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号台风“马鞍”可能于25日登陆珠江口及其西侧沿海,正逐渐逼近珠海。目前,珠海市已于8月23日9时启动防风Ⅳ级应急响应,计划安置转移临险人员7.8万人。截至23日14时,全市已有2276艘渔船回港,7个海滨浴场、景区关停。另有近200支三防抢险队伍,约1.4万名队员备勤到位。
珠海市洪湾中心渔港内,陆续有渔船回港避风。 南方+ 关铭荣 拍摄
据气象部门预计,“马鞍”将于今晚(23日)穿过巴士海峡进入南海东北部海面,强度逐渐加强,移速加快。受其影响,预计24日夜间起珠海海面风力逐渐加大,25日陆地风力9—10级,沿岸和海面10—11级,珠海海域将出现一次大浪到巨浪过程,沿岸将出现一次风暴潮过程。
当前,珠海市正积极开展台风“马鞍”防御工作,立足台风正面登陆珠海的最不利情况,严格按照防台风“六个百分百”的要求落细落小落实各项防范应对措施。
珠海市洪湾中心渔港内,陆续有渔船回港避风。 南方+ 关铭荣 拍摄
据统计,目前珠海全市3236名防汛责任人全部上岗到位,621名“三个联系人”全部下沉到基层一线,按照临灾转移“四个一”机制做好78987名临险人员的转移安置对接。截至23日14时,珠海市3324艘作业渔船(在册海洋国库渔船1271艘、内河作业船224艘、港澳流动渔船810艘、乡镇渔船1019艘)已回港2276艘、渔排人员247人已全部转移上岸,1个海上风电施工平台(大桥福船)施工人员及船员65人已全部撤离。14个海滨浴场、景区已关停7个。修剪、加固绿化树木13万株。全市三防抢险队伍196支、队员13988人、卫星电话218台、2200台无线数字集群对讲机、60台移动排水泵车已备勤到位。
珠海市洪湾中心渔港内,陆续有渔船回港避风。 南方+ 关铭荣 拍摄
在重点部位、环节安全监管工作中,珠海将加强在建工地安全监管,检查加固升降机、龙门吊、脚手架、模板、深基坑等设施设备;密切监测港珠澳大桥、珠海大桥、情侣路等重点桥梁和路段的风力,做好封桥封路准备。同时,加强供电、供水、燃气、通信、园林等防风措施,保障正常生活秩序;重点落实好地下隧道、人行通道、车库、商场等各类地下设施和低洼易涝区的排水防涝措施。
珠海市洪湾中心渔港内,陆续有渔船回港避风。 南方+ 关铭荣 拍摄
此外,为强化疫情防控工作,珠海市相关部门还将按照疫情防控措施做好回港上岸渔船人员测温、扫码、戴口罩、核酸检测等工作,按应撤尽撤,应撤早撤,做好户外核酸检测点、防疫执勤点帐篷的安全防范,防止灾害叠加。
来源:南方+客户端
编辑:王泉骄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防御台风“马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