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香港一起脉搏共振!近16年约9100名内地优秀人才来港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新文旅
原创2022-09-01 14:27
湾区港力量.png

香港作为大湾区内高度开放和国际化的城市,加上一国两制的优势,在大湾区建设中担当重要角色,而人才对于香港以至整个大湾区的持续发展尤为重要。近年来,香港特区政府透过各项人才入境计划为香港以至大湾区,吸纳世界各地的人才来港工作及定居。近日,南都·湾财社记者采访香港特区政府入境事务处,对香港推出的内地人才计划变化、优化措施、未来的工作方向等问题作出了详细介绍。

推出以非本地毕业生、优秀人才、

科技人才等为主体的入境人才计划

香港入境处介绍,特区政府于2003年推出“输入内地人才计划”,目的就是为吸引各行各业的优秀人才,特别是内地优秀人才。“输入内地人才计划”无配额限制,亦不限行业,旨在吸引一些具有认可资历的内地优秀人才和专业人士来港工作,以满足香港的人才需要,提高香港的竞争力,从而巩固香港作为亚洲国际都会的地位。计划自实施以来,已成功吸引来自不同行业的内地专才来港工作。

而在吸引人才定居方面,香港特区政府在2006年又推出“优秀人才入境计划”,即一项采用计分制、设有配额的移民吸纳计划,旨在吸引世界各地的高技术人才或优才来港定居。获批准的申请人无须在来港定居前先获得本地雇主聘用。申请人可根据“综合计分制”或“成就计分制”的其中一套计分制度获取分数,与其他申请人竞争配额。

此外,为推动香港发展成为国际创新科技中心,更进一步吸引科技人才,香港特区政府在2018推出“科技人才入境计划”,为香港吸纳世界各地的科技人才来港从事研发工作。

据入境处数据,“优秀人才入境计划”由2006年6月至今年6月,一共有约9100名内地人才透过此计划来港。“非本地毕业生留港/回港就业安排”,由2008年5月至今年6月一共批准了约99000名内地人才来港。“优秀人才入境计划”和“非本地毕业生留港/回港”这两个计划的内地申请人分别占总申请人的89%和92%。 “科技人才入境计划”由2018年6月至今批准了约200名内地人才来港。

莘莘学子是潜在的人才资源,基于文化背景相近的关系,内地学生对香港极具吸引力。而香港更是国际城市,其形象对世界各地的年轻人才具一定吸引力。香港入境处表示,在2008年入境处推出的“非本地毕业生留港/回港就业安排”,进一步吸引非本地毕业生留港及回港工作,从而提升香港的人力资源。成功申请人士可获准留港12个月,而不受其他逗留条件限制,期间可自由从事及转换工作,无须事先取得入境处的批准。


pic_1131468

6月25日在香港尖沙咀拍摄的香港岛灯光秀。  新华社记者 王申 摄


“优秀人才入境计划”配额

已从每年1000名增至每年4000名

香港入境处表示,为提升香港吸引和挽留外来人才及专业人士的能力,不时检讨签证管制的制度及审批程序,并在有需要时实施新措施,入境处以全力配合香港社会不断转变的需要。

其中包括自2015年起实施一系列优化人才入境计划的措施,包括放宽根据“输入内地人才计划”来港人士的逗留安排,鼓励专才留港发展,以及放宽根据“优秀人才入境计划”来港人士的逗留安排及优化该计划的计分制度,以吸纳更多拥有出色教育背景或国际工作经验的年轻人才来港发展。

此外,针对“科技人才入境计划”,香港特区政府也在2020年推出优化措施。经优化后,计划的适用范围由指定的公司范畴(原来只限于香港科技园公司和香港数码港管理有限公司的租户及培育公司),扩大至全港所有进行指定科技范畴研发活动的公司。

指定科技范畴也由原来的7个增加至13个,以加强科技人才的流动,促进粤港澳科研合作,共建大湾区内国际创新科技中心。同时,配额的有效期亦由6个月延长至12个月。

而自2020年起,“优秀人才入境计划”的配额由每年1000名增加至2000名。配合2021年《施政报告》,“优秀人才入境计划”的配额更自2021年10月起进一步增加至每年4000名。

新增“微电子”、“集成电路设计”和“艺术科技”等

不同科技范畴的专才

特区政府在2018年公布首份香港人才清单,符合要求的申请人经评核后,可在“优秀人才入境计划”的“综合计分制”下获额外分数,从而更有效及聚焦地吸引高质素人才,以配合香港经济高增值及多元化的发展。

经2021年检讨及更新,清单现时更清晰阐明部分专业的领域,并新增了不同科技范畴的专才 (“资产管理合规专才”及“环境、社会及管治相关财经专才”专业,并扩阔部分原有专业的领域,涵盖“医疗及健康护理科学”、“微电子”、“集成电路设计”和“艺术科技”等范畴的专才以及优化法律及争议解决专才的要求),以配合特区政府未来重点发展方向。

目前,根据“输入内地人才计划”、“优秀人才入境计划”下的“综合计分制”、“科技人才入境计划”获准来港的人才和专业人士,一般首次留港年期为两年,而往后的延长逗留期限则为“3+3年”。

其中,顶尖人才如获准在港工作或逗留不少于两年,以及在上一评税年度的薪俸税应评税入息达港币200万元或以上,可在申请延期逗留时获准延期逗留6年。另一方面,根据“优秀人才入境计划”以“成就计分制”获批准来港人士,一般首次入境可获准在港逗留8年。

由于2019冠状病毒病疫情持续,入境处在2022年4月8日起实施新便利措施,让身在香港以外地方的合资格非永久性居民可申请延长逗留期限,疫情下为人才提供便利。

推行电子化签证申请服务

为市民带来更便捷的签证服务

香港入境处对南都·湾财社记者表示,入境处运用信息科技,为市民提供精益求精的服务。由2021年12月起入境处分阶段推行电子化签证申请服务,让申请人可以“一条龙”透过入境处流动应用程序或入境处网页完成整个递交申请、付款及领取电子签证的程序,无需前往入境处办理手续,为市民带来更便捷的签证服务。

“非本地毕业生留港/回港就业安排”和“输入中国籍香港永久性居民第二代计划”下的入境申请以及所有的延长逗留申请都可以透过此途径办理。电子化签证申请服务,将于今年内扩展至所有申请类别。

申请人可在网上填写电子申请表和上载证明文件,不再受地域和时间限制,足不出户都能申领签证。过程中,申请人可暂存已输入到系统的资料以便稍后完成网上递交申请程序。在网上递交申请后,申请人亦可在网上补交文件及查询申请状况。申请获批后,申请人可透过申请结果通知书所载的网上缴费网页连结在网上缴费,然后自行下载或打印“电子签证”。

香港与其他大湾区城市

将优势互补

香港入境处对南都·湾财社记者表示,入境处采取开放的吸引人才政策,适时制订人才入境计划及检视各项人才入境计划的成效,同时与相关机构合作推广各项人才入境计划,吸引香港未来经济发展所需的高质素人才,丰富香港的人才库,以推动高端经济发展和抓紧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一带一路”倡议等为香港带来的庞大发展机遇,支持香港经济的长远发展。

人才难求是不争的事实,但人才招揽不是零和游戏。香港入境处表示,在多方面的发展上,香港与其他大湾区城市之间优势互补。香港坐拥世界级的大学、国际化优势、雄厚科研实力、健全的司法和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等,有条件吸纳国际顶尖人才;而大湾区内其他城市则拥有庞大市场,对制造业技术人才的需求殷切。相信各大湾区城市会因应其不同的发展需要,采取适当措施,吸纳所需人才,以达至互利共赢。

香港入境处表示,特区政府将持续检视各项吸引人才措施及入境计划的成效,并留意其他地区的吸引人才措施,适时优化输入人才安排,以吸引更多优才和专才来港发展,丰富香港的人才库。

人物案例·陈子翔

毕业后留港创业

获得香港政府千万元支持

2006年,作为第一批可以从内地直接报考香港的高考应届生,陈子翔全额奖学金通过高考考入了香港城市大学,并在2010年科技管理本科毕业,然后进而留在香港“一边工作一边读”金融专业的研究生。

通过一次创业大赛,陈子翔于2010年创办了水中银生物科技公司。这是一家将先进生物科技与互联网结合进行消费品安全功效测试把关的生物科技公司。

2015年,陈子翔的公司成为经济学人创新奖唯一上榜的香港公司。同年,陈子翔受邀参加2015年夏季达沃斯论坛。创业6年后,陈子翔获得2016年福布斯亚洲“30位30岁以下的商业领袖”称号。同时,他也是香港入境人才计划引进的优秀人才、十大杰出青年的获得者。

曾荣获香港十大杰出青年

将项目带出实验室

刚刚来到香港的陈子翔,觉得香港“跟预期还是比较一致的”,身为土生土长的广州仔,陈子翔在语言和生活上并未感到明显的不便。

2013年即陈子翔在港读书的第7年,随着一些学长推荐在香港办永居、香港时代杰出青年的评选要求,陈子翔认为“是时候换一个身份了”,随即申领了香港的身份证,并顺利评选上2018年香港十大杰出青年。之后开始了“把很多技术从大学或者一些研究机构应用到行业里面”的转化尝试。

最早水中银起源于2001年。当时该项目运行于香港城市大学的国家重点实验室,也是科技部的一个科研项目。到了2010年时,陈子翔与其合伙人陈雪平博士才正式创办了水中银国际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将实验室科研正式商业化。到了2017又在内地落户了小鱼亲测,充分发挥粤港澳大湾区优势,将生物科技商业化在内地进一步拓展。

对于“水中银小鱼亲测”的投资创办,陈子翔认为也得益于母校的支持、香港特区政府投资等方面。作为母校香港城市大学的学生,陈子翔清晰地了解学校什么项目更有竞争力。他也认为香港城市大学也应该有自己的“明星项目”。此外,学习产权研转化相关专业的陈子翔,发现该项目的转化与自己的专业刚好定位相同,他不想看“这么多很好的技术烂在抽屉里”,随即把握住机会,创办了水中银公司。

而水中银创办后,香港特区政府也毫不吝啬地投入了几千万港币的资金支持。也希冀可以在原有的地产和金融产业外,扩展科技产业,推动香港科技界发展。

微信图片_20220823154731.jpg

大湾区建立有助于

更好促进香港与内地经济融合

陈子翔认为,可以将香港看作一个“超级联系人”,即是国内外都很信任的中介人。虽然“香港也好,内地也好,都各自有各自的优势”,但陈子翔认为香港的国际化、金融市场、法律体制在与西方接轨时还是有着很大的优势的,相较于香港与西方的法律体制基本平行。而内地的法律体制与西方的法律体制是两套体制,因此海外公司可能会无法适应中国内地的“游戏规则”,因此香港可以被看作“一个很好的战略支点”。

正因如此,陈子翔说当他们投资的很多以色列、美国的公司在扩展中国市场前,都会在香港先设一个分部,通过这个分部再与大陆进行合作。但除此之外,陈子翔也认为,香港作为一个很小的城市,承载了中国对内对外很大的货流、现金流,但它出于自身“面积较小、人口较少”的局限性,必然扩展不了很大的市场。

所以陈子翔认为粤港澳大湾区这个政策“很英明”,看到了整个地域性,“以后的整个经济发展肯定是区位打法”,并且可以促进更好的经济融合。各自发挥各自的优势,因为内地城市目前想发展为完全国际的金融中心,还是有一定的阻力的。而香港本身就有很多外资公司、外资人才,因此沟通的顺畅度、信任度也与内地不一样,两地之间更多的经济融合必不可少。

对于两地人才吸引和发展的问题上,陈子翔认为如果是想留学或者想未来去国际发展的话,可以考虑去香港发展,因为“香港出差、资金流动更方便”且“教育体系与西方互认”。同时陈子翔认为目前内地对人才的吸引力也越来越大。

对于希望创业的年轻人,陈子翔认为选择创业地点要根据创业类型和地点的匹配度决定,比如如果想做制造业,“要依托整个庞大的人口红利”,那必然要选择国内市场,如果要做金融、国际高度的行业,那可能就会选择在香港出海。陈子翔还提到,“这三年内地疫情控制得较好,因此发展速度很快”,且很多内地城市“政策扶持力度很大”,因此很多人才选择在内地发展。

最后,陈子翔也提醒想要通过各个人才入境计划去到香港发展的年轻人们,在申请前要考虑好“自己是否合适”,每个地方都是挑战与机遇共存,要看是否适合自己,其次想申请香港“优秀人才入境计划”,要“证明自己真的是优才”,因此年轻人要“注重自我提升”,体现出个人的优秀。

人物案例·邓岚

香港为各种人才

提供了宽松的发展环境

硕士毕业于香港大学后,邓岚选择留港工作,她依托的这一机会也被她称为当时大多数香港毕业生拥有的很好的选择——即使一年内在香港暂时没有找到合适发展机会,也能在香港继续留下来,为寻找更多的发展空间做准备。

粤港澳大湾区成立之后,土生土长于大湾区、从事政府公共事务的邓岚,也发现自己工作的视角更具“区域性和整体性”,在能和自己成长经历高度融合、更能结合自己背景的同时,她也由衷对和自己成长联系紧密的这一地方充满着信心。

参与项目

更注重粤港澳区域融合

邓岚,香港PwC政府事务经理。之前任职于全球策略及传讯顾问公司Consulum,曾负责香港政府史上最大规模的公关项目"Relaunch Hong Kong香港重新出发",也曾任职amfori全球贸易协会,主管大中华区及东盟国家公共事务,推动区域可持续贸易发展。

邓岚曾供职于澳洲商会,也曾参与促成香港和澳洲的自由贸易协定。在全球贸易协会时,负责整个大中华区的事务,并曾推动内地社会责任标准、国内供应链的社会责任标准和欧盟的互认,推进可持续的贸易发展。

如今她加入普华永道半年,主要负责政府项目的招标和转达协调的工作,以企业的身份为政府提供服务,也会跟香港政府、大湾区内地城市政府部门建立比较积极的联系。也希望展示企业具有搭建发布人才等议题报告等平台的能力,通过这些报告形成的提供服务和解决方案,政府遇到的痛点也可以得到有效参考。

作为广东人,邓岚在这几年的工作中感受到,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战略提出之后,整个湾区联系更加紧密了。邓岚表示,之前推出的项目,主要会站在香港角度,区域性地去想。但目前就不仅仅只考虑一个区域,而是会站在整体更广阔的空间、有目标性地去想,也会去想怎么样把粤港等地方融合起来,这样会取得更好的效果,整体不仅也会引起香港的受众的关注,还会获得其他地区受众的关注。此外,公司其他地区的团队在推进区域性项目时,也会想参考类似区域性项目。

“这套经验放在内地其他区域也很有用,因为内陆的城市也希望更国际化”,邓岚表示,香港很特别,“这么多年来,优势处也很稳固,社会环境很好,作为中国和国际的连接点和门户,也可以当作国家信息的桥头堡,发挥更多的优势”。

如今她从事的职位,也更关注香港本地及大湾区的市场,包括跟政府建立联系、推进项目等。与之前不同的是,此前关注的区域比较大,有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文化背景也不同。

而现在聚焦大湾区,在工作中也可以结合自己的成长背景充分挖掘。“我生于广州,家人也在佛山,目前在香港已经近十年,所以我也是湾区人,我对湾区的发展充满信心。希望能利用我们的专长回馈社会,这样整个营商环境也会更好。”

微信图片_20220823154738.jpg

香港让更多外国人

更了解内地了

11年前,邓岚来香港读书,认为香港是开拓眼界、经济发展稳定、社会风气开放的地方。

后来,她通过“非本地毕业生留港/回港就业安排”计划,毕业后留在了香港。“在香港读完书毕业后就可以参加这个计划,毕业后就能拿到签证,在毕业后首年内可以自由找工作,就算想换工作也可以不用再申请签证。” 邓岚介绍,她的内地同学基本都先办了签证,在一年就可以自由往返地与香港,这对于想留在香港的毕业生们来说十分便捷。

邓岚表示,随着香港进一步融入大湾区,工作机会也越来越多,有一些企业用人需求也越来越大。此外,邓岚感觉,在香港工作这些年,内地的同事也越来越多,同事从两三个内地人到七八个、九十个 。此前工作的商会,后面还专门建立起内地团队。

还有很多外国人开始学普通话,他们的小孩还要选教普通话的国际学校。“特别有意思的是,有两个法国小孩,为了不想让爸妈听懂,就讲普通话”。邓岚认为,香港也让更多外国人更了解内地了,香港的外国人和内地人的联系也越来越紧密。另一方面,也许此前香港人也没有太多了解内地的机会,但后来越来越香港人都想去内地玩,甚至周末都要去深圳商场、咖啡馆打卡。

香港最大的优势

是完善的社会环境和基础设施

邓岚认为,香港吸引人才最大的优势,是完善的社会环境和基础设施。此外,香港对于学历接受度比较高,不需要学校有太多的认证。而且香港要申请奖学金、资助等都没有年龄的限制。

邓岚建议,在人才交流方面,内地应该多把它切切实实吸引的点讲出来,用香港人喜欢的口味去宣传,找准年轻人兴趣点,不要用自己以为的角度去做。此外,也可以加强内地和香港之间的合作,包括给两地的公司一些互相交流的沟通、培训的机会,让他们能自己去接触、去看。

“而香港也可以降低内地来港人才的购房门槛,提高医疗水平,比如在香港待了7年后才可以购房,这个时间是不是可以缩短为5年。”而医疗方面,希望香港能吸引更多内地背景的医护人员过来,适当放宽来港就业,让建筑工人等工种也可以实现湾区合作,此外,通关之后是否也可以给通勤于两地的上班族更多的便利,比如更加优惠的高铁月票等。


人物案例·唐芳

与香港一起脉搏共振

把自己的发展融入城市发展中

唐芳是广州人,来香港之前在北京上海工作了6年。她向南都·湾财社记者表示,在北上工作时,都会有一种漂泊感。2014年年初,因为感情和职业规划,她打算到香港工作。随着了解在港工作的事宜,她关注到了香港各个人才入境计划,并知道自己符合条件,于是,她便下定决心到香港生活。

在香港,她有了属于自己的事业和家庭。今年是她在香港定居生活的第9年,她回顾表示,在香港感受城市发展脉搏的同时,自己也在发展,真正有了一种安居乐业的感觉。

香港整体营商环境比较简单

通过社群活动扩展人脉来塑造个人IP

出发去香港前,唐芳不知道怎么去找工作,于是在手机下载了在香港求职的APP,只要看到有营销、品牌或者策划的工作,她都去投简历,大概投了100多份简历,终于有一家精品PR公司很需要有内地背景的人,给她发了聘书。

公司规模虽然小,但对唐芳来说,却是一个学习的过程,“(期间)知道了一个小公司如何运营的,也为我之后在香港创业打下了基础”。她解释,香港整体的营商环境其实蛮简单的,通过一家小公司的工作经历,就能去设想,如果要自己创业,大概需要积累哪些资源,怎么样去做销售做服务,“对于创业的脉络就会清晰起来,让我感觉即便没有太多的人脉和资源,也能够凭借一己之力和专业服务的积累,去尝试创业这条路”。

在香港刚开始工作时,如何获客成为首要解决的问题,“因为我做的是公关顾问服务,目标就是获得更多优质的客户”。最开始,她会去参加各种商会举办的活动,把自己交际的圈层以及脉络打开,慢慢地,她也开始做社群,进一步认识更多的人,后来有部分的朋友还成为潜在的客户,“香港这个城市比较小,圈子也比较紧密,主动去号召组织更多的人聚在一起,可以打造个人IP,通过这个IP,也有机会获得更多的信任”。

唐芳介绍,这几年,她一共组织过300多场活动,社群规模已经超过2万人。刚开始策划活动时,她在上环租了一个顶层房子,有个25平米的天台,于是便邀请朋友举办读书会、美食会、品鉴会等各种天台活动,“第一年来香港,我就举办了大概60多场活动,平均每星期至少有一次活动,我的朋友圈从最开始的几百人,迅速扩增到三四千人,认识人的速度非常非常快。很多人到香港都会加入我们的社群来参加活动”。

微信图片_20220823154743.jpg

香港的发展

也很需要认真做事情的人

这件事也给了唐芳很大的勇气。“我就在想,做社群都可以做得如此轰轰烈烈,那我是不是也可以创业呢?”凭借着这股热情,2017年,唐芳开始创办自己的公司,给金融、金融科技、新经济等客户提供全方位的一条龙营销服务,包括品牌策划、活动设计、媒体公关、社交媒体运营等等。

创业过程中,唐芳感觉到,创业更多是突破自我的一件事,“大部分情况还是靠自己想办法去解决痛点和难题”。她解释,因为香港人力、租金成本都比内地高,对不同行业的支持力度各有不同,“(支持)大多集中在生物科技、硬科技、金融创新等行业,普通的服务行业可能更多需要靠自己的能力找到生存之道”。

她于2020年在深圳设立了分公司,她认为,大湾区概念已经提出很多年了,但其实在区域人才和信息的交流、业务来往等方面还是可以大有所为的,“希望以后双向的扶持、落地能真的在这个区域无障碍地流动……比如我们现在深港两地创业,但大部分客户还是来自香港市场的,如何在深圳顺利获客呢?如果政府能给更多的推介会、对接会或有大型的展会,我们也会很愿意去参加”。

她表示,她看好香港和内地的融合,特别是跟粤港澳大湾区,“能给整个区域非常多的机会,特别是对于想从事推动两地融合发展业务的专业服务者来说”。她说,在香港,营商环境简单,认真做事情的人是能被看到的,同时,香港也非常市场化的,城市的发展也很需要认真做事情的人,“认真做口碑的人会得到更多,所以我们就秉持着这种长期主义的心态,用匠人的心去做好的服务。客户和业务就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多”。

不要把自己当做

是一个他乡的过客

唐芳认为,无论在哪个城市生活,都不要把自己当做是一个他乡的过客,“调整心态,把自己当做一个在此地生活的主人,去拥抱这个城市”。她说自己一直以这种心态去在香港生活,生活中许多小事也给了她强烈的触感。

有一天早上,她赶着去开会,看到一位年纪很大的老婆婆推着一辆载满可回收物品的小车通过小巷子,那辆车看着很沉,能感觉到这位婆婆力不从心,正当她伸出手去扶的瞬间,她看到了有7、8只手也同时伸过来,“觉得很感动,大家发自内心地去帮助弱势群体,所以我一直对这个城市有信心,文明友好奋进是这座城市的底色”。

但香港同时又有恰到好处的距离感。唐芳说,在内地能感觉到明显的同伴压力,但在香港,个人生活方式的差异会被比较好地理解和尊重,她提到,她在香港没有买车买大房,这个情况在内地的朋友看来可能是不可思议的,但在香港,大家并不会觉得租房或者坐地铁上班会有什么问题,“有一定的空间让大家自主选择合适的生活方式”。

她觉得香港和北上广深都是非常市场化、专业化的城市,加上自己本来就是广州人,会说粤语,所以在文化融入上并没有遇到太大的挑战。但香港又有自己的特点,“香港处于东西交汇,整体的工作环境,包括语言的应用是非常的国际化的”。唐芳表示,以前来香港都是以游客的身份,更多的是看到尖沙咀、中环的热闹繁华,但如果深入到城市的运作、市民文化、商业文化层面,都是在香港工作了才有机会去慢慢了解,“来香港之后才真的有机会去感受香港这座城市的脉搏,感受它的发展,然后自己也参与其中,去跟它一起共振,其中获得个人的发展,真的有一种扎根融入的感觉”。


统筹:陈养凯

采写:南都·湾财社记者 肖韵蕙 冯家钜 实习生 王欣悦

视频:N视频记者 林耀华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南方都市报、香港特区政府驻粤经济贸易办事处联合出品)

编辑:冯家钜,陈养凯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美好湾区

8
对这篇文章有想法?跟我聊聊吧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