建“洪圣庙”或“南海神祠”。百姓对于南海神多称“广利王”或“洪圣王”。
由于“番鬼望波罗”故事及南海神庙内波罗树的存在,南海神庙又被称为“波罗庙”。
清代是南海神庙波罗诞会鼎盛时期。诞期从农历二月初一日至十五日,长达15天,活动既延续明代信众祈福、游春交友、文人雅会、娱乐购物、买波罗鸡、波罗符等内容,又增加海上灯市、搭棚做大戏、五子朝王、花朝节等大型活动。
达奚司空和南海神庙是广州作为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的象征,也是古代中外友好交往的见证。
南海神信仰从官府的拜祭,演变成了民间的诞会,波罗诞成为广州有着千年的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底蕴的盛大诞(庙)会。
2011年,广州波罗诞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南海神庙成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想了解更多关于本讲座的内容,点击下面的链接可完整观看。
https://m.mp.oeeee.com/live/5687_bc48b8ac2e5d3771.html
“文史广州”名家讲座系列活动由广州市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联合广州图书馆举办,该系列讲座旨在厚植城市人文情怀,让广大市民“读懂广州、热爱广州、奉献广州”。
采写:南都记者 卫志凌 通讯员 颜戴丽 郑爽
编辑:卫志凌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专题】“文史广州”系列名家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