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湖北宜昌猇亭区高湖村一搅拌站工人疑因热射病死亡引发关注。8月12日,猇亭区委宣传部工作人员告诉南都记者,涉事搅拌站方面曾提出工伤认定,但因死者家属不同意尸检未能进行。当地针对此事组建了工作专班,协调相关职能部门多次调解,目前双方已达成一致,并签订调解协议书。南都记者注意到,近期宜昌已连续6天发布高温红色预警信号。上述工作人员称,事发后当地高度关注,已向建筑工地等发布高温安全预警,并要求施工单位合理安排作业时间。
家属称工人中暑仍被安排工作
南都此前报道,8月4日,参与处理此事的高湖村村委会主任告诉南都记者,今年60岁的何儒坤是一名道路沥青摊铺工人,事发前在该村一处搅拌站工作,负责打扫清理砂石洒落物。7月15日,该工人因身体不适在工作地宿舍休息,16日早上被先后送往当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三峡大学附属仁和医院、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治疗,最终不幸抢救无效死亡。
据媒体报道,该工人女儿从父亲工友处获悉,父亲去世前曾连续多日高温作业,14日曾中暑并向相关负责人表示身体不适,但当晚依然被安排工作“上了一车料”。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开具的“死亡记录”显示,何儒坤于17日入院,被诊断为“1、热射病 可能;2、咯血原因待查 肺部占位?;3、多器官功能障碍 呼吸衰竭 肝功能异常 肾功能异常 凝血功能障碍等”。
对此,高湖村村委会主任表示,事发前该工人确曾表示身体不适,14日白天在搅拌站工作,“晚上干了一会儿活儿。”事发后猇亭区住建、人社等多个部门也已介入处置,治疗期间涉事搅拌站方面垫付了全部医药费,共计20余万元。其称,该工人家属方面认为此事属“因工死亡”并要求赔偿,“依法判定工亡需要通过尸检鉴定死因,家属不同意解剖尸体。”
8月12日,猇亭区委宣传部工作人员告诉南都记者,涉事搅拌站方面曾提出工伤认定,但因家属不同意尸检未能进行。当地针对此事组建了工作专班,协调相关职能部门多次调解。
住建部门要求合理安排施工时间
南都此前报道,高湖村村委会主任表示, 8月3日,家属和涉事搅拌站方面初步达成一致。“用人单位估计赔偿五六十万元”。上述猇亭区委宣传部工作人员称,目前双方已签署调解协议书。
其透露,涉事搅拌站是当地为修建市管项目而批准的临时建筑,属于该项目建设的配套设施,并非商品混凝土搅拌站。高湖村村委会主任曾向南都记者表示,该搅拌站主要承接道路水稳层等工程,在完成上述项目后并未撤离,“周围居民小区有些道路,主要接些散活儿。”
南都记者注意到,事发之初的7月14日,宜昌市气象台就曾发布高温橙色预警信号。同日,“猇亭融媒”也发布消息,提醒“高温、高湿环境工作、锻炼等人群,体质较差的老人、小孩、产妇等”警惕预防热射病。
从8月8日到13日,宜昌市气象台已连续6天发布高温红色预警信号。据《三峡日报》消息,宜昌市急救中心调度数据显示,今年7月16日至8月12日该中心共接到67起中暑急救,尤其以60至90岁老年人居多。“最需引起注意的是重度中暑重度中暑包括热痉挛、热衰竭和热射病三种类型,严重的话可以导致死亡。”
上述工作人员告诉南都记者,事发后猇亭区住建部门高度关注,“及时向全区建筑工地等发布高温天气安全预警信息,并且要求施工单位合理安排施工作业时间,如果温度比较高就要采取换班轮休的方式,缩短工人的连续作业时间。”
采写:南都记者 张林菲
编辑:张亚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