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 记者刘贤沛 通讯员孙健生 8月12日,中国共产党中山市第十五届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召开,对中山建设广东省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互动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作全面动员。9月5日,神湾镇党委书记林伟强在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表示,神湾地处中山“南大门”,区位优势、交通优势明显,拥有42公里绵长岸线。当前神湾镇加速汇聚创新要素,重点聚焦“六个一体化”,高标准谋划了临港经济改革试验区,海洋高端装备产业园、南部循环经济产业园、外沙科创园的“一区三园”产业布局,全力推动中山市建设省级改革创新实验区。
南方都市报:“交通一体化”是“六个一体化”当中的重要组成,神湾镇是中山“南大门”,将如何抓住交通一体化机遇,融入中山发展大局?
林伟强:神湾地处中山“南大门”,位于磨刀门水道出海口、与珠海斗门隔江相望,西部沿海高速、西环高速贯穿镇域,经中山—澳门游艇自由行航线半小时可到澳门,区位优势、交通优势愈发明显。神湾还拥有42公里绵长岸线,国家一类口岸神湾港是全市中山服务功能最齐全的口岸之一、全市航运条件最好的港口之一,经济社会效益、辐射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口岸经济发展前景广阔。
在加快“南联”步伐方面,神湾镇重点聚焦“六个一体化”(营商环境、产业、交通基础设施、科技创新、社会治理、城市规划),将神湾港、粤澳游艇自由行作为牵引发展的“两个轮子”,高标准谋划了临港经济改革试验区,海洋高端装备产业园、南部循环经济产业园、外沙科创园的“一区三园”产业布局,在水陆交通、营商机制、产业发展、科技合作、生态保护、城镇规划等六方面全方位、深层次主动对接珠海和港澳,积极推动珠江口东西岸一体化发展。
南方都市报:神湾镇正着力打造珠江口西岸活力创新、美丽宜居的现代化滨水新城,在推动科技创新方面有哪些具体举措?在吸引深圳等城市科技创新型企业来神湾发展有何相关部署?
林伟强:神湾镇正加速汇聚创新要素,对接广珠澳科技创新走廊和澳珠极点建设,推动科技设施联通、创新平台互通,吸引高校及科研院所与企业合作设立创新平台,吸引一批重大科技成果到神湾实现产业化。
一是盘活镇属资产资源,谋划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创业基地,打造电子商贸、进出口贸易企业注册平台,成功吸引广东丰麟进出口有限公司、兴通进出口2家外贸企业入驻神湾。
二是实施更加开放的创新型人才引进政策,建立人才服务中心和高端人才俱乐部,遴选一批产业领军人才、青年创新人才、农业带头人等进行重点培养扶持,做好高层次人才服务跟踪。加快建设一批特色鲜明、市内一流、省内有影响的高职院校,新建成的中山市实验技工学校总共开设7个专业、约3700个学位,并于今年9月开学。
三是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鼓励企业加大研发和技改投入,加快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当前神湾镇高新技术企业30家、省市工程研究中心19家,34家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13家企业备案开展技术改造、总投资2.68亿元,力争年内工业技改投资增长20%以上,新增高新技术企业5家以上、市级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家以上,实现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全覆盖。
南方都市报:神湾镇高标准谋划了“一区三园”产业布局,围绕这一布局神湾镇将如何从营商环境优化、产业发展等方面学习深圳、增强与深圳等珠江口东岸城市合作?
林伟强:为抢抓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赋予中山建设省级改革创新实验区的重大历史机遇,神湾镇紧紧围绕市委“一个大战略、两大攻坚战、一篇大文章、五大工程、一个坚强保证”工作部署和镇党委、政府“1+2+4+7”发展战略,依托良好的区位资源优势、成熟的制造产业基础、国家一类港口资源,全力破解土地瓶颈问题,促“工改”、腾空间,规划打造总面积超万亩的临港经济区、海洋高端装备产业园、南部循环经济产业园、外沙科创园等“一区三园”平台,全力推动中山市建设省级改革创新实验区。
一是积极对接拥抱深圳产业。加强对深圳智能装备、新能源产业协会的沟通联系,并计划设立深圳产业招商联络点,加大对深圳先进产业的招商引资力度。
二是“优化服务”。神湾将加快从“管理者”向“服务者”的角色转变,在基础设施建设、政务服务、政策创新等“软硬件”上下苦功。要加快落实“马上办办公室”和“行走的办公室”,常态化开展好每周二领导干部驻点普遍直接联系群众、挂点联系骨干企业工作;为构建新型亲清政商关系,打造更加优化的营商环境,从8月份开始,每周二早上,还举行“政企面对面、服务心贴心”早餐会,加强与镇内重点企业的交流,重点解决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健全政企银磋商、对接机制,提高政务服务办事效率,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神湾群众反映的“水污染治理”“台风天水浸屋”“人居环境整治”“交通拥堵”等急难愁盼问题,进一步提升神湾城乡品质,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三是“转变作风”。突出解决干部“重说轻干”的问题,从源头上彻底解决干部办事“摆问题”“推脱甩锅”“专业不精”“等靠要”“马虎应付”“不愿出头”等6大问题。今年以来,神湾镇党委、政府进一步完善了绩效考核方案等激励制度,接下来要不断建立干部容错纠错机制,进一步强化工作督查督导,从人员培养、专业培训、职级晋升、激励考核和福利待遇提升等方面,最大限度激发干部队伍积极性、创造性,形成“依法办事”“放胆做事”“高效成事”的干事创业氛围,打造一支团结拼搏、战斗力强的“神湾铁军”。
编辑:刘贤沛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专题|中山:举全市之力建设省级改革创新实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