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很多本身患有疾病或者免疫脆弱的人群,在忍受本身疾病煎熬的同时,还有可能遭受新冠肺炎疫情的侵扰。近日,专家表示,血液肿瘤患者由于疾病本身以及抗肿瘤治疗所导致的严重免疫抑制,其对新冠更为易感,即使他们接种了疫苗,自身也未必能产生足够的抗体形成有效保护,这时就需要额外补充的预防手段来帮助血液肿瘤患者抵御新冠病毒。
15%-25%血液肿瘤患者疫苗应答不佳
《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技术指南(第一版)》建议包括肿瘤患者在内的免疫功能受损人群,应接种灭活疫苗及重组亚单位疫苗,但也指出该类人群疫苗接种后的免疫反应及保护效果可能会降低。
据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监事会监事长、哈尔滨血液病肿瘤研究所所长马军教授介绍,一般来说,疫苗接种可强化个体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并使其在新冠病毒入侵的第一时间发挥抗病毒作用。但是,血液肿瘤患者的免疫功能不仅受到疾病本身的损害还会受到多种抗肿瘤治疗的进一步抑制,这使得他们接种疫苗抗体应答率较低。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监事会监事长、哈尔滨血液病肿瘤研究所所长马军教授
“血液肿瘤患者由于做了化疗或免疫治疗,把人体内的B细胞消耗了,所以人体不容易产生抗体。” 马军教授解释道。研究表明,大概15%-25%的血液肿瘤患者接种新冠疫苗后自身机体可能无有效抗体产生。而且患者的治疗阶段、治疗方案、接种时机也可能影响到他们接种后所产生的免疫应答水平。
血液肿瘤患者是新冠高危人群
由于无法通过疫苗获得一般人群同等水平的抗体,这使得血液肿瘤患者更易受到新冠病毒的威胁。国外有一项研究表明,即使全程接种mRNA疫苗,血液肿瘤患者感染率约是非肿瘤患者的4.6倍。
免疫受损不仅让血液肿瘤患者易感染新冠,感染后重症率和病死率也更高。马军教授介绍道:“有相关国际研究统计,淋巴瘤与骨髓瘤的这两类病人的新冠重症率占了42.3%。另外一项研究发现血液肿瘤老年患者死亡率大约为37.6%。”
“强化对血液肿瘤患者的新冠保护,减少他们的新冠感染率、重症率、死亡率,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马军教授说。
免疫力低下人群新冠预防新办法
“有相当一部分的血液肿瘤患者处于强化疗或免疫抑制剂治疗期,或处于造血干细胞移植期,或合并其他基础疾病而属于禁忌证则无法接种疫苗。”马军教授表示,对于这类免疫力低下人群,这时就需要额外的预防手段来帮助血液肿瘤患者抵御新冠病毒。
据悉,2022年4月5日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发布了肿瘤患者新冠疫苗接种指南《NCCN COVID-19 Vaccination Guide for People With Cancer》,其中就建议肿瘤患者全面接种疫苗,而血液肿瘤患者作为新冠重症高危人群,可优先应用已被证实有预防作用的单克隆抗体药物。
“我们可以让外源性抗体来保护血液肿瘤患者群体。”马军教授解释道,单克隆抗体被直接输入机体后,可为其提供自身无法产生的抗体,并在输入后迅速形成保护,这属于一种被动免疫。
总之,“对于血液肿瘤患者的新冠预防,国内外各权威指南一致推荐‘加强疫苗接种,应接尽接’。但对正在治疗和进展的血液肿瘤患者,自身免疫功能严重受损,加之抗肿瘤治疗进一步抑制免疫,无法通过疫苗获得足够抗体保护,这时可以采用中和抗体来作为预防的补充手段。”马军教授总结道。
采写:南都记者 曾文琼
实习生:王琴慧
编辑:曾文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