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央视新闻报道,记者今天从工行、农行、中行、建行、交通银行和邮储银行了解到,这六大国有银行从今天(9月15日)起调整个人存款利率,包括活期存款和定期存款在内的多个品种利率有不同幅度的微调。其中,三年期定期存款和大额存单利率下调15个基点,一年期和五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下调10个基点,活期存款利率下调0.5个基点。目前,这六大银行挂牌的活期存款年利率为0.25%;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为1.65%;三年期定期存款年利率为2.6%;五年期定期存款年利率也是2.65%。
“近日多家大型银行下调各期限存款利率,既有银行自身的原因,也受外部诸多因素的影响与作用。从内因看,这是银行加强资产负债管理、保持息差基本稳定的主动行为。今年以来,银行加大对实体经济让利,LPR明显下降。下调存款利率,压降负债端成本,在保持息差稳定的同时,进一步推动资产端利率下降。”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复旦大学金融研究院兼职研究员董希淼接受读创记者采访时指出。
他表示,从外因看,主要受三个方面因素的影响和作用:一是今年市场流动相对充裕。今年以来,为更好地助力稳增长、稳就业,央行采取包括全面降准在内的多种货币政策措施,加大市场流动性投放,银行间流动性比较充裕,所以银行“不差钱”。但是,市场有效融资需求不足,降低了银行吸收中长期存款的动力;
二是金融管理部门加强引导。目前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叠加疫情多点散发等因素,为更好地支持实体经济,金融管理部门采取多方面措施,引导银行降低存款利率,保持存款市场竞争秩序,进而推动实体企业融资综合成本下降;
三是居民储蓄意愿不断增强。今年以来资本市场反复震荡,股票、基金以及理财产品净值波动较大,居民风险偏好下降,更多人偏向于存款。央行今年二季度城镇储户问卷调查显示,倾向于“更多储蓄”的居民占58.3%,比上季增加3.6个百分点。与此同时,居民存款在人民币存款中的占比,从2018年开始逐步上升,到2022年一季度已经达到45.4%。
董希淼表示,国有大行下调存款利率后,预计将有更多银行跟进,但不同银行发展战略、负债能力、业务结构不一样,存款利率调整的幅度、步伐或有较大差异。“总体而言,我国市场无风险利率下行将是长期趋势。从国外看,部分国家和地区还出现了存款‘负利率’现象。对广大居民而言,如果资产配置中存款、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较多,那么收益率可能有所下降。应平衡好风险与收益的关系,基于自身风险承受能力、投资理财需求,做好多元化的资产配置。”
综合自读创、央视新闻
编辑:林嘉柳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多家银行下调个人存款利率