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棉老兵天铸应急救援志愿服务队:自发支援洪区救助受困群众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政务
原创2022-07-30 12:53

“应急救援专业性非常强,得益于退役军人都接受过严格的军事训练,在开展应急救援志愿服务方面,他们具备身体素质更强、纪律性高、救援能力突出等特点。” 红棉老兵天铸应急救援志愿服务队队长左勇向记者介绍。

红棉老兵天铸应急救援志愿服务队于2021年12月成立,由原解放军特种作战学院转业军人与全军各特种作战旅退役军人组成,主要人员为中青年,目前志愿者人数已超过100名。志愿队先后服务于各大中小学校的学生近10万人次,为20多个社区提供公益服务,十余次参加全国、省、市级大型活动。

红棉老兵天铸应急救援志愿服务队在进行山地救援演习(受访者供图).jpg

红棉老兵天铸应急救援志愿服务队在进行山地救援演习。(受访者供图)

超半数志愿者具备国家应急救援员证

左勇有着20多年的兵龄,服役期间作为特种兵接受过严格科学的战场救护训练。退役转业后,他热心参加各种社会公益活动,自主考取了各类急救资质证。“后来我渐渐萌生组建一支应急救援志愿服务队的想法。一是团队协作开展救援更有效率,二是希望向更多人普及应急救援的相关知识。”

早在2018年,志愿服务队开始陆续吸纳海陆空军等退役军人加入队伍,把志愿者服务活动与德育、国防体育、应急救援相结合,逐步形成具有特色的志愿服务内容。

应急救援是一个综合复杂的体系,集合了水域、高空、山地、地震等多种场景救援技术,还包括支撑性的心理救援、安全监控等,相关人员需要掌握危险评估、急救技能、潜艇驾驶、绳索使用、勘探地图、无线电通讯、破拆技术等多种本领。

红棉老兵天铸应急救援志愿服务队进学校开展安全讲座。(受访者供图).jpg

红棉老兵天铸应急救援志愿服务队进学校开展安全讲座。(受访者供图)

“应急救援往往要应对多变危险的环境,事关人身安全,所以加入队伍的志愿者都要接受多轮体力、理论和实操培训,争取取得相关的认证资质。” 红棉老兵天铸应急救援志愿服务队副队长吴万昆告诉记者,目前志愿服务队有超过半数队员通过了国家认证四级应急救援员考试,他自己还另外考取中国红十字会急救员、美国心脏协会AHA导师等证书。“一般情况下,我们每个月都会组织志愿者集训两到三次,练耐力,急救实操、熟悉救援流程、识别不同救援环境等等。”

7人救援队伍深入英德洪区救助受困群众

6月下旬,清远英德受持续降雨和上游来水影响,遭遇特大洪水,城区乡镇不少群众受困。6月23日,红棉老兵天铸应急救援志愿服务队集结7名队员,自备动力救援艇,头盔,救生衣,水衣鞋,绳包,应急医疗用品等装备,自发前往英德市望埠镇塘墩村等地协助当地开展救援活动。

两天时间内,红棉老兵志愿者救出洪水浸泡区域的受灾群众10多余人,其中大部分是孕妇、儿童、老人等行动不便人群;另外协助转运快速方便食品200余箱,矿泉水千余箱,来回运输70余次。

红棉老兵天铸应急救援志愿服务队在进行水域救援训练。(受访者供图).jpg

红棉老兵天铸应急救援志愿服务队在进行水域救援训练。(受访者供图)

“水最深有4米,淹到楼房的二层。我们开着动力艇进行地毯式搜索,尝试搜救被困人员。遇到有户人家的孩子生病了,我们把孩子和妈妈、奶奶紧急转运出来送医;有些村民不愿离开家里,我们就把方便面和水等物资运送过去。”

吴万昆带队深入洪区,那两天,红棉老兵每天早上7点开始待命,分批次进入,其余人手则在后方做好后勤保障,直到凌晨两三点。由于多处停电,晚上的救援在一片漆黑中进行,“绝对要保证所有人员安全。我们只能借助月光和手电,时刻对周边的环境进行安全评估。”

红棉老兵天铸应急救援志愿服务队在进行山地救援演习2(受访者供图).jpg

红棉老兵天铸应急救援志愿服务队在进行山地救援演习。(受访者供图)

近年来,红棉老兵天铸应急救援志愿服务队还参与了马拉松、山地车等大型赛事的急救和医疗保障工作。“比如有选手受伤、体力透支或者中暑,我们要针对不同的突发情况做好急救预案,时刻监控现场情况。”左勇说道。

今年4月,红棉老兵天铸应急救援志愿服务队在海珠区协助核酸检测现场工作时,一位老人突然晕倒在地,红棉老兵志愿者马上对老人展开了急救措施,判断其意识,呼叫救护车,在医务人员到达现场前为老人提供了充分的急救安全保障。

除了参与应急救援,自2018年起,红棉老兵天铸应急救援志愿服务队多次走进社区、校园和企业,开展了300多场公益应急救援知识讲座,涵盖急救、防溺水、防暴恐、防地震、安全生产、居家安全、校园安全、社区安全等主题,覆盖服务了64万人次。

采写:南都记者 王瑜玲

编辑:王瑜玲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微文明·最美街坊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