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20:00,著名作家、学者周绚隆将携其新作《克莱门特的<金瓶梅>翻译》做客南都读书俱乐部,并就跨文化翻译的融通与错位等问题作线上分享。
《金瓶梅》是中国小说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作品,它在题材选择、情节设计和人物刻画方面,都实现了巨大突破,开启了中国小说的写实之风。此书影响巨大,已被译成了多种语言。
在英语世界,《金瓶梅》有三个译本,一是伯纳德·米艾尔(Bernard Miall)从费兰兹·库恩(Franz Kuhn)的德译本转译的节译本,名《金瓶梅:西门庆和他六个妻子的历险史》(Chin P'ing Mei:The adventurous history of Hsi Men and his six wives),全一册,1939年初版;一是克莱门特·埃杰顿(Clement Egerton)以崇祯本为底本,从中文翻译的全译本,名《金莲》(The Golden Lotus),分四册,1939年初版;一是芮效卫(David Tod Roy)以《金瓶梅词话》为底本,从中文翻译的全译本,名《金瓶梅》(The Plum in the Golden Vase or, CHIN P'ING MEI),分五册,分别于1993、2001、2006、2011、2013年依次出版。
《克莱门特的<金瓶梅>翻译》 周绚隆著 东方出版中心2022年3月
中华书局总编辑周绚隆先生十余年前在人民文学出版社编校《(汉英对照)金瓶梅》时,对克莱门特的译本开始关注,近年又参酌芮效卫的译本,对照中文原著,逐字逐句通校了克莱门特的译文,写成了《克莱门特的<金瓶梅>翻译》一书。作者既考察了克莱门特译本(《金莲》)的翻译、出版、修订、传播过程,又分门别类地考察了克莱门特译本中存在的具体问题,探究引发这些问题的原因。可以说,本书是汉英翻译研究的一个极佳案例,对于今人从事古典文学作品的外语翻译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周绚隆于1969年在甘肃庆阳出生,先后毕业于兰州大学、山东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博士学位。从事古典文学研究、翻译和散文写作。发表学术论文多篇,著有《陈维崧年谱》、《元文选》(与邓绍基合作)、《易代:侯岐曾和他的亲友们》等。
扫码加小南,受邀加入南都读者俱乐部,与文坛大咖面对面
编辑:周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