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5周年,8月1日,由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策划制作的“开国上将周士第系列展”在广州起义纪念馆开幕,通过200余件(套)文物,以及丰富的照片、图表等,对周士第将军的革命生涯进行了全方位展示。
此次展览由“‘一个兵’——周士第革命生涯展”和“风范长存——周士第家属捐赠文物展”两个系列组成。其中,周士第革命生涯展分为“携笔从戎报国志”“将军百战穿金甲”“上将功勋在止戈”三个部分,回顾周士第的革命历程,展现周士第作为中国共产党最早从事革命武装活动的老战士,为中国革命和新中国的建设所作出的贡献;周士第家属捐赠文物展分为“清风传家”“雅情逸趣”“情系广州”三个部分,围绕周士第的生活,突显周士第朴素节俭的品质,映射出周士第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崇高的人格风范,以及他对广州的深情眷念。
展览现场
周士第(1900-1979),广东乐会(今海南琼海)人。黄埔军校一期生,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参与铁甲车队、叶挺独立团的组建与领导,参加了北伐战争和南昌起义。在长征途中他担负保卫党中央的任务,后担任八路军第一二〇师参谋长等重要职务,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作出了重要贡献。新中国成立后,周士第历任成都市市长、防空总司令、全国人大代表等职。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广州是周士第革命生涯的起点,在周士第心里有着重要的地位。周士第1923年到广州,直到1926年北伐时才离开广东。1969年3月“珍宝岛事件”发生后,中苏关系恶化。10月14日,中共中央发出通知,要求在京的中央党政军主要领导人及一些老同志于10月20日以前全部战备疏散。周士第主动提出要回广州,住在从化温泉宾馆,1972年才返回北京。
为此,周士第将军家属一直与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保持着深厚的情谊,将广州视为将军遗物最后的归宿。捐赠的物品包括证章、信札、手稿、书籍、报刊、票证、衣物、家具、生活用品等多种类型,其中90%为1949年建国后的物品,涵盖将军晚年工作、生活等方方面面。
展览展至10月31日,面向公众免费开放。
采写:南都记者许晓蕾 实习生张达轩
编辑:许晓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