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5日12时52分,四川省甘孜州泸定县发生6.8级地震,震源深度16千米。据央视新闻报道,6日16时,四川省人民政府、四川省应急管理局、四川省地震局在震中泸定县磨西镇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会通报,此次地震已造成66人遇难,其中甘孜州遇难38人,雅安市遇难28人,另有15人失联。
此次地震发生后,武警、消防、交通、医疗、公安等各方救援力量均在第一时间汇聚,赶赴灾区开展救援抢险。其中,网友建起信息互助小组,消防队员用木头搭起生命桥,特警徒手刨土救出男子,震中附近居民互相搭把手做饭……救援仍在紧张进行。
9月5日,千余名部队救援力量紧急驰援四川泸定地震灾区。新华社发
突发:震中电力通信一度中断,网友建立信息互助小组
地震发生的时候,泸定县居民杨梦玫正躺在床上,震动传来,“就像几台碾路机一起在面前驶过”,地上小物件跳了起来,杨梦玫立刻意识到发生了地震。
几乎同一时间,100公里外的雅安市石棉县美罗镇的居民张先生,正在自家店铺门口玩手机,突然感觉到地震,他抓着手机跑出店铺,广场上已聚集了不少居民。在空旷地带躲了十多分钟后,张先生回到店铺,他在监控视频看到,在他跑远的同时,店里堆放的部分物品从货架上跌落,桌子也在不停摇晃。
据中国地震台网消息,9月5日12时52分,四川省甘孜州泸定县磨西镇发生6.8级地震,震源深度16公里。
本次地震,成都、绥江、重庆等多地网友均表示有震感。有网友表示,通过地震预警App提前三十秒获得地震预报消息。
人在成都实习的广州人钟小姐当时正在厨房煮面条和芝麻糊,“我还以为自己低血糖发晕,闭眼休息了一会儿后,眼前的东西还在晃。”震感持续约两三分钟,她反应过来后第一时间先把锅炉关火,切断了家中的电源。
钟小姐刚到成都一个星期,这是她第一次亲历地震。“我上午去做了核酸,回来准备做饭,就遇到了地震,男友买了东西回来在电梯里,一出电梯就发现不对劲,输手机密码时发现周围物体在晃,进家门就问我感觉到地震没?”两人随后通过手机得知了地震等级等详情信息。
据泸定县委宣传部官方微博介绍,震中位于泸定县磨西镇,这里与当地知名景区海螺沟冰川森林公园邻近。海螺沟入口处坐落的“磨西古镇”,是“网红”自驾景点。据景区官方介绍,海螺沟地处贡嘎山的“怀抱”之中,是当地的避暑胜地,有原始森林、冰川、冰川河冰壁、冰洞景观,中国最长冰川瀑布位于其间。
5日13时许,当地一名旅游从业者称,受成都疫情影响,海螺沟景区当天未正常接待游客,其正在成都休假,与在磨西镇、海螺沟的同事暂时无法取得联系,“我们都在从成都往回赶。”
5日午间开始,大学生小蓝也打不通男友的电话。她的男友在中科院读博,事发时正在山上科考。由于停电和通信信号中断,和小蓝一样焦急的还有家人居住在磨西、得妥等镇的外地网友。为此,有人主动建立起消息互助群,帮助震后联络不上家人的网友。
当天下午,四川省通信管理局的工作人员表示,正在对震后泸定多地的通信情况进行排查和抢修。
驰援:消防队员用木头搭起生命桥,特警徒手刨土救出男子
山体垮塌、隧道塌方、路边滚石、堰塞湖……震中附近交通一度中断,但救援刻不容缓。
为保障救援通道畅通,甘孜交警第一时间发布路况提醒指出,经过调度,国道318线只出不进。来自甘孜、成都等多地的消防救援力量,也迅速整装列队出发,想尽办法向震中靠近。地面队伍奔赴震中的同时,四川消防派出由5人组成的消防航空应急救援专业队伍“飞鹰救援队”,飞行计划220公里、1小时到达泸定上空勘查。
5日下午,从石棉县往海螺沟行进途中,眉山消防支队15车66人突遇山体滚落岩石,道路受阻。一线回传的画面显示,多名队员跑步上前排险。在距离磨西镇约2公里处,乐山消防第一梯队增援力量遇到严重道路塌方,支队抽调22人携带3只消防搜救犬及救援装备手脚并用,爬坡进入磨西镇开展搜救排查。凉山州消防救援支队在前往石棉王岗坪乡的途中遇到余震引起的塌方,大树倒伏,横在路面上,消防队员用锯子把树干分解,合力抬走。
5日17时30分,海螺沟消防救援大队在蔡阳村河坝用斧头砍断4根木头搭建简易木桥——脚下是湍急的水流,傍晚时分,消防队员们抬着被困的受伤群众,在碎石滩上小心翼翼地行走,接力救援了25名受伤群众。
救援人员没有放弃一丝生命的希望。甘孜特警突击救援小组在海螺沟街面巡逻时接到求助,一名40多岁的男子被压在垮塌的房子下面。到达现场后,面对狭窄的通道,挖掘机等救援机具无法到达的情况,特警突击救援小组徒手刨土,成功将伤者解救,送往医院抢救。
从多地紧急调派的医学救援队伍随后抵达。
5日16时,国家(四川)中医紧急医学救援队的10名队员已赶到泸定县医院,协助当地医护,开展灾后伤员救治。武警四川总队医院携带药品和医疗物资,配有救护车、手术方舱车、防疫洗消车等医疗装备执行紧急救护、后送治疗等任务。
9月5日晚在四川甘孜州泸定县磨西镇拍摄的受灾群众临时安置点(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沈伯韩 摄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承建的国家卫生应急移动医疗救治中心(四川)也派出快速反应小分队2辆救护车、9名队员第一时间前往泸定县指导救治。接到出征命令时,正在应急办公室、创伤医学中心、急诊等科室紧张工作的医生们顾不上回家收拾行李,直接在医院集结出发。
堰塞湖险情也牵动人心。
9月5日21时30分许,得妥镇湾东村左岸山体垮塌阻断湾东河,形成堰塞体。下游100余名村民被紧急转移到安全地带。6日上午,应急管理部工程应急救援中心(中国安能集团)表示,根据四川省前指的统一安排部署,安能集团承担处置湾东河堰塞湖与得妥镇、磨西镇道路抢通任务。目前,堰塞体已开始泄流。中国安能三局专家组乘坐直升机前往湾东堰塞湖勘察险情并进一步研讨制定处置方案。
安置:居民互相帮忙做饭,震中通信供电陆续恢复
各方紧急驰援之下,9月5日18时20分,甘孜州泸定县磨西镇临时安置点亮起了震后第一盏灯。18时50分,雅安市石棉县新民乡前线指挥部也恢复供电。
9月5日晚,在四川甘孜州泸定县磨西镇的受灾群众临时安置点,工作人员安装电灯。新华社记者 沈伯韩 摄
据悉,地震造成四川电网1条500千伏线路跳闸,500千伏石棉变电站3台主变受损,4万用户用电受到影响。该公司集结1000余人、200余台车辆参与电力应急抢险工作。
在通信保障方面,四川省通信管理局启动应急通信保障二级响应,出动抢修人员360名,应急车辆116台,发电油机219台,卫星电话29部,应急通信车4辆,用基站通信车为磨西镇指挥部开通应急无线网络。大型高空全网应急通信无人机从自贡机场飞赴震中上空,建立“空中基站”,执行公众通信覆盖任务。
震后数小时,从9月5日17时开始,在网友搭建的信息互助群,陆续有人与身在震中的亲友取得了联系。
9月6日上午,震中附近的海螺沟景区内一民宿老板娘舒女士说,地震发生后,海螺沟的很多居民搬离了原有房屋,撤到磨西镇上,在车里、帐篷里暂住。受地震影响,交通中断状态,但救援人员仍然对伤员进行了妥善安置,救援也一直没有中断,“昨晚消防官员、救援队都在景区里不断救人”。
舒女士介绍,她的民宿距磨西镇2公里,受损情况不是很严重,只是房屋边缘地砖有些拱起。民宿附近在地震之后接上了水,帐篷可以供电、加油站也可以加油。她表示:“没接上水的就帮忙取水,做饭的时候就把液化气搬到外面煮饭菜。大家把各家的东西弄出来吃,在危难时刻都自发自救、互帮互助。”工作人员正在分发物资,目前镇上在抓紧抢修水电。
9月5日晚,在四川甘孜州泸定县磨西镇的受灾群众临时安置点,医务人员在转运伤员。新华社记者 沈伯韩 摄
据央视新闻报道,6日16时,四川省人民政府、四川省应急管理局、四川省地震局在震中泸定县磨西镇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会通报,此次地震已造成66人遇难,其中甘孜州遇难38人,雅安市遇难28人,另有15人失联。
据应急管理部自然灾害工程救援中心介绍,专业救援力量正在全力抢通从泸定县海螺沟隧道出口至震中通道。目前,水利厅派出3个工作组,赴震区指导水利工程险情排查、重大险情先期处置、应急供水保障等工作。
出品:南都即时
采写:南都记者 黄驰波 侯婧婧 杨天智 实习生 朱珍
编辑:张亚莉,向雪妮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四川泸定6.8级地震
社会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