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滑板裁判刘文博:裁判生涯始于广州,这里滑板氛围纯粹

南方都市报APP • CBDTIMES
原创2022-08-10 22:59

身穿紫色T恤和蓝色短裤,头戴灰色鸭舌帽,搭配着一双帆布鞋。上个月,刘文博来到广州,以这身装扮出席2022年第二届“滑亦有为”中国滑板论坛,他笑称自己穿有“板仔”元素。

刘文博,外号“宝宝刘”,是我国第一批滑板项目国家级裁判、资深滑板媒体人,拥有近30年“滑龄”。近日,刘文博在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表示,由于长期在广东生活,能感受到广东尤其是广州、深圳两座城市有着纯粹且浓厚的滑板氛围,而刘文博的滑板裁判生涯也因一次机缘巧合开始于广州。“成为世界级的滑板项目裁判,为中国滑板选手在国际上争取权利”,是他接下来为之努力的目标。

微信图片_20220810203721.jpg

正在玩滑板的刘文博

滑板人生

“滑板是我普通生活中的某一个瞬间”

1993年的一个清晨,刘文博的父亲结束工厂夜班的工作。回家的路上,他看到一个商贩脚下踩着一块滑板,背上又背着两块。父亲出于好奇向商贩买了块滑板,回家后叫醒还在睡梦中的刘文博。

“当时我以为父亲给我买了个变形金刚。”刘文博回答。这一年刘文博7岁,当看到这个和变形金刚毫无关系的礼物时,他略带失望。

“我只是在电视上看到过滑板,并不知道要怎么玩。不过七八岁的小男孩都有好动、胆大的特质,我也一样。我拿起滑板放在平地上踩了踩,而后站在滑板上直接从斜坡滑下。”刘文博向南都记者回忆道,这一滑,就是近30年。

滑板最早于1989年引入中国,因为没有街头文化基础,起初的发展并不迅速。刘文博表示,早期国内没有专业的滑板训练营,自己学滑板时,只能从国外的滑板俱乐部杂志、滑板运动电视节目里摸索滑板技巧,并逐渐学会了跳转、踢翻、转体等板上动作。

在训练中,令刘文博最难忘的不是完成高难度动作带来的成就感,而是滑板给予生活的喜悦感。“我从小开始玩滑板,它已经融入我的整个人生。滑板会让我想起普通生活中的某一瞬间——玩累的时候,我坐在一旁休息,风吹着脸庞,太阳照在身上,整个氛围令人舒心。”

滑板也成就了刘文博。作为中国较早一代的“滑手”,刘文博早早就开始参加各种滑板比赛。2006年,深圳举办沸点夏季赛全国业余滑手比赛,在辽宁读大三的刘文博受邀参加并获得冠军,拥有了职业签名款产品。这是他第一次在全国性滑板比赛中夺得冠军,也是他从滑板爱好者成为职业滑手的转折点。

多种身份

滑板文化推广者与国家级裁判

做好滑板文化的宣传,是每一个滑板从业者的愿望。早在2004年,刘文博便开始翻译国外滑板资讯,向国内介绍滑板运动。2007年,刘文博大学毕业后,凭借专业的滑板技能和优异的英语水平,受邀成为“中国滑板网”内容制作团队的一员,开启滑板媒体人的职业生涯。

2009年,刘文博接手运营《WHATSUP》滑板杂志。刘文博表示,滑板是舶来品,世界上已有很多优秀的滑手。但国内消息比较闭塞,自己希望通过媒体宣传的方式,让国内滑板爱好者有渠道了解最新的滑板技术、滑板资讯。目前,刘文博在众多自媒体平台都有运营的滑板媒体账号“Madfuture-疯未来”。

“自媒体自身定位清晰,才能找准方向。如果是职业滑手,他就需要在动作表现、拍摄手法等方面突出自我风格;如果是滑板教练,他运营的账号应以日常训练的分享为主,把生动有趣的课程呈现给大家,吸引更多人来报课。”在中国滑板论坛上,刘文博分享了自己运营自媒体的经验。

在刘文博看来,无论是创办杂志还是运营新媒体,改变的只是形式,不变的是他想要推广滑板运动、解读滑板文化的初心。2016年8月,滑板被正式确定为2020年东京奥运会五个新项目之一,滑板一时被大众瞩目,这令刘文博很欣慰,同时也为他带来了新的机遇。

为备战东京奥运会,国家体育总局启动滑板项目的跨界跨项选材工作,组建国家集训队,刘文博被任命为集训队顾问。在国外训练技术封锁的情况下,刘文博以自己20余年的滑板经验,为这个新兴项目的潜力新人提供训练指导。

微信图片_20220810203842.jpg

刘文博正在指导滑板训练

“实际上在做教练之前,我用得最多的身份是裁判。2010年,我作为滑板媒体人在广州报道某次商业滑板比赛,但原定的裁判因自身原因提前离场。紧急之下,主办方让我做临时裁判,当时我的表现也比较专业。从那以后,我开始在国内各大主要滑板赛事担任裁判。”

2017年,凭借过硬的滑板技术以及丰富的滑板比赛裁判经验,刘文博被选中成为我国第一批滑板项目国家级裁判,并于2021年担任第14届全运会滑板项目副裁判长。“我想要成为世界级的滑板项目裁判,为我国的滑板选手在国际上争取权利。”刘文博这样形容他的下一个目标。

未来期待

发现滑板生活化的部分

“在广东,不用特意装扮成‘板仔’,穿着校服就能来玩滑板。”作为裁判,刘文博常常到全国各地参加滑板比赛,感受不同地方的滑板文化。在他看来,广东拥有纯粹的滑板氛围,尤其是广州和深圳。

“广州和深圳的滑板氛围与它们的城市特性相关。广州的潮流文化发展迅速,滑板作为这一文化的分支,得到了很多曝光的机会;深圳整体比较年轻化,包容性强,玩滑板的群体更多。因此在这两座城市,玩滑板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开心,而不是要比谁看起来更帅更专业,都想追求滑的水平更好。”刘文博说。

令刘文博略感遗憾的是,广州虽然有众多滑板爱好者,但是与深圳相比,其滑板场地等硬件设施水平有待提高。“深圳是最早由政府支持修建滑板场地的城市,在蛇口和欢乐港湾建设有专业的滑板碗池场地。不过深圳生活压力较大,年轻人很难真正放松地参与到滑板运动中。而广州的人文生活气息更重,很多年轻人也愿意花时间玩滑板。这是两个城市不一样的地方。如果广州未来可以得到滑板场地的投资支持,滑板文化会发展得更好。”

通过了解不同城市的滑板文化,刘文博能够发现关于滑板的更多方面。“在广州和深圳,滑板有生活化的部分。”他认为,虽然滑板已经在主流媒体和赛事上出现,但所呈现的还只有滑板的竞技部分。未来,希望通过更多媒体的宣传,把滑板丰富的角度展现给大众,进而推广滑板运动的发展。

同时,优质偶像也在推进滑板运动的普及。2019年,王一博参演的滑板主题综艺节目《极限青春》播出,掀起一阵滑板热。“在此之前,我朋友的滑板店一天可能只能卖出一两块板。王一博把滑板带出圈后,滑板销售量成倍增加,一天可以卖出十几块甚至几十块板。此外,市场上对滑板教练的需求增多,滑板店员工转型成为滑板教练,滑板的大众市场开始有了培训业的雏形。”刘文博说。

在采访的最后,刘文博被问到会不会有一天退出滑板圈,他的答案是:不会。“滑板让我成为今天的我,我回馈它的方式就是一辈子滑滑板。即使有一天台阶跳不动了,我还可以去滑碗池。”刘文博如是说。



采写:南都记者 陈卓睿 见习记者 李竹 实习生 宋美莹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编辑:李竹,陈卓睿

21
对这篇文章有想法?跟我聊聊吧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