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广州正统筹布局网络安全发展,从更高层次、在更广领域,肩负起建设网络强市的新使命。广州在强化网络安全保障上有哪些亮点?如何布局网络安全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在2022年广东省网络安全宣传周举办之际,南方都市报专访了中共广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委网信办主任陆志强。
据悉,今年广东省网络安全宣传周由省委网信办牵头会同省委宣传部、省委编办、省教育厅、省公安厅、省国资委、省广电局、省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省总工会、团省委、省妇联、省通信管理局、人民银行广州分行主办,广东省互联网业联合会、南方都市报、N视频联合承办,持续到9月11日。
强化网络安全保障体现在“四高”
南方都市报(以下简称“南都”):广州作为国家中心城市,在推进网络安全创新发展、护航网络强国建设上扮演排头兵角色。近年来,广州市委网信办在强化网络安全保障上有哪些亮点举措?
陆志强:近年来,广州市委网信办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安全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通过强化网络安全统筹协调,着力提升党政机关和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网络安全防护水平,切实维护了网络空间安全和网上秩序稳定,增强了人民群众的网上安全感、获得感和幸福感。
广州强化网络安全保障的举措主要体现在“四高”:强化网络安全组织领导,“高站位”推动网络安全顶层设计;强化网络安全防御能力建设,“高要求”打造网络安全保障体系;强化网络安全技术支撑能力建设,“高标准”建设网络安全基础设施;强化网络安全人才队伍建设,“高质量”开展网络安全宣教工作。
具体来说,持续完善网络安全管理体制机制,统筹推进网络安全工作“一盘棋”“一张网”。严格贯彻落实网络安全工作责任制;推动网络安全多部门沟通,建立网络安全信息报送通报、联合检查、应急响应等机制;建立健全网络安全协调工作机制,形成党委部门牵头抓总、监管部门各司其职、职能部门齐抓共管、各区具体负责的网络安全工作体系。
同时,坚持“平战结合”,通过以检促管、以演促练、以练促战等方式,切实加强党政机关和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网络安全保障工作。统筹多部门定期开展全市网络安全检查,组织技术力量开展现场渗透测试,常态化开展网络安全实战性攻防演练和网络安全应急演练工作,充分利用市委网信办、市保密局、市公安局等多方监测资源,实时开展网络安全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
建设跨部门、跨行业网络安全综合监管平台,对上接入国家级全程全网威胁情报数据以及行业监测感知数据,对下对接各党政机关、关键信息基础设施所在单位,通过信息汇聚、研判分析、预警通报、应急指挥、协调处置等,进一步提升全市网络安全态势感知能力、网络安全事件统一指挥能力和网络安全工作统筹协调能力。联合省公安厅在黄埔区建设网络安全110,将传统“110”模式和“社会化应急响应”有机结合,以公益性服务方式协助全省关键信息基础设施、重要信息系统、高科技企业网络做好安全防范工作。
在网络安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统筹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等多方力量,全面提升个人网络安全意识和技能。开展广州市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提高各单位参与度和网络安全意识,2021年市委网信办荣获中央网信办等十部委通报表扬2021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表现突出单位。开展全市网络安全骨干培训,近四年来约750名网络安全骨干人员参与。成立网络安全专家委、网络安全宣传队伍等,为各单位网络安全宣教工作提供专业支撑力量。
7个方面构建网络安全保障架构体系
南都:随着数字化转型加速,广州将如何更好地构建网络安全保障架构体系?
陆志强:大概从七个方面着手:一是完善网络安全统筹协调机制和制度建设。包括强化网络安全工作责任制落实、加强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数据安全管理和数据跨境流动等领域制度建设、强化国家标准宣传培训和实施评估等。
二是加强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防护。包括深入实施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强化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加强供应链安全管理等。
三是强化数据安全和个人信息保护。包括探索建立数据安全法律法规、探索建立数据安全管理机制、强化跨境数据安全管理、加强重点领域和公共数据安全管理、加大个人信息保护力度等。
四是强化网络安全综合治理。包括动员多方力量参与网络安全综合治理、推动实施网络可信身份战略、完善网络安全执法体制机制,健全网络执法工作规范,加强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等。
五是推进网络安全技术创新。包括攻关网络安全关键技术、推动信息技术应用创新、打造技术创新平台等。
六是提升网络安全产业综合竞争力。包括加快网络安全服务创新发展、优化网络安全产业生态、推动网络安全产业集聚发展、壮大网络安全应用市场等。
七是强化网络安全保障能力建设。包括加强网络安全信息共享和通报、提升网络安全态势感知能力、提升网络安全应急处置能力、大力构建网络安全基础设施等。
探索粤港澳三地网安人才评价互通互认
南都:人才队伍建设是网络安全事业的关键,广州将如何进一步加强网络安全领域人才培养?
陆志强:目前广州加强网络安全领域人才培养主要从四个方面发力:首先是加快建立多层次网络安全人才培养体系。以广州大学城等为基础,推动建设国家级网络安全人才培养基地。支持广州大学、中山大学建成国内一流网络安全学院,支持建立网络安全高等院校联盟,形成一批网络安全示范学院单位。鼓励引导高校牵头,联合市内优势企事业单位、职业技术学院等,优化完善网络空间安全学历教育课程体系。
同时,推动市属高校积极优化招生结构,扩大网络空间安全相关学科高层次人才培养规模。探索设置网络安全“偏才”“怪才”的单独招生条件,开设网络安全“特长班”,实施个性化的人才培养。探索“教授团队+企业导师”双导师制,培养网络安全复合型人才;探索建立引企驻校、引校进企的“双引”机制,吸引优势企业和高校共建共享网络安全实训基地和实验平台。培育一批网络安全社会化培训机构,面向党政机关和重点行业从业人员、高校学生等,开展网络安全培训;支持建设密码研究院,引进密码专家团队,为密码创新人才培养等提供重要支撑。
其次是加强网络安全保障支撑队伍建设。强化市网络安全科研机构和技术支撑单位能力建设,依托现有优势,明确主攻方向,推动强强联合。支持市信息安全测评中心等技术支撑机构强化网络安全技术手段建设,支持在穗网络安全智库单位加强对网络安全领域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研究。
第三是优化网络安全人才发展环境。加强市各区网络安全人才制度的协同创新和优势互补,支持开展网络安全人才评价和行业技能认证体系研究,探索建立统一的人才标准体系。探索粤港澳三地网络安全人才评价互通互认。支持职业技能鉴定机构、行业协会等开展网络安全人员技能鉴定和能力评定工作,探索开辟优秀人才职称评定绿色通道。构建一站式网络安全人才服务平台,引进网络安全领域战略型科学家和领军人才。
此外还搭建网络安全海外人才引进公共服务平台,开展网络安全技术移民先行先试。探索建立以竞赛为主的网络安全特殊人才发现和追踪机制,探索完善网络安全领域科研成果转化收益分配、知识产权归属、股权期权和分红等利益分配的人才激励机制。
以及强化网络安全宣传教育。推进广州市网络安全宣传教育工作高质量发展。做好广州网络安全宣传周等系列活动,积极争取举办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加强对未成年人、老年人等特殊群体的网络安全教育。推进网络安全教育知识进校园活动,组织开展中小学生网络安全知识竞赛,网络安全模范小网民、模范教师、模范学校评选等活动。积极开展密码安全宣传教育,着力增强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公众的密码安全意识。
构建“一核多点”网络安全产业空间布局
南都:当前广州网络安全产业发展情况如何,有哪些优势,对此有什么建议?
陆志强:近年来广州积极制定网络安全政策,从企业引进、产业集聚、人才培养等方面着手,加快推动网络安全产业的发展。
2020年9月,出台《关于加快推进广州市网络安全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是广州首份专门针对网络安全扶持的政策。各职能部门在新兴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公共服务平台以及人才引进等领域均有网络安全相关扶持政策。
并且引进网络安全龙头企业,推动网络安全产业集聚发展。与中国网安、绿盟科技、奇安信、360、启明星辰、安恒信息等国内龙头企业签订战略协议,在网络安全顶层规划、城市网络安全运营服务、网络安全检测预警力量、网络安全人才培训、网络安全峰会等方面进行合作。目前,绿盟科技已在广州设立粤港澳暨华南总部基地,奇安信、安恒信息、启明星辰也均在广州设立分公司,广州网络安全产业结构得到优化。
粤港澳大湾区(广州)网络安全产业园则在黄埔区落地,2021年1月19日正式授牌,对网络安全产业集聚发展先行先试和树立典范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园区已签约入驻绿盟科技、卫士通、神州网云、中安网脉、北京数科等14家企业。
此外,充分发挥行业社会组织作用,强化全市网络安全产业资源的整合。成立广州市网络安全产业促进会,加强资源整合,汇聚国内外网络安全产业领域产学研用资源,促进产业链上下游交流合作,推进网络安全行业健康、快速、有序发展。
以及大力推动校企合作,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目前,华南理工大学、暨南大学、广州大学、中山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等在穗高校都设置网络安全学科。加大对高校网络安全学科建设同时,推进企业与院校联系,通过开展网络安全继续教育、网络学习、技能竞赛、骨干培训等方式加快人才培养。
南都:接下来广州在推进网络安全产业发展方面有什么新构想?
陆志强:下一步,广州将从产业服务、产业生态、产业集聚、产业应用等方面出发,加大网络安全产业发展的推进力度。
一是加快网络安全服务创新发展。引导网络安全企业由提供安全产品向提供安全服务和解决方案转变,加快推进应用安全、边界安全等领域前沿创新与应用。打造若干城市级网络安全城市运营中心,鼓励发展面向智慧城市建设、电子政务等领域的网络安全一体化运营外包服务。大力发展基于云模式的网络安全公共服务,探索解决电子政务集约化建设运营带来的网络安全问题。
二是优化网络安全产业生态。加快推进网络安全龙头企业与国内外知名企业的战略合作。支持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加强协同创新,鼓励龙头企业建立开放型技术研发、标准验证和成果转化平台,提升集中攻关能力。支持龙头企业牵头建立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带动中小企业发展,构建企业共生的产业链条。
三是推动网络安全产业集聚发展。聚焦5G应用、工业互联网、物联网、车联网、区块链、大数据等领域的网络安全,构建形成“一核多点”的网络安全产业空间布局,以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创新试验区为“一核”引领,中新广州知识城、广州科学城、天河智慧城、黄花岗科技园、白云湖数字科技城、南沙科技创新园区等“多点”支撑,打造网络安全产业主体聚集区与核心发展区,建设区域性网络安全产业基地。
四是壮大网络安全应用市场。结合“数字政府”“智慧城市”建设,推动先进适用网络安全技术产品和服务在金融、能源、通信、交通、电子政务等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部署应用。加强政务信息化项目建设投资和运行维护经费协同联动,对于不符合密码应用和网络安全要求,或者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政务信息系统,不安排运行维护经费。大力推进网络安全技术应用试点示范,形成产品推荐清单和安全实操指南,推动技术产品研发和规模化应用。
出品:南方都市报 南都大数据研究院
策划:戎明昌 刘江涛
统筹:邹莹 凌慧珊
采写:南都记者 袁炯贤 设计:刘寅杉
编辑:袁炯贤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2022年广东省网络安全宣传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