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广州”名家讲座:破解书法的密码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直播
原创2022-08-27 14:01

黄庭坚说,字中有笔,如禅家句中有眼。学习书法,易学难精。学好书法就要找到其中诀窍、要领,这就是黄庭坚讲的禅句中的“眼”了。用现代的话讲,就是要找到密码,开门的锁匙。

8月27日下午2点半,广州市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原广州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陈秋明上线“文史广州”系列讲座直播,讲座从书法的点线面角度切入,研究探讨三者关系及其各自的重要性。他认为,从某种意义来讲,书法就是线条艺术,所以侧重对线条的分析与把握尤其重要。

微信图片_20220825164301.jpg

广州市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陈秋明上线“文史广州”系列讲座直播。

一点成为一字之规

陈秋明自幼爱好书法,擅行草,兼工楷隶。在多次全国书法展中获奖及殊荣;由广东教育出版社出版《从心写我》《岳阳楼记》、《前后赤壁赋》《前后出师表》《草诀百韵歌》等数十本字帖。

陈秋明说,我们为什么要研究落笔,因为它直接影响线条的力度及线条的一半质量。

书法中的五种书体一一篆、隶、楷、行、草。篆书,落笔相对简单,把笔锋回转写出比较圆的头。隶书笔法也不多。楷书笔法很丰富,八法俱备。行、草一般是借用楷书的笔法、节奏进行书行。所以,理解楷书的点画,对写行书、草书帮助非常大。卫夫人(王羲之的启蒙老师)说写点就要像高山坠石,高空把石头扔下来,要有力度气势。

陈秋明分享了自己年轻时学习书法的经验。他曾请教李曲斋先生,李曲斋是广东一位书法大家,爷爷李文田更是清代一名大学者。陈秋明拿他的作品请李曲斋老先生指教,李曲斋当时只说了一句:“你留意你的落笔。”陈秋明说:“这句话我反复思考了几十年,才明白其中要义,为什么他就说一句‘留意你的落笔’,可见落笔真的非常重要。”

书法是线条的艺术

点延伸变成线。有人说我们中国书法就线条的艺术是对的,怎么把线条写好非常关键。有三个方面需要注意,一是立体感,二是节奏,三是力度。

陈秋明拿两组线条来对照讲立体感。中锋线条有立体感。拐弯的地方也很有力。有横折的拐弯,只有竖弯钩,拐弯很有力。另一组因为是侧锋,出现的线条不完整。线上面是齐的,下面像锯齿一样,力度就差了。

微信截图_20220826134107.png

陈秋明拿两组线条来对照讲立体感。

什么叫中锋?古人对中锋的理解是入木三分、如锥画沙、力透纸背、如印印泥。

陈秋明说书法的节奏、节拍、节点也非常重要,黄庭坚有句话,字中有笔,如禅家句中有眼。书法的节奏就是按与提的交替、重跟轻的转换。如图中的“力”,“力”的横折钩节奏出来了。

微信截图_20220826134301.png

书法的节奏轻重交替。

有人形容书法是无声的音乐。跟音乐一样,有节拍的,如四三拍,节奏就是强弱弱,不能乱。

什么是节点?陈秋明说,两个笔画连接处就是节点,要处理好,横折勾节奏就像我们的手臂,肩点开始,上臂从粗到细,到肘点,下臂也是从粗到细。

在讲座中,陈秋明认为,笔力指写字在笔法上表现的气势和力量。书法中讲的笔力有三种力,一种是摩擦力,第二种是视角上的力,第三种是速度的力。视角的力包括:弹力、冲击力、反作用力、爆发力、凝聚力、遒劲、向心力、张力等都可以作品体现出来。

微信截图_20220826134209.png

病笔分析。

面:主要指作品章法

微信图片_20220825164152.jpg

而面主要指作品章法,王羲之的《兰亭序》是天下第一行书。艺术性非常高,不仅是结字,行气,整个章法也是天人合一,浑然天成

最后陈秋明总结道,书法是线条的艺术,对线条的理解,线条的把握非常重要,理解书法的立体感、节奏、力度都非常关键。通过线条组成形成作品,不同风格的作品给人不同感受,有雅静,有奔放,有粗犷,等等。


想了解更多关于本讲座的内容,点击下面的链接可完整观看。

https://m.mp.oeeee.com/live/5741_c0fc4cb9533e1786.html

“文史广州”名家讲座系列活动由广州市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联合广州图书馆举办,该系列讲座旨在厚植城市人文情怀,让广大市民“读懂广州、热爱广州、奉献广州”。


采写:南都记者 卫志凌 通讯员 颜戴丽 郑爽

编辑:卫志凌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专题】“文史广州”系列名家讲座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