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称健康码会变黄、冒充疫苗普查员……多地提醒警惕防疫诈骗

南方都市报APP • 隐私护卫队课题组
综合2022-08-25 21:58

当家附近出现疫情,突然收到健康码转黄的短信,你会不会在恐慌中无暇辨认短信真假?没去过风险地区却接到自称是流调中心的电话,你会不会愿意让对方转接到“公安局”,并向所谓的“安全账户”转账来自证身份?

近日,我国三亚、重庆、西藏、四川等地持续新增新冠确诊病例。有不法分子借流调之名,冒充疾控中心或者公安、政法部门,对不明真相的群众实施诈骗。常见的套路有发送含有钓鱼链接的短信、冒充公安机关要求转账、要求提供手机验证码等。

接到流调电话,怎么确认是否是诈骗电话?反诈中心民警提醒,可以注意来电是否是境外电话,开启“国家反诈中心”App来电预警功能,不要提供银行卡账号密码等账户信息和手机验证码,慎点未知链接。若怀疑遇到诈骗,可拨打96110全国反诈专线进行咨询或报案。

多地紧急提醒警惕冒充流调中心诈骗

8月23日,“平安重庆”微信公众号提醒市民,近日有诈骗短信称健康码/渝康码将于二十四小时后变黄,要求市民点击短信链接进行认证,绑定所谓“电子医保卡”。然而,链接实为钓鱼网站,不法分子借此收集市民个人信息,甚至支付账号密码。

有网友表示,这些短信都由境外号码或虚拟号码发送,而运营商发送的正规提醒短信中没有链接,也有网友称已经“快分不清了”。

截屏2022-08-25 下午6.29.55.png

即使新冠病例清零的地区,也并非不会遇到类似诈骗。根据陕西法制网报道,8月22日,家住西安临潼区栎阳街办的某市民接到自称疫情防控流调工作人员的电话,对方称其去过某中高风险地区。在其否认后,骗子称可能身份被冒充,主动提出由他们转接到该属地“公安机关”联系核实,并向“安全账户”转账以确认身份。该市民最终被骗10万余元,目前案件正在侦办中。

据鄂尔多斯市委宣传部官方公众号消息,有诈骗分子在将电话转至 “公安局”进行身份核查后,称发现受害人有异常经济交易,怀疑与一起洗钱案有关,要求受害人清查资金洗清嫌疑,进而骗取钱财。此前存在多起套路类似的案件,有男子接到自称是“深圳市疾控中心”来电,结果29万余元被骗走;女子接到自称是“十堰市疾控中心”来电,差点被骗163万元。

对于此类冒充“公检法”的诈骗形式,8月以来,多地公安反诈中心、疾控中心发布紧急提醒。据南都记者不完全统计,8月以来发布同类型诈骗处理通知或预警的地方包括常德市、银川市、深圳、南京市、渭南市、呼和浩特、汕头市等至少十地。

除了要求直接转账,骗子还可能以重新办理行程码为由,要求提供手机验证码。据十堰市政府官方公众号消息,有诈骗分子以系统出现问题,需要重新核实身份信息和行程信息为由,发送一条链接要求填写身份信息和电话号码,接着要求受害者把手机收到的验证码发给他们,表示会重新办理行程码。骗子收到验证码后,即可转走受害者银行账户里的钱财。

不法分子不仅活跃在线上,甚至也堂而皇之地在线下作案。据中国新闻网报道,今年7月,南昌火车站的防疫检查点有一男子身穿白色防护服假扮防疫工作人员,该男子以检查核酸为由,借机操作向其求助旅客的手机,让受害者配合人脸识别并盗刷其银行账户。据悉,江西南昌铁路公安处南昌车站派出所已追回诈骗资金7200余元。

反诈民警支招辨别诈骗电话

除了“公检法”人员,骗子还有可能冒充快递客服、社区回访工作人员等身份,以新冠疫情为由,诱导转账、进群、非法收集个人身份与人脸识别信息等。

比如鄂尔多斯市康巴什区委宣传部官方公众号曾提醒市民警惕伪冒“快递客服”的骗局。诈骗分子打电话给受害者,谎称快递检测出了新冠阳性,已被销毁,但可以申请理赔。和短信钓鱼链接类似,加上“客服”好友后,骗子诱导受害人在钓鱼网站上填写个人支付信息,盗走资金,甚至以支付信用不足、理赔渠道未开通、赔款无法到账等为由,诱导受害人进行贷款转账。

除此之外,骗子还会伪装成 “疫苗接种普查调查员”或“回访员”,以社区工作人员的名义添加微信好友,随后拉人进入“福利群”,发布刷单、赌博等违法违规信息,通过一单多任务拒返佣金、流水不足无法提现等套路诈骗钱财。

值得一提的是,以办理“健康码”为由非法采集到的身份证和人脸识别信息还可能为行业“内鬼”所用,进行电信诈骗。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的10件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及关联犯罪典型案例,2019年马某辉通过在江苏省的劳务公司员工等人,以办理“健康码”、核实健康信息等为由,非法采集劳务公司务工人员身份证信息及人脸识别信息,对“白卡”进行注册和实名认证,用于电信网络诈骗犯罪。

如何辨别接到的电话究竟是流调电话还是诈骗电话?

反诈民警提醒,疫情核查人员只会使用固话或移动电话,“00”或“+”开头的都是境外电话。再者,流调人员仅会询问姓名、年龄、住址、职业等个人基本信息、健康状况、疫苗接种情况、近14日的行程等信息,以查清传染病的传播链,绝不会涉及财产数额、银行卡账号密码、转账冻结等财产相关问题。

若需核查自己是否属于密接,可以通过微信搜索“国家政务服务平台”,进入小程序点击“同行密接人员自查”进行查询,或联系居委会、派出所寻求帮助。若没有去过中高风险地区但健康码出现异常,可点击支付宝健康码下方“网络申诉”,或者拨打当地健康码服务热线12345进行申诉改码。

公检法机关不会通过电话、微信、网站等媒介办案,也不存在所谓的安全账户或者核查账户,更不会让公民在电话里提供个人账户信息并提供未知软件、链接要求转账汇款。

多地反诈中心还提醒,可以下载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进行实名注册后开启来电预警功能,避免上当受骗。若怀疑遇到诈骗,可拨打96110全国反诈专线进行咨询。如果已经遭遇诈骗,可以保存好聊天、转账等相关证据,第一时间拨打96110反诈专线进行报警或前往就近的公安机关报案。


采写/综合:实习生程雨祺 南都记者蒋琳

编辑:蒋琳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