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所学校盛产小小发明家!秘诀在于……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教育
原创2022-09-05 15:12

从“薄弱学校”华丽蜕变,实现了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学校科技劳动类获奖累计三百多人次,获批专利13件,多次夺得了国家级甚至是国际级的大奖。

华峰1.jpg

华峰学校

这是一所颇具传奇色彩的九年一贯制学校。地处黄埔边缘,办学基础薄弱,但先后被评为 “广州市知识产权试点单位”、“广州市人工智能课程实验学校”、“广东省绿色学校”、“ 广东省防震减灾示范学校”等。

一所会玩的学校

华英沐朝霞,峰岚毓灵秀。华峰学校毗邻革命圣地华峰山。花争艳、鸟清鸣,风和畅,草如茵,绿水青山,滋养着莘莘学子的心灵。学校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开展自然教育,科技楼、艺术楼、图书馆、体育馆、400米标准跑道田径场、50米标准游泳池、足球场、篮球场、羽毛球场、网球场等现代化的设施给学生提供多元化发展的平台;陶艺室、创客室、人工智能室为个人个性发展创设无限可能。

华峰.jpg

漂亮的校园

华峰是一所很会玩的学校,学校搭台,学生唱戏,学能学出成绩,玩能玩出名堂,学科教育与生命教育深度融合,“语文节”、“数学节”、“英语节”、“体育节”、“科技节”、“艺术节”,学生各显其能,作品精彩纷呈,充分体现了学校的核心素养教育成果。

修改1.jpg

学生社团活动多

数学节.jpg

学生在数学节上举行魔方大赛

一个善于创新的平台

近几年,学校推行“生态课堂”,课堂上运用师友互助的教学形式,由重“教”变为重“学”、由重“组织教学”变为重“动机激发”、 由重“结果灌输”变为重“过程生成”、由重“学生的学业成绩”变为重“学生的生命成长”。变“教师”为“导师”,变“课堂”为“学堂”。关注生命成长,培养学生独立思想和人格,掌握终身学习的技能与方法,为孩子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开设特色课程,把学生核心素养教育落到实处是华峰学校的一大特点。早在教育部要求落实劳动教育之前就开发了劳动教育系列校本课程:《种植常识》、《无人机器》、《编程控制》等,通过生活劳动、生产劳动、社会服务等让学生得到锻炼。劳动教育进入课表,建有小菜园、陶艺室、创客室、人工智能室、地震减灾室等。

小菜谱.jpg

学生在校园小菜圃里浇灌

同时,依托科创、人工智能、食农、陶艺等四个主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劳动技能。

“汽车方向盘防盗系统”、“带加湿的热泵油汀取暖器”、“基于天猫开源环境下的人机交互智能饮水机”、“一款利用发动机余热制冷的汽车空调辅助装置”…… 近年来,学生积极参加国家、省、市、区各类竞赛活动,成绩显著。包括在第十四届广东省少年儿童发明展览会上获得省一等奖;在第二十三届全国发明展览会上获国家级银奖;在第十届国际发明展览会上获得银奖等等。科技劳动类获奖累计三百多人次,获批专利13件。

修改2.jpg

创新发明获奖多

一把开发学生“成长力”的钥匙

短短几年之间,从“薄弱学校”华丽蜕变,实现了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它是如何做到的呢?秘诀就在三个字:成长力。立足培养面向未来的学习者,注意开发学生的“成长力”,是他们成功的关键。

华峰学校校长符方军表示,基础教育阶段重要的任务就是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尤其要注重培养学生持续成长的能力。“华峰学校以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为办学理念,多年来,我们从强德育、优课堂,丰课程,树品牌这四个方面来践行办学理念,致力于培养成长力的学生,我们坚持关注学生的差异,尊重学生的情感,释放学生的潜能,为学生搭建多样化的成长平台,我们希望每一个学生在学校里面都能得到最好发展,都能走向舞台的中央,都能成为最好的自己。”

志愿服务3.png

精神抖擞的学生志愿服务队

德育是走进心灵的教育,是形成良好校风学风的基础。华峰学校把德育放在育人之首,全力打造“至善德育”特色,引导学生持善心,讲善言,行善举,修善品。“志愿者行动”,“文明礼仪小天使”,“至善服务队”,“劳动小达人”,“科技之星”,“十大至善少年”评选活动……施至善德育,育至善少年,华峰人的追求,体现着他们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

策划:李阳 尹来

统筹:陈伟斌 梁艳燕 陈成效 李琳 游曼妮

采写:梁艳燕

编辑:梁艳燕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黄埔教育“寻宝记”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