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面上标称有抗菌功能的纺织品日渐增多,但这些产品的抗菌效果却参差不齐。这一现象有望得到改变。8月29日,广东发布团体标准《抗菌纺织品》,对标称有抗菌功能的纺织品的抗菌性能明确定级规范。专家组评审认为,该团标填补了机织纺织品抗菌性能生产考核标准的空白,可为企业生产、检测机构检测、行政机关监督和消费者选购提供技术依据和支撑。
该团标适用于标称具有抗菌功能的内衣、内裤、防晒衣、保暖衣、家居服、袜子等各类纺织品。团标提出产品的内在质量指标和外观,明确要求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标称的质量要求。为防止抗菌物质的溶出,影响穿用过程中皮肤表层的正常菌群的生长,保护皮肤黏膜的稳定,团标明确规定了应用的抗菌物质的溶出性指标:纺织品经洗涤一次后,抑菌圈的宽度D≤4mm。
抗菌性能方面,参照相关国家标准通常规定,明确抗菌类别主要是日常生活中常见且分布较广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肺炎杆菌和白色念珠菌。对内衣、内裤等特殊产品,创新性增加考核加德纳菌(产品明示对加德纳菌有抑制作用时)。核心技术指标抗菌率根据目前企业的实际生产技术水平,按照经过努力可以实现的原则,确定划分为7个等级,对每个等级的抗菌性能指标洗涤次数和抑菌率做出明确规定。比如,抗菌纺织品最高级别在水洗150次后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率为≥85%,这些指标行业标准≥80%的要求。
采写:南都·湾财社 记者 陈养凯
如果您有相关线索
欢迎发送邮件到
也可通过微信
搜索“南都鉴定评测实验室”
(微信号:ndlab2020)
与“鉴定君”随时互动
编辑:陈养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