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黄山“守松人”胡晓春:不负重托做好本职工作传播真善美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即时
原创2022-08-31 10:10
文头图.jpg

编者按:见信如晤,纸短情长。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常以书信的方式同人民群众、党员干部以及各行各业各界人士交流互动,激励大家做新时代的奋斗者。即日起,南方都市报、N视频推出特别策划“十年信笺情——回访收到总书记回信的新时代奋斗者”,听他们讲述如何铭记总书记山高水长的关怀厚爱,踔厉奋发、笃行不怠。

“一年365天,我有300天是和迎客松朝夕相处,一人一树,相伴相守。”胡晓春在安徽黄山风景区守护迎客松已有12年,是第19任“守松人”。对他来说,迎客松已经成为特殊的“家人”——他每隔2小时巡护巡查迎客松一次,游客散尽,便回到办公室撰写工作日记,至今已写下70多本、超过140万字的《迎客松日记》。2021年,胡晓春入选敬业奉献类“中国好人”。

今年,胡晓春与同事李培生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汇报工作情况和心得体会,表达了为守护美丽黄山、建设美丽中国贡献力量的决心。8月13日,总书记在回信中鼓励他们继续发挥好榜样作用,积极传播真善美、传递正能量,带动更多身边人向上向善,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争做社会的好公民、单位的好员工、家庭的好成员,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奉献自己的光和热。

收到总书记回信,胡晓春与同事李培生备受鼓舞。胡晓春在接受南都、N视频回访时表示,将不负重托,发挥好榜样作用,积极传播真善美、传递正能量。“未来,我会继续站好迎客松的守护岗,做好迎客松的哨兵,让迎客松以优美的姿态广迎四海宾客。”

pic_1158885

8月14日,胡晓春对迎客松的支撑杆进行检查。新华社发

【专访胡晓春】

回信对我们很大的鼓励

南都:你和李培生为什么想到给总书记写信

胡晓春今年,我和李培生一起参加了生态文明培训班,在学习“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时,萌发了给总书记写信的念头。

南都:收到总书记回信后,你们的感受如何?

胡晓春那种自豪和激动无法用言语表达。回信中的每一句话对我们而言,都是很大的鼓励。我要将信中的嘱托落实到工作、生活中,发挥好榜样作用,积极传播真善美、传递正能量。同时,要继续把本职工作做好,扎根黄山,为广大游客提供更好的服务。

如今,迎客松的保护制度体系更加科学完善,黄山风景区构建形成了规范化、系统化、科学化的“四护”管理机制,不仅定期组织开展古树名木资源普查及认定,建立了重点古树名木专人守护、定期监测、建档管理等管理制度,还设置了“专家咨询”制度进行科学养护,形成迎客松监测预警和应急防护体系。

未来,我会继续站好迎客松的守护岗,做好迎客松的哨兵,像守护家人一样把迎客松守护好,让迎客松以优美的姿态广迎四海宾客。

“迎客松象征着不屈不挠的精神”

南都:总书记在回信中提到,“你们长年在山崖间清洁环境,日复一日呵护着千年迎客松,用心用情守护美丽的黄山,充分体现了敬业奉献精神。”你的日常工作是怎样的

胡晓春迎客松生长在海拔1680米的黄山玉屏景区。它的外形很独特,伸出的树枝就像一个人正在迎接四方来客,按照我们中国人的礼仪,象征着“迎客天下”,欢迎海内外朋友来黄山观光。作为中国人民热情、好客的象征,黄山迎客松家喻户晓,名扬天下,已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迎客松也象征着不屈不挠、坚韧不拔的精神。

1981年,黄山设立迎客松“专人守护”岗位,我已是第19任“守松人”。每天,我们会把巡护情况写进《迎客松日记》以备查阅,也给专家组提供详细记录。我已经写了70多本日记,大概有140万字。

pic_1158882

8月14日,胡晓春用放大镜检查迎客松的树皮和纹理,以便及时发现病虫害。新华社发

日常工作是很细微的。正常天气下,白天我每隔两个小时进行一次巡护,主要是对迎客松的树体主干、枝丫、枝条、冠顶、支撑架及周边环境等进行巡查。工作时间随着季节和游客量变化而不同,到了旺季,我们可能在早上六点半到七点左右就开始工作。

如果遇到恶劣天气,作为迎客松保护先锋队的成员,我们会启动不同的应急预案,参与保护迎客松。有积雪时,我们要测量积雪的厚度,以及枝条的承载量等。遇到冻雨,我们会根据专业指导意见,对迎客松进行科学支撑。

南都你们在工作中遇到过哪些紧急情况

胡晓春我还记得,2012年台风“海葵”来袭,降雨量、风力颇大,情况特别紧急,大家出去一趟全身很快湿透。当时,整个应急保护团队分成了两个班组开展巡护。大家做好安全措施,迎着风雨前往迎客松的保护区域。台风之下,迎客松枝条的摆幅较大,支撑杆随时会移位,我们需要及时复位。

另外,雨量太大也会对迎客松的根系产生影响——如果长时间出现积水,极易造成烂根。我们便组织人员在周边铺设麻袋,防止雨水冲刷根系致其裸露,并畅通排水系统。经过两天三夜的努力,最终确保了迎客松万无一失,没有受到任何影响。

“守护好迎客松是我们的职责”

南都你从事守护迎客松的工作有多长时间了

胡晓春已经12年了。我是退伍军人,回到家乡以后进入黄山风景区工作,原先是一名护林员,主要负责巡查各个路段,做好生态资源保护、森林防火等。后来通过选拔,我成为“守松人”。

对我而言,守护迎客松是对黄山保护事业的一种传承。每一任“守松人”的守护心得、守松精神都代代相传,保护黄山的环境是我们的使命,守护好迎客松是我们的职责。

这些年工作还算平稳。我最欣赏的一句话就是“无异常”,只要见到这个词的次数多,我就感觉不负重托,守好了我们的迎客松。

南都:2021年你入选了敬业奉献类“中国好人”

胡晓春其实这些荣誉属于黄山,属于投入黄山园林事业的每一位工作者。他们也在不分昼夜地为守护黄山奔波,我很幸运地成为其中一个代表。我的人生就干了两件事,一件事是当兵,第二件事就是回到家乡黄山,为黄山旅游事业出点力。

南都是什么让坚持了这么多年

胡晓春对我来讲,现在已不单单是在守护迎客松,也是在守护“家人”。迎客松就像是我的亲人,是我们家的一位长者。一年365天,我有300天和迎客松朝夕相处,住在山上。一人一树,相伴相守。

我女儿说,爸爸是个“山大王”,因为很多时候我无法陪伴她,其实我心中对家庭也难免有些愧疚。但每次妻子、父母告诉我,要把本职工作做好,家里的事情有他们,让我放心。我也会把家庭的嘱托、各级对我的关心转化为工作动力,更好地保护迎客松。

十年信笺情——回访收到总书记回信的新时代奋斗者

总策划:戎明昌 刘江涛

执行策划:王佳

统筹:南都记者 向雪妮

采写:南都记者 敖银雪

专题编辑:张亚莉

海报设计:尹洁琳

编辑:敖银雪,向雪妮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十年信笺情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