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底,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对下半年经济工作作出重要部署,要求经济大省要勇挑大梁,有条件的省份要力争完成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面对稳定发展责任,全国第一经济大省广东下好先手棋,精准施策,重点项目投资和工业经济保持了活力,外贸进出口成为继续走在前列的助推器,全省经济呈现缓中趋稳、稳中向好态势,为实现全年增长目标打下坚实基础。
8月23日,由省委网信办、团省委指导,南方都市报、N视频主办的“大潮起珠江·湾区新时代”——经济领域网络名人主题分享会在广州市ICC环贸中心拉开帷幕。本次论坛聚焦中央针对经济工作的重要部署,邀请多位专家学者和网络名人代表齐聚一堂,围绕广东省以及大湾区经济发展以及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经济热点话题展开深入探讨。
专家学者热议经济热点,多角度展望湾区发展广阔前景
“上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深圳主持召开经济大省政府主要负责人座谈会时指出,广东等6个经济大省要勇挑大梁,挖掘自身政策潜力保市场主体稳经济,稳定本地和外来务工人员就业。”南方都市报社主编刘江涛在致辞中表示,一个月内,李克强总理两次“点名”广东“挑大梁”,本次分享会的举办可谓正逢其时,同时,这也是南都发挥智媒优势,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又一次努力。
今年以来,广东省顶住疫情冲击和“龙舟水”期间强降水的考验,上半年交出了一份来之不易的成绩单。针对广东省2022上半年度经济情况表现,广东省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万陆在现场带来《广东经济半年报分析》。万陆使用“承压前行”“稳保有效”“蓄力变革”三个关键词来总结广东上半年经济发展态势,他指出,广东经济在压力与考验中稳住大盘,保障了市场经济、就业与民生,展现出强大韧性和潜力,也为继续发力“稳增长”奠定了坚实基础。
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经济在国家现代化建设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嘉宾分享环节,知名财经公号“智谷趋势”创办人、财经作家黄汉城带来主题分享《粤港澳大湾区的趋势变化展望》,从产业升级、经济腹地、人才集聚等多个方面分析了大湾区经济强大的发展潜力。随后,财经公号“金角财经”联合创始人袁明武则引用江苏“散装”发展模式的“他山之玉”,指出湾区协同发展可以从交通、产业、公共服务等多个方面切入,将区域协同发展优势最大化。
圆桌“群雄论剑”,网络名人共话经济大省担当
在接下来举行的圆桌讨论中,多位专家学者与网络名人就“广东作为经济大省如何勇挑经济大梁”的话题展开圆桌对话。其中,中宜教育及格兰堂科技董事长,广东省青联常委(教育界别秘书长)戴斌从产业、消费等多个角度提出想法,他分享道,放眼全球,中国几十年内在中低端制造业领域内所取得的成绩不容小觑,因此建议广东在促进中低端产业上积极作为,牢牢把握住中低端产业吸纳就业、增进消费的优势,同时鼓励以派发线下经济消费券的形式吸引市民多走进商业场所,多措并举巩固广东经济排头兵的重要角色。
“股市是经济的现行指标之一,因此经济发展的研究也可以从股市中寻找出一些新鲜的思考。”股票财经评论家、畅销书《吴国平操盘手记》作者吴国平则将广东经济创意地以股票作为类比,引用投资的概念将经济发展的思路概括为认清优势、顺应趋势、布局未来三个步骤。他指出,广东可以利用本土新能源产业优势,顺应全球新能源趋势,突围该领域产业发展。同时,着眼布局后疫情时代数字经济消费模式,以科技赋能实体产业的转型。
随后,《南方》杂志时政部记者杨洋、粤港澳大湾区地产经济学家邓浩志,“快兰斯24小时财经直播”创始人李毅超,分别从宏观经济角度以及房地产、民营经济等多个方面为广东经济发展提出见解,探讨了不同领域驱动广东经济发展的方略与路径。
采写:南都、N视频记者 刘红豆
海报设计:刘寅杉 邹思曼
编辑:陈蓓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