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两个自主培育对虾新品种获审定,综合生产性能达国际水平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广州
原创2022-08-05 13:12

今年7月,农业农村部公布凡纳滨对虾(即南美白对虾)“海茂1号”“海兴农3号”等水产新品种经全国水产原种和良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

8月4日,广东省农业农村厅举行新闻发布会,对上述两个南美白对虾新品种培育重大突破情况进行正式发布。南都记者从会上获悉,这两个品种在生长速度、存活率、抗病性等方面均有了重大突破,综合生产性能达到了同期国际水平,更适合我国养殖环境和模式。

成功培育南美白对虾新品种意义重大

经过多年的育种之路,以广东为突出代表的中国南美白对虾种业加速崛起,打破国外长期垄断。发布会透露,广东“南美白对虾”品种培育情况主要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收集资源,探索开展自主选育,第二阶段打破垄断,自主选育初见成效,第三阶段坚持创新,缓解种虾进口依赖,第四阶段实现突破,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此次海茂种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海兴农集团有限公司分别牵头培育的“海茂1号”和“海兴农3号”南美白对虾新品种就是最好的体现。

海茂集团全资收购美国PRIMO种虾公司,引进PRIMO高抗病力对虾品种,围绕对虾成活率提升持续培育,成功培育出“海茂1号”。

2016年,曾有国外企业基于在南美白对虾种虾领域的市场优势地位,向国内种苗企业“断供”。在此背景下,海大集团启动 “海兴农3号”等新品种的选育研究。

海兴农集团综合利用现代育种技术,在“海兴农2号”的基础上,围绕生长率持续选育提升,也取得重大进展,培育出“海兴农3号”。

“南美白对虾是世界上经济价值最高的人工养殖对虾品种之一。”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全国水产原种和良种审定委员会主任委员桂建芳表示,“海茂1号”和“海兴农3号”南美白对虾新品种的成功培育,对于我国南美白对虾种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不仅缓解了南美白对虾种质资源主要依赖国外进口的压力,而且新品种在生产性能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拥有快长多抗等多性状优势特点,将有效提升国内自主培育品种的市场占有率。此外,新品种的大范围推广养殖,能够破解资源环境因素制约,促进对虾产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

广东自主培育南美白对虾新品种占全国近六成

近年来,广东坚持“科技兴农、良种先行”,持续加大种业基础性、公益性研究和种源技术攻关研究投入,全省农业种质资源保护利用能力、育种创新能力、供种保障能力、种业服务能力和企业核心竞争力明显增强,种业“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培育出一批畜牧水产新品种配套系,畜牧水产种业得到快速发展,有力支持了我省畜牧水产业高质量发展。

据介绍,广东是水产养殖大省,更是畜牧水产种业强省,不仅拥有强大的科技队伍力量和科研攻关能力,而且攻关成果产出多。特别是在种源依赖进口的瘦肉型生猪、白羽肉鸡、南美白对虾等三大品种种源关键技术攻关方面,广东均有突破性进展。

目前,广东通过国家审定的畜牧水产新品种(配套系)合计73个,在全国占比16%。南美白对虾、罗非鱼、大口黑鲈、生猪、肉鸡、番鸭等17个品种为国内同类品种首个自主育成突破性品种,7个南美白对虾新品种在全国占比近六成。




采写:南都记者 莫郅骅 实习生 钱泳君 通讯员 粤农轩

图片:通讯员提供

编辑:莫郅骅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