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银保监局裴光:广东银行保险业八个指标十年稳居全国第一

南方都市报APP • 湾财社
原创2022-09-08 19:29

9月8日,“银行业保险业这十年”系列第五场新闻发布会于北京召开。

发布会上,广东银保监局党委书记、局长裴光从高质量发展、服务实体经济、改革创新、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提升监管能力现代化等多个方面介绍了过去十年来,广东银行业保险业改革发展的情况和监管工作的举措和成效。

坚持加强党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

“十年来,我们坚持加强党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裴光在发布会上表示。忠诚捍卫“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打造“五联共建”模式,获评“新时代全国金融系统党建百优案例”。推动国有法人机构100%党建入章。在1.37万个党组织、12.5万名党员的示范带领下,广东银行保险机构共获得省市以上党建表彰467项,打造全国优秀党建实践经验46个。全国率先开展清廉金融文化建设,一体推进处置风险与打击金融犯罪、惩治金融腐败

银行保险业重要指标十年稳居全国第一

十年来,广东银行业保险业坚持高质量发展,保持总量全国第一。广东银行业资产、存款、贷款、净利润,保险业资产、保费收入、赔付支出、承保利润八个指标均稳居全国第一。

银行业总资产34万亿元,占全国近1/10;各项存款、贷款余额分别为26.3万亿元、23.5万亿元,年均增速10%、14%。

保险业总资产超过2万亿元,保费收入占全国1/8;保险深度从十年前的2.97%上升至现在的4.73%,保险密度从人均保费1597元上升至现在的人均4641元。

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超过5万亿元

十年来,广东银行业保险业坚持以服务实体经济为天职。制造业贷款余额超过3万亿元。基础设施贷款余额超过2.8万亿元,有力支持港珠澳大桥等重大项目建设。信息技术服务业、科学研究服务业贷款增长2.5倍。

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超过5万亿元。辖内绿色信贷余额超过1.3万亿元,增长7倍;外贸企业贷款余额超万亿元,出口信用保险保障水平位居全国前列。

农业保险保额增速连续两年居全国第一

“十年来,我们坚持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裴光在发布会上表示。成立广东银行业保险业正和消保中心,多元化纠纷化解机制更加完善,金融消保工作走在前列。

联合八个部门出台广东“新市民”金融服务方案,助力4000万新市民在南粤扎根。大病保险惠及7508万人;城市定制医疗险辖内20个地市全覆盖,保障水平全国领先;车险综合改革完成后保障水平翻番,农业保险保额增速连续两年居全国第一。

完成64家农信社改制化险

“十年来,我们坚持弘扬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改革精神。”裴光在发布会上表示。完成64家农信社改制化险,探索并创造潮州农商行地市统一法人、汕特联社“三合一”改革经验。全国率先推广自贸区简政放权政策至省内主要区域,落地全国首个区域重疾表,率先试点跨境理财通、跨境医疗险、湾区重疾险,首创跨境车险“三地保单一地购买”。

全国唯一实现外资银行地市全覆盖,港澳银行机构数量居全国第一。落地全国首家零碳网点、首家乡村振兴支行,首创巨灾指数保险、“食都保”综合保障险、科技企业“技术流”评价体系等,开展首批长期护理保险试点。

十年累计处置不良资产超过8500亿元

“十年来,我们坚持把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作为根本性任务。”裴光在发布会上表示。实现重点城商行“精准拆弹”,完成33家高风险机构“脱险摘帽”。辖内累计处置不良资产超过8500亿元,不良率下降0.4个百分点。配合广东省政府做好政府隐性债“清零”试点工作。

从严打击乱象,扭转脱实向虚,银行业贷款占总资产比重提升22个百分点。首创重大案件提级管理及省市两级联合督查机制,累计处置案件447件。

十年作出行政处罚1963项,罚没金额5.45亿

“十年来,我们坚持提升监管能力现代化水平。”裴光在发布会上表示。坚守“监管姓监”,共作出行政处罚1963项,罚没金额5.45亿元。

全国率先探索省会城市监管新模式。率先开展联邦学习、区块链等智慧监管试点,首创省局智能检查实验室,率先上线湾区准入备案管理系统。锻造忠专实监管铁军,机构改革以来处级领导干部平均年龄下降1.2岁,博士、硕士学历占比提高12个百分点。

采写:南都·湾财社记者 许爽

编辑:许爽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