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绩增速比往年同期要低,这是五粮液今年半年报的情况。
8月25日下午,白酒龙头五粮液交出上半年成绩单,虽然营收和净利润分别报412.22亿元和150.98亿元,增幅分别为12.17%和14.38%。
南都湾财社-酒水新消费指数课题组记者注意到,虽然在业绩基数大的前提下,五粮液业绩保持增长,但是增幅创下了2016年之后半年报最低增幅,甚至低于2020年同期。
今年上半年五粮液虽然实现业绩增长,但增幅放缓(图片来源:五粮液半年报)
根据五粮液方面在财报中解释,业绩增幅放缓,除新冠疫情影响外,还与该公司通过降低预收款(合同负债)中的现金比例、优化订单管理等措施,从而使得经销商回款项目(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减少等因素有关。换言之,五粮液方面认为,收入增幅减少,是该公司对经销商放宽打款等“松绑措施”所致。
南都湾财社记者透过财报注意到,五粮液回款、预打款及应收票据等数据出现不同程度的下跌。
销售回款方面,今年上半年五粮液报314.34亿元,相比去年同期的360.84亿元下跌12.88%;又如反映预打款的合同负债,相比报告起初(去年12月31日)的130.58亿元,五粮液截至6月30日收缩至18.76亿元,而在去年同期该数据为63.28亿元,这意味着今年上半年,经销商大幅减少对五粮液产品预打款;另外在应收票据上,上半年五粮液报252.48亿元,相比期初238.59亿元增加约5%,而该数据在往年同期基本呈现下降趋势,这也反映该公司对经销商的赊销等行为有所放宽。
实际上,五粮液方面对经销商“存在一定程度的放宽和松绑”,也是今年上半年疫情等因素影响的餐饮渠道消费下滑以及宴席延期所致。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1至6月,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值为210431.7亿元,同比去年下降0.7%。在此期间,餐饮业受到影响较大,数据显示,全国餐饮收入合计20040亿元,相比去年下降7.7%。
业界看来,五粮液重点绑定的餐饮场景,尤其是宴席、商务接待等场景,由于各地疫情散发导致暂停,这使得五粮液在餐饮渠道的销售受阻,这也让厂家方面不得不放宽对经销商的限制。
白酒行业分析师蔡学飞向南都湾财社记者表示,疫情带来的包括宴席推迟、聚会取消及走亲访友暂停等,对五粮液的销售存在一定影响,“但这些影响是阶段性的,随着下半年消费旺季到来,五粮液也能获得一定程度的恢复”。
业界看来,五粮液因宴席渠道下滑而增幅放缓,也是整个行业存在的问题。华金证券研报显示,受限于消费场景管控、宴请减少等因素,白酒行业第二季度普遍业绩承压;目前酒企正在加大营销投入,通过系列活动触及消费者,回补前期业绩,持续关注双节备货动态。
南都湾财社记者还注意到,五粮液增幅放缓除了销售渠道影响外,也可能与该公司产品结构调整有关。根据五粮液半年报显示,上年五粮液产品收入同比去年增加17.82%报319.73亿元,但其他酒产品跌6.09%报65.39亿元。
五粮液产品今年上半年收入仍在提升,其他系列酒则出现下滑(来源:公司半年报)
“系列酒(其他酒产品)下滑,反映五粮液在进行产品结构持续升级,中低端产品不断被边缘化,这其中就包括经销商与渠道上的优化和平衡,因此增速放缓也是五粮液现阶段面临的阵痛。”蔡学飞认为,目前低端产品市场萎缩较为严重,因此五粮液结构升级增加高端酒销售也是必然措施。
据南都湾财社记者了解,在今年市场大环境复杂的情况下,五粮液采取逆市提价的举动,包括对主力高端产品普通五粮液的出厂价以及建议零售价进行上调,但从实际情况来看,目前提价对五粮液的业绩影响有限。
当然,作为浓香白酒龙头,五粮液仍被券商看好,截至8月26日,39家买入,6家增持。其中,国盛证券8月26日最新研报给予五粮液买入评级。但与之相对的,截至二季度末,有大机构对五粮液进行减持。其中香港中央结算公司持股环比减少8.96%,“网红”张坤管理的易方达蓝筹精选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持股环比减少4.51%,侯昊管理的招商中证白酒指数分级证券投资基金持股环比减少3.9%。
对于五粮液今年下半年有何表现?是否能在白酒消费旺季到来时有所增长?南都湾财社-酒水新消费指数课题组记者将持续关注。
南都湾财社记者 贝贝
编辑:贝贝,甄芹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专题|聚焦上市公司半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